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珍珠菇的栽培技术

1.栽培场地选择与菇房建造

珍珠菇的栽培技术

栽培场地应选择环境清洁,通风良好,四周开阔,地势平坦,水质纯净,无污染的地方,菇房的朝向可因地制宜,最好是座北朝南。菇房的结构可用钢筋,木杆做骨架,四周基房顶用塑料薄膜及草帘,秸杆等围成,有条件的可建造钢筋结构菇房,即可节省大量木材,又可永久性使用。摆放菌盘的培养架长度不限,宽40~45厘米架层间距35~40厘米,设6~8层。作业道宽80~100厘米。

2.选择适宜的栽培期

滑菇在我国北方一般采用春种秋收的栽培形式,由于受半熟料栽培的限制,必须在低温条件下(-4~6度)进行接种和发菌。在丹东地区,栽培时间一般可选择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这个期限为滑菇半熟料栽培的“保险期”。

3. 采用优质原料

栽培滑菇的主要原料有木屑,麦麸或米糠,木屑应选用以柞木为主的硬杂木屑,使用前,应在露天堆放半年以上并经雨水浸湿,采用这样的木屑栽培滑菇发菌快,产量高,混有大量松木屑的原料不宜使用。麦麸或米糠必须新鲜,无霉变,不结块,如果存放过久,闻道异味时则不能使用。

4. 配制培养基

(1)配方

A:木屑85%,麦麸14%,石膏1%。

B:木屑50%,玉米芯粉35%,麦麸14%,石膏1%。

C:木屑54%,豆秸粉30%,麦麸15%,石膏1%。

(2)配料:将配方中各原料充分混匀,用喷壶洒入清水使含水率达58~60%,将加水后的混合物放入蒸锅内进行蒸料。整个蒸料过程应按“见气撒料”的要求进行,撒料完毕,封严锅口后待锅口缝隙冒出大量热气时,持续蒸料2小时,整个蒸料过程要做到火旺气足,经过蒸料过程培养基的含水率会增加到62~63%,这是滑菇栽培的适应含水率,蒸料完毕,闷锅50~60分钟后趁热出锅并包盘,盘的规格为55~60.35cm,培养基在盘内压实的厚度为3.5~4.0cm,重量约为4.5~5.0千克。可用6根玉米秸穿成规格为60.35cm的玉米秸帘承菌盘。

5. 接种栽培

待盘内培养基冷却到20度以下时即可进行接种,接种可以在接种室内进行,也可以在室外干净的场地上进行,但无论是在接种室还是在室外接种,都要求环境清洁四周无杂菌污染源,地面不起浮尘,尤其是室外接种,要选择无风天气,保证不起灰尘,减少接种时的杂菌污染。接种前,先将菌种掰成0.5~1.0cm的小块,打开包盘薄膜,迅速将菌种块均匀撒在培养基表面,再重新将菌盘包好。

6. 发菌管理

(1)发菌前期:从接种到滑菇菌丝长满菌盘表面,约需15~25天,接种后的菌盘;每6~8盘垛叠成一垛,上面及四周覆盖草帘,农作物秸杆等,防止菌盘冻结。此期间管理重点是:既要保温又要通风换气,保持盘与盘之间温度在3~7度,最佳温度为4~6度。一般在法军前每一周倒垛一次,将位于垛上部的菌盘倒至底部,原来底部的菌盘移到上部,发菌前期应倒垛2~3次。

(2)发菌中期,即菌丝体基本长满菌盘表面到穿透整个菌盘的时期。此期间温度缓慢回升,中午最高温度可达15度,因此进入发菌中期,应将菌盘及时移到培养架上单盘摆放。此期应注意菇房内通风换气,确保菌盘内菌丝有充足的氧气供应,此期间需25~30天。

(3)发菌后期:菌丝体穿透整个培养基到菌盘表面形成桔**蜡质层的期间,管理的重点要适当增加菇房内散射光线,促进蜡质层的正常形成,还应继续保持菇房正常通风,过了发菌后期,菌盘进入越夏期,整个越夏期间,应继续保持菇房内的通风,同时还要给菇棚降温,可通过加大遮荫度来解决,也可以向菇棚内外喷洒井水来实现降温。

