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油菜的意义
农机整地已大面积实行;而机收油菜也有突破,大面积机收油菜已经实现,为油菜生产机械化创造了条件。
四是有充裕的栽培季节。现在大面积是一季稻,耕地种一季水稻后留下了近220天的空余时间,只要一季稻播种时间适当提早到5月上旬初能在9月中旬至下旬初收割,就可以保证双低油菜在9月中、下旬育苗,十月中下旬移栽,从而实现油菜、水稻都高产目标。 我区油菜菌核病的株发率常年在20%左右,严重的年份在40%以上,对产量影响极大。“双低”油菜抽苔后的抗逆能力较弱,必须在初花期选用对口农药进行防治。
油菜遗传资源多样性有什么意义?
近日,21世纪以来的第二十个中央一号文件被发布,其中涉及到了粮食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耕地保护、农业科技发展、脱贫攻坚工作、乡村产业发展,农村环境建设等9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跟农民最直接相关的当属粮食生产和农产品的保供稳产,而一号文件给出的这几个信息,会对2023年粮价走势产生重大影响。
信息一、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
2022年9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发布通知称,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23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7元,也就是1.17元/斤。
目前山东地区小麦价格在1.593-1.645元,河北地区小麦价格在1.585-1.61元,河南地区小麦价格在1.59-1.615元之间,各地区小麦价格均明显高于1.17元这一水平。
很多人会认为1.17元/斤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毫无意义。
实际并非如此,确定最低收购价是为了给出一个信号,如果当年最低收购价上调,那么小麦的市场价格即便不会大幅上调,也会稳定在相对较高的行情之下。
既然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那么近期小麦价格的回落就不需要过度担心。
最近一段时间,小麦价格的大范围回落,一是因为政策性小麦的拍卖和各级储备库轮换出库,虽然大量流拍,但是对小麦价格的冲击很大,小麦现货市场已经大范围跌破1.6元。
二是因为当前处于面粉需求淡季,即便学生开学,工厂开工,餐饮业也有所恢复,但是面粉需求并未好转。
相信今年的小麦价格,在最低收购价继续上行,疫情稳定,餐饮和旅游恢复,随着政策性小麦拍卖量下降,储备轮换结束,小麦价格将会延续高位运行。
信息二、扩种大豆油料
在大豆种植方面,今年延续了去年继续扩大大豆油料作物种植的策略,对于大豆油料作物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支持东北、黄淮海地区开展粮豆轮作。
2、实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
3、大力开发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
4、实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
给大豆实施种植收入保险,那么种植大豆的收入就相当于是旱涝保收,之前几年,因为连续降雨或者干旱等灾害性天气,不少农民种植小麦、玉米都没有取得良好的收入,而种植大豆的收入相对比较稳定,这将会吸引更多的农民种植大豆,国产大豆产量将会进一步提升。
但是这对国内大豆价格的影响并不会很大,因为我国大豆的主要供应来源还是来自于进口,国内大豆价格走势依然会同国际豆价相关联。
对大豆价格的影响不大,不过会对玉米价格造成较大影响。
要想提高大豆产量势必会付出玉米减产的代价,当前玉米深加工的副产品淀粉等行情低迷,需求偏弱,猪价下降,饲料端的玉米需求支撑也不足,玉米价格本应下降,但近期玉米价格却呈现上涨状态,山东玉米价格普涨0.3-0.7分。
如果玉米种植面积受到大豆种植面积上涨的冲击,那么2023年秋季玉米产量将会进一步下降,而这将会支撑玉米价格的持续高位运行。
信息三、加强化肥等农资生产、储运调控
最近几年农资价格的上涨让农民苦不堪言,不少农民反映,粮食价格确实上涨了,但是化肥价格的涨幅更大,加上人工和收割、种植机械成本的增加,粮价上涨带来的收益增加并未完全进入农民手中。
就拿尿素来说吧,虽然最近一段时间受停车企业恢复生产,尿素日产量回归到16-16.5万吨,以及下游农业备肥拿货缓慢跟进,工业需求也以小单跟进为主等因素的影响,尿素价格下降了20-70元/吨,但是山东地区的尿素中小颗粒主流出厂成交参考2720-2740元/吨附近,河南地区的尿素中小颗粒主流出厂报价2700-2740元/吨左右,江苏地区的尿素中小颗粒出厂报价也在2850-2890元/吨左右,依然处于较高水平。
最近几年农资价格的上涨已经到了影响农民种地积极性的程度,如果农民种地积极性继续下降,即便耕地面积得到了保障,农民不愿种地,土地继续出现撂荒问题,我国的粮食产量依旧无法得到保障,为了满足国内粮食需求只能不断增加进口,那么“端稳自己的饭碗”就成了一句空话。
而如果国家可以加强化肥等农资的生产和储运调控,首先保证尿素日产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不会出现因为成本增加而减产的情况。
其次尿素等化肥价格偏低的时候,国家可以适当收储,等到化肥价格上涨,农业需求量大的时候放储,稳定化肥价格,稳定农民的种地收益,对于稳定农民种地积极性,保证粮食产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油菜遗传资源多样性对当前和未来油菜研究与生产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首先油菜遗传资源(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是经历数千年自然演化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其中蕴藏的丰富基因资源是油菜育种的物质基础。育种过程实质上是通过杂交等多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发掘和利用原始种质资源材料中符合育种目标的特定基因的过程。由于不同时期和地区的生态、环境与栽培条件、病虫害、品质要求和产品用途都不相同,任何品种都不可能同时拥有适应不同生产要求的综合性状,需要依据育种目标的发展和变化,不断地发掘利用品种资源中的相关基因,培育适应不同时期和地区特定要求的新品种。掌握种质资源的广度和深度首先就决定了能否找到育种者所需的基因,因而直接关系到育种的效率和成败。作物育种发展的历史表明,育种的突破性成就决定于关键性基因资源的发现与应用,如低芥酸基因源Liho和低硫苷基因源Bronowski的发现与应用导致了双低优质油菜的育成和发展。
其次,油菜种质资源是开展各种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物质基础。随着油菜生产和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育种重点已不再局限于单一追求高产,而正在向优质、高效、多抗、高产、专用、节省生产资料和劳力投入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原始和简单的育种理论和知识已不能支撑生产和育种新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开展杂种优势利用理论、品质形成机制、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机制、水肥高效利用机制等多方面的研究,这些基础研究对促进现代育种理论和技术发展极为重要,育种的突破往往取决于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研究的突破,而所有这些研究都要从种质资源中寻找相应具有不同形态、生态、遗传、生理和生化特性的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如研究氮、磷、钾和硼等矿质营养元素高效吸收和利用的机制,首先要找到能高效吸收和利用这些矿质营养元素的种质资源。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7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