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芍药花种植

1、播种栽培

芍药花种植

芍药花播种通常都是选在秋季9月前后进行的,气候温度适宜,利于种子萌发。要选健康、饱满的种子,先将其放在温水中浸泡,泡一天再取出。然后直接将种子撒播在松软、透气性好的土壤中,上面覆盖一层薄土,并喷洒水分,覆盖塑料膜来保温保湿,等到春季就可发芽,长出小苗。

2、分株栽培

分株是芍药繁殖方法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时间也是选在秋季进行的,具体在9到11月份之间。先要将芍药从土壤中取出,去掉根部的土壤,将根系分割处理,分割成带有3到6个小芽的植株,分别栽种到土壤中就行。栽后及时浇透水,经过整个冬季的恢复,来年春季就可正常萌发,该方法成活率高,且生长速度比较快。

3、扦插栽培

芍药也可用扦插法进行繁殖。从健壮的母株上剪取插条,每段10到15厘米长即可,上面保留一个复叶,还要带有两个小节。用来扦插的基质必须要疏松、透气。备好后直接将其插入土壤中,入土大概5厘米深。插后压实周围的土壤,并浇灌透水。后期提供20到25℃之间的温度,大概3到4周便可生根成活。

芍药花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花期过后,应及时修剪凋谢的花朵,以减少体内营养的消耗。同时,以氮肥为主的液肥应能促进根芽的生长。冬季,牡丹进入休眠状态,对水分的需求量减少,只要土壤保持水分就行,但必须结合中耕松土埋入适量的成熟饼肥或厩肥,以补充土壤养分的消耗,为下一个春天的秧苗打下良好的基础。

芍药更适合地面种植,非常耐寒,适用性强,地面种植后几乎无需管理,每年都能开花。地面种植时,应选择在阳光直射的位置,且种植的地方不能浇水,建议种植在相对较高的位置,或人工种植的高垄位置。挖一个更大的洞。

芍药不能经常移栽,否则会损伤根系,影响其生长和开花,为了使芍药生长良好,需要每年进行合理施肥。每次施肥后,都要彻底浇灌土壤,并立即松土,以减少水分蒸发它应该放在阳台上或屋檐下阳光充足的地方,盆里的土不应该太干。

开花前,侧芽出现后,可及时除去,使营养集中,使顶芽花大花美。花凋谢后,如果你不打算播种和繁殖,你应该总是剪掉花梗,以免播种和消耗营养。

露地栽培时,应施用稳肥深翻,精细后垫成高。栽培时根据根系的长度、坑的大小,注意根系的伸展,不宜太深,覆土以盖住顶芽4-5厘米为度,种植后要透水,后土过冬。

芍药可入药,味酸苦,微寒,有养血柔肝、收阴止痛之功效。

不要失水,当侧芽似乎能集中营养并鼓励顶端的芽美丽地开花时,可以将其移除。花凋谢后应及时切断花梗,以免种子、养分的消耗。花凋谢半个月后,即6月下旬进行施肥,补充牡丹花期消耗的养分,为牡丹进入第二个旺盛生长期准备物质条件,确保来年开花艳丽。

芍药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芍药为肉质根,根系较长,耐低温,喜欢肥沃的土壤,故应栽植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栽于黏土和低洼积水的地方易烂根。喜欢充足阳光,但在盛夏烈日下易焦叶,夏季喜凉爽气候,应注意遮阴。

芍药的养殖有4个要点:1、种植时间:芍药喜阳光、耐寒,对气温要求宜凉怕热,夏季高温时会生长不良。秋季为栽植芍药的最佳时期。2、土质:芍药为肉质根,栽植时要选择疏松、肥沃而又略带酸性的砂质土壤。不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若土壤碱性过大,会引起叶片黄化,甚至萎缩枯死。3、整形修剪:为了使芍药花多色艳,生长健壮,整形修剪是十分重要的。芍药栽植2-3年即可进行定干。对生长势特强,生长旺盛的品种,可以修剪成独干的芍药。对生长势弱的品种,一般剪除细弱枝,保留强枝。4、病虫害防治:芍药常见病虫害有褐斑病、炭疽病、锈病、根部腐烂病及根瘤线虫病、天牛、红蜘蛛、金龟子、蝼蛄等。病虫害防治要以早期预防为主。对于真菌类病害,要选用稀释400倍后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而对于虫害,要用稀释100倍后的苯丁哒螨灵乳油进行喷洒防治。

芍药种植注意事项:1、芍药定植后不能经常移栽,否则会损伤根部,影响生长和开花;2、为使芍药良好生长,每年需进行合理施肥。每次施肥后,都要浇足水,并应立即松土,以减少水分蒸发。雨季应经常中耕除草;3、盆栽芍药霜降后要剪去枯萎枝叶,以防孳生病虫。越冬期间无需移入室内,放置在阳台上或房檐下阳光充足处,盆土不要过干即可。4、芍药要经常修剪花苞,在植株开花期,要剪掉过密的枝条,并且每个枝条上花苞不能超过8个,可以使养分更加的集中,让植株开出更鲜艳的花朵。5、芍药具有一定的抗寒耐热性,最适宜植株生长的温度在18℃~26℃之间,夏季气温不能超过40℃,以免造成植株枯萎现象,冬季气温不能低于5℃,避免芍药因温度太低进入休眠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1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