7. 适时开盘划面

开盘划面的时间应视环境和滑菇品种而定,早生品种可在菇房最高温度稳定在24度以下时开盘,中晚生品种在22度以下开盘,正常情况下,丹东地区的开盘时间在8月25日至9月5日,个别寒冷的地方可适当早开。 开盘时,打开包盘薄膜,用消毒的水果刀沿菌盘长度方向每隔3cm划开蜡层,共划6~7行,根据蜡层的厚度确定划面深度,一般为0.2~0.5cm。

8. 出菇管理

开盘划面后的菌盘进入适应期,不要马上向菇盘表面喷水,而应继续将包盘薄膜覆盖在菌盘表面4~5天,待划口长出新生菌丝体后方可进行喷水管理。配水管理最初的4~5天为轻水阶段,通过向盘面喷少量雾状水,保持盘面湿润,主要是向空间和地面喷水,将环境湿度增大到85~90%,每日喷水3~4次。从第六天开始进入重水阶段,应向盘面喷水,使水分逐渐向盘内渗入,此期间应增加一次夜间喷水,时间可在晚8点~10点,或在后半夜2~3点,使菌盘含水率在15~20天内达到70%。向盘面喷水的多少应根据菌盘的密实程度而定,菌盘密实的,渗水慢,可适当多喷水,菌盘蜡层薄且菌块松软的,应适当少喷水。当环境温度和湿度适宜时,盘面开始出现米**原基,此阶段的水分管理应以保持空间湿度为主,使盘面的菇蕾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当菌盖长到0.3~0.5cm时,应适当增加喷水量,直到菇体达到商品要求。采完一茬菇后,应将盘面残菇清理干净,停止喷水4天,让菌丝恢复生长,积累营养。出菇期间,菇体和菌丝体需氧量增加,应定期为菇房通风换气,否则将引起幼菇死亡和菇体畸形。

按照滑菇收购标准的要求应及时采收。在大面积栽培时,当菌盖直径达到同品标准的上限与下限之间采收最为适宜,这样既能避免因菇体过量生长或开伞而降低商品价值,又能减少菌盘内的营养消耗,利于提前转茬,提高产量。

口袋珍珠钻石版果实怎么种

河蚌的人工育苗技术

我国用于培育淡珍珠的贝类最主要的是三角帆蚌。

1、在河蚌繁殖期到来时,一般直接从成熟的珠蚌中挑选怀卵的雌蚌,待其受精卵发育到钩介幼虫时,及时地用黄颡鱼采集(寄苗)。每平方米流水育苗池可放寄生有钩介幼虫的小鱼20-30尾。育苗池要掌握一定的水流量,但流量不可过快。

每天要给寄苗鱼投喂饵料,让其正常生长,在水温30℃以上,钩介幼虫只需4-7天便可成熟,25-30℃则需7-9天。寄生在鱼体上的钩介幼虫,脱落后即开始营自由生活,称为稚蚌,这个过程叫脱苗。稚蚌(1-2毫米)在育苗棚的浅水池中进行流水培育直到1厘米左右的幼蚌。

2、从幼蚌培育到手术蚌有很多方法,但浙江的养蚌户在生产中广泛采用大水面小网箱培育手术蚌的方法,效果相当明显。将1厘米的幼蚌直接培育到8厘米左右的手术蚌,时间缩短到3个月左右。这项改革使当年繁苗、当年手术育珠有了可能。

这种木框小网箱一般规格为(40-45)厘米×(40-60)厘米×10厘米,用杉木(或毛竹)条钉制,杉木条规格一般在(1.5-2)厘米×(3-4)厘米。木框钉好后用2厘米网目的网片封闭,上部留缝合口。

网箱底部用塑料薄膜垫底,以放置肥泥。每只网相投放幼蚌150-200只左右为宜,这样在当年入秋有望60%以上幼蚌培育成手术蚌。

培育水体面积应在10亩以上,水位1.5-2.5米。稚蚌入箱前3-5天,应根据水体环境(新塘或老塘)、鱼类放养量(有一定比例的花、白鲢50-200尾/亩),先施基肥,培肥水质。

使水色呈淡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30-40厘米。稚蚌在3厘米前,水质不能过肥,否则稍高的氨、亚硝酸根离子浓度就会抑制其生长。

