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山东省“山水林田湖”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那里有哪些农业文化遗产呢?

我知道的有两个,一个是东章丘大葱栽培系统,还有一个是山东乐陵枣林复合系统。

山东省“山水林田湖”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那里有哪些农业文化遗产呢?

1、山东章丘大葱栽培系统

山东章丘大葱栽培系统,是以传统深沟壅培技术为特色的大葱栽培系统。遗产地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核心保护区为绣惠街道办事处,目前女郎山1000亩精品示范区、1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全区大葱种植总面积12万亩。

章丘大葱栽培历史悠久。在元代,女郎山西麓一带栽培已很普遍,到明代已经名扬全国,并成为朝廷贡品,1552年被明世宗御封为“葱中之王”。

章丘大葱,以其葱白长、细腻脆嫩、嚼之无丝、汁多味甘而著称。经过多代提纯复壮,如今章丘大葱主要栽培品种为大梧桐和气煞风。

章丘大葱植株高大,质地细腻,生食甜脆,烧炒郁香,被视为葱中上品,是山东人最喜爱的常备蔬菜之一。人们常说:“如言山东菜,菜菜不离葱。”

章丘区形成了1000亩的良种繁育基地,建立了拥有39个新品种的大葱种质资源库。2011年11月,章丘大葱当家品种大梧桐搭载“神州八号”飞船遨游太空17天,进行空间诱变育种和筛选试验。

大葱忌连作,连作病虫害加重,不论育苗地或栽植田,均应实行二年以上轮作,传统轮作以大葱一小麦轮作方式为主。

2、山东乐陵枣林复合系统

山东乐陵枣林复合系统,是以拥有大片千年以上树龄的古枣树为特色的林粮复合栽培系统。遗产地位于山东省乐陵市,涉及7个乡镇(办事处),总面积50万亩,中心产区10万亩。乐陵小枣栽培始于商周,兴于魏晋,盛于明清,已有3000年以上栽培历史。

乐陵有千年以上树龄的古枣树3800株,800年以上树龄的古枣树6?500株,500年以上树龄的古枣树12000株,形成一个奇丽多姿的古枣树群。

乐陵古枣树的树干较矮,枝叶稀疏;枣树萌动迟、发芽晚、落叶早,生长周期短;成果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千年枣林自身形成了稳定的平衡系统。

乐陵古枣林保留传统的种植方式,实行枣林免耕覆盖,生物和物理防虫,施加有机肥和农家肥,古枣树和其他树种、作物、家禽共同组成了一个良性生态系统。

乐陵市以千年枣林独特自然风光为依托,以枣文化为核心,以枣林生态游乐、枣林文化体验、枣乡民俗观赏、枣园保健休闲度假为主,打造中国枣林旅游基地。

乐陵人敬树、爱树、护树已成传统。风俗习惯中包含枣树文化元素,枣树文化蕴含在饮食文化、养生文化、药文化、生态文化等多种文化中。

国家扶持的农业项目有哪些?

农产品生产基地就是为了满足某种特定需求,人为确定或形成的具有一定幅员和产量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区域。它一般以某类农产品的营销、加工企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在当地的农产品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农产品生产基地一般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强调生产的专业化和种植的区域化,使基地尽可能成方连片,形成规模;二是在基地管理上,强调生产技术规程的组织实施,实行标准化生产,推行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等统一服务;三是在运作模式上采取基地建设与日常管理相统一的运行机制,如“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公司+农户”或“公司+合作社+农户”等运作模式,实现基地的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体化发展。

当前我国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是传统产业提升型。主要是依托传统优势产业,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产品结构,通过技术更新,实施良种化工程,加强品牌建设,实现传统产品的提质增效,带动名优产品的规模化基地生产。二是龙头企业与市场带动型。通过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扶持中介组织和购销大户,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打开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生产与企业、市场的有机衔接,推动农产品基地建设。三是工商企业投资型。工商业主反哺农业、投资农业,凭借其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租赁等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直接投资兴办各类特色农产品基地。四是科技人员领办型。科技人员利用技术优势,创办或通过技术入股等形式创建基地。五是合作社创建型。目前,许多合作社都根据自己的经营项目建立了生产基地。

合作社在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时要注意以下六个问题: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根据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来选择生产项目,发展优质、安全、生态、方便、营养的农产品,以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为目标,不断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二是发挥地方比较优势。要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思路制定区域规划,因地制宜,发挥本地的资源、经济、市场和技术优势,依托优势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区域,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逐步形成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产业带,实现农产品加工与原料基地的有机结合。三是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有规模才有批量,有批量才有市场竞争力。要通过核心示范区建设,引导千家万户向优势产区集中,实现小生产大规模。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要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和市场需求相适应,既要有龙头骨干企业,又要有有市场、有特色、有潜力的合作社等农民经济组织来带动。四是积极引进新品种,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要依靠新科技,解决产品科技含量低、单产水平低、品质质量低、综合效益差等问题。积极引种、试种(养)和推广国内外的高效农业产品,促进农产品品种的改良和更新换代。保护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技术,选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装备,鼓励积极引进和开发高新技术。五是实施标准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推行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认证,组织实施生产技术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做到统一培训、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施药、统一施肥、统一采收。规范农药和肥料等投入品的购置、施用。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和安全监控体系。积极申报农产品质量认证,以及出口企业的各种国际认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牌农产品,提高基地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六是发展和保护相结合。生产基地建设,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积极采取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发展可持续农业。

一、种养殖类:

国家对养殖业的政策主要有:繁母猪饲养补贴政策、繁母猪保险政策、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政策、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政策、生猪良种补贴政策、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沼气建设补贴政策、奶牛良种补贴政策、重大动物疫病免费强制免疫政策。

二、生态:

“十二五”规划里面强调了生态农业,提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三、农产品加工:、

鼓励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继续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

四、三产融合:

其中循环农业最典型的产业,也是最快能拉动城乡一体化的项目,其产业升值空间也很大。而且三产融合项目是国家大力发展的项目之一。

五、休闲农业:

《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布局优化、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休闲农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水平较大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百度百科-养殖业

人民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政策解读·关注一号文件①)

人民网-生态农业建设发展 应上升为国家战略

百度百科-农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9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