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进行水果型黄瓜的嫁接?
由于水果型黄瓜育种困难,种子价格较贵,育苗时一般采用穴盘进行精量点播,为了获得高产,防止重茬病虫害,提高水果型黄瓜抗病性和吸收养分的能力,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生产上常采用黑籽南瓜进行嫁接育苗。
嫁接是一种古老的农业技术,是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实用技术的产物,对农业发展起著不可湮灭的推动作用,尤其在园艺事业的发展上.至於嫁接是先由那个国家、那个人所发明的,究竟是什麽时候开始应用的问题,目前尚无确切的可靠的考证,但各国有关学者大都一致认为嫁接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发现了"自然嫁接"现象之后,为生产实际需要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至今应用不衰的农业生物技术.
所谓"自然嫁接"就是指两株植物的枝干或同一植株的两个枝干(或根亦然),在自然生长条件下,生长交织在一起,而自然地彼此相互愈合长在一起的现象,即所谓的"连理枝"、"连理木"或"木连理".
我国劳动人民应用嫁接这一技术甚早.如在我国史书上关於自然接木——"木连理"的记载很多,据统计,一部《甘四史》中记录"木连理"现象竟达254项之多,在《古今图书集成》(1726年)中的"博物汇编草木典"第七卷木部纪事一篇中,记载自然嫁接现象达126例.目前已经发现比较可靠的最早记载关於植物嫁接的资料为《泛胜之书》(西元前7年),书中记有把10株瓠苗嫁接成1蔓结大瓠的方法,可惜该原书早已失传、更不知书中是否有关果树嫁接的记载.到了5世纪贾思勰的《齐民要术》(533—544)中,对苹果树嫁接就有极其详尽的叙述,在梨的嫁接技术仲介绍了砧木的选择、接穗的选取、嫁接时期以及嫁接成活的条件.以后嫁接技术不断提高,特别是在牡丹和菊花等观赏植物的应用上有了很大发展.果树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如在著名的《桔录》(1176年)中,就有称赞当时柑桔嫁接技术高妙的描述.
14世纪末元人俞宗本所著的《种树书》(1621年)里,记述了嫁接和培养相结合来促进变异的方法.《花镜》(1688年)中有"凡木之必须接换,实有至理存焉.花小者可大,瓣单者可重,色红者可紫,实小者可巨,酸苦者可甜,臭恶者可馥,是人力可以回天,惟在接换之得其传耳."这里所说的接换,
就是嫁接.不难看出,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劳动实践中,不仅发现了自然嫁接现象,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有所创造,对我国甚或对世界的农业生物技术,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无疑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国外,西方在希腊时代Aristolte(西元前384—前328年),Theophrdstus(西元前372—前287年)都提到过植物嫁接技术.罗马尼亚学者Pliny(23—79年)在他的自然史第二卷中已谈到嫁接是一种应用技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6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