3、培育过程中,应根据透明度和水色变化及时追肥,一般每隔10-15天一次,每次150-250千克/亩湿猪粪,肥料必须经充分发酵腐熟。最好不要用鸡鸭粪肥,建议使用专业复合肥料(用量可按说明书),这样既安全,肥效又高。

稚蚌长到了3-5厘米时,可以适当增加施肥量,提高水体肥度(透明度30厘米)。另外,每隔10-15天应施生石灰一次(10千克/亩)。整个培育期间,水色变淡、透明度增加时应及时追肥。但切不可让蓝绿藻繁盛,或透明度降至25厘米以下。

如能按要求科学管理,不到3个月60%的幼蚌即可达到手术规格。

淡水无核珍珠手术操作技术

采用贝类外套膜上皮组织、移植到育珠贝体内以培育珍珠的方法,一直是人工培育珍珠的基本手术工艺。经多年努力,我们将撕膜法工艺和系统化消毒技术科学结合,形成了一套新的手术操作工艺、流程,以及手术操作质量管理措施。

通过对手术操作工的培训和养殖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及其管理措施,不仅使“大、光、圆、艳”的优质珠率大大提高,同时手术后珠蚌成活率达95%以上,并可有效地预防蚌病的发生。

扩展资料

蚌的养殖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场址的选择

1、池塘?

养殖面积因地制宜,小的池塘为3~5亩,大的池塘从十几亩到几十亩都有,水深1.5~2米,水质一般都较肥,饵料生物丰富。池塘中可混养草鱼、鳊鱼、鳙、鲫鱼,放养密度为100~200尾/亩,不宜放养或极少量放养竞食性鱼类如链鱼等,切勿放养肉食性鱼类如青鱼、乌鳢等。

2、河流?

无污染的河流,氧气充足,水质清新,水体呈流动状态,物质交换充分,适合三角帆蚌的生长。

3、大水面?

如湖泊、水库等,水域面积较大,选择岸边或汊弯处水体较浅的水域进行珍珠养殖,水体流动性较大,水质清瘦,溶氧丰富。环境因子复杂,管理操作不太方便。

生态环境的选择

1、水质条件?

水深1.5~2.5米较为适宜。一定速度的流水,对育珠蚌的生长及珍珠培育极其重要。保持育珠水域的pH值在中性略偏碱的范围,以7~8为宜。

pH值偏低的酸性水体不利于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的形成,可以通过在育珠水体中泼洒生石灰水的方法进行调节。pH值偏高又抑制了育珠蚌的生长,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的方法进行控制。

2、营养盐类?

钙盐是育珠蚌最需要的盐类。蚌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育珠蚌的生长及珍珠的合成依赖于钙的吸收,保持水体中Ca2+含量为15毫克/升以上,可通过施加钙肥来补充钙源。镁、硅、锰、铁等不仅是育珠蚌生长所需元素,而且也是其饵料生物生长所必需的,通过施加有机肥、无机肥来补充这些营养元素。

稀土能促进育珠蚌分泌珍珠质,加快珍珠的形成。在稀土营养源中,以硝酸型稀土效果为最佳,珍珠增长速度最快。在育珠蚌生长旺季每月施加稀土营养源一次,使池水呈0.1毫克/升的浓度。

3、饵料生物?

三角帆蚌最适的饵料生物为硅藻、金藻、绿藻、裸藻等,其次是小型浮游动物和细菌等有机碎屑。所以培养丰富的饵料生物对珍珠养殖至关重要。水体的肥瘦、饵料生物的丰欠可通过水色来反应,水体颜色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以30厘米左右为宜,并且保持育珠水体“肥、活、爽、嫩”的状态。

百度百科-蚌

百度百科-珍珠养殖

补充一下1楼的,树果不是马上就从种子到果实的 会有发芽 树干变粗 开花 结果的阶段 结果后也可以不马上摘,只要保持土壤湿润果实就会增加

当土壤变淡的时候就要用水壶浇水了(在索那镇花店获得),不同的果实成熟时间是不一样的,记得常到你种树果的地方给它浇水,为了方便的话,最好能使用飞天后种

顺便说一下:每天花店和绿缘市左边的树果爷爷会随机给你一个果实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1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