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农民每户能够种多少土地?
不同时期制度不同,各有不同。
1、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
一人耕种大约100亩(约合今70公亩)。100亩为一个方块,称为“一田”。甲骨文中的“田”字也是由此而来。一井分为9个方块,周围的8块田由8户耕种,谓之私田,私田收成全部归耕户所有;中间是公田,由8户共耕,收入全归封邑贵族所有。但实际上并不是每块井田都是900亩,还存在诸如800亩,1000亩这样的特殊情况。
最后由于铁器的出现而瓦解。
2、战国实行授田制,在井田制基础上略改进。
3、秦汉实行名田制。受田95顷的关内侯,其宅地面积为95宅;受田90顷的大庶长,其宅地面积也是90宅,依此类推,直到最低等级的司寇、隐官,受田0.5顷,宅地0.5宅。
4、三国实行屯田制。民屯每 50 人为 1 屯,屯置司马,其上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不隶郡县。收成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 6 民 4;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
5、西晋实行占田制。
其一,户调式:凡是丁男(男、女16岁以上至60岁为正丁)立户的,每年交纳户调绢三匹,绵三斤;丁女及次丁男(男女15岁以下至13,61岁以上至65为次丁)立户的,纳半数。边郡民户的户调,纳规定数目的三分之二,更远的纳三分之一。
其二,农民的占田和课田:男子一人有权占土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这是应种土地的限额,不是实际授与的地数额。在占田之中,丁男有五十亩、次丁男有二十五亩、丁女有二十亩要课税,这叫课田。每亩课田谷八升。不管田地是否占足,均按此定额征收。
其三,士族地主占田、荫客和荫亲属等特权: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贵族官僚还可以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族。从一品官到九品官还可以荫佃客十五户到一户,荫衣食客三人到一人。
6、北魏到唐中期实行均田制
北魏:
凡15岁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露田40亩,女子20亩。露田都是无主荒地,因考虑休耕轮作,故授田时—般按休耕周期加一或两倍,也称“倍田”。拥有奴婢和耕牛的人,可以额外获得土地,奴婢同普通农民一样受田,人数不限,土地归主人;丁牛(4岁以上)每头受露田30亩,一户限4头。所受之田不准买卖,年老身死,还田给官府。
初受田者,男子每人另授桑田20亩,限3年内种上规定的桑、枣、榆等树。桑田可作为世业田,终身不还,可以世袭,但限制买卖。在不宜种桑的地区,男子每人另授麻田10亩,女子5亩,奴婢同样受田,按露田法还受。新定居的民户还可分到少量的宅田,每3口一亩,奴婢5口一亩,宅田也属世业。
北齐: 北齐一般从年18岁起受田,北齐所授露田男子80亩,妇人40亩,丁牛60亩,每户限4头;另投桑田或麻田20亩。
隋:“自诸王以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各有差。多者至一百顷,少者至四十顷。其丁男、中男永业露田,皆遵后齐之制。并课树以桑榆及枣。其园宅,率三口给一亩,奴婢则五口给一亩,京官又给职分田,一品者给田五顷,每品以五十亩为差,至九品为一顷。外官亦各有职分田。又给公癣田,以供公用。”
唐初: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男、残疾受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受口分田三十亩;这些人如果为户主,每人受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三十亩。杂户受田如百姓。工商业者、官户受田减百姓之半。道士、和尚给田三十亩,尼姑、女冠给田二十亩。此外,一般妇女、部曲、奴婢都不受田。
7、唐中期实行租庸调制,唐末实行两税法。
租庸调制是均田制的改进型,以征收谷物为主。两税法则以征收钱为主。
8、明朝实行一条鞭法。
9、清朝实行摊丁入亩。
没有明确授田数量的都是不管农民有多少田亩的,但是占多少田就要交多少税
具体可以查阅百度百科词条
家里有三亩地,种小麦玉米收入太低,怎样利用这块地让它收入更高?
因为视频不方便把网址放在这答案里面,就以文字的形式给你发了,希望对你有帮助,马铃薯、水稻连作栽培技术如下:
一、模式简介
秋马铃薯——春马铃薯——水稻连作栽培是合理地利用茬口与季节上科学搭配及有地衔接,该模式将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技术与地膜覆盖技术应用到马铃薯的栽培上,充分利用了自然的光热资源,缓解土地和季节的矛盾,提高了山区稻田的经济效益,有利于粮食产区可持续发展。该模式适合在黄梅北部乡镇稻田推广,它是一种三熟连作的轻简高效模式。
二、马铃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展前景及意义
马铃薯又名洋芋,原产于秘鲁和智利的高山地区,17世纪中叶由荷兰人传入中国,在我国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它从北纬71°至南纬40°之间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有马铃薯栽培。马铃薯块茎中含有8—29%的淀粉及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份,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已逐步成为人类重要的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可以说马铃薯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长江中下游地处北纬43°59′至44°32′之间,在南北气候分界线以南,年降水量在800mm至1000mm,属亚热带气候,优越的自然条件为高产优质马铃薯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政府已经将其定位在支柱产业进行发展。
三、秋、冬马铃薯连作栽培技术
(一)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1、选用良种
正确选用品种是决定该技术成败的最为核心之处,要选用结薯早、膨大快、休眠期短、抗病性强的早熟或者极早熟、市场适销对路的脱毒马铃薯品种,尤其是从出苗到成熟60天左右生育期的品种为最佳,如费乌瑞它、东农303等。
种薯大小以30g左右为宜,要尽量整薯播种,最好不要切块,防止高温烂种。
另外,种薯还要选用具有品种特征特性的、大小相当的薯块,要挑出尖头、龟裂、畸形、腐烂、疮疤等种薯。
2、适时育芽
秋马铃薯带芽显得尤为重要,要求播前打破休眠,适时做好催芽炼芽工作。让种薯带芽下田可以节约季节、缩短大田时间、保证苗早苗齐苗全,是秋种马铃薯实现高产稳产的基础。最好让其自然打破休眠期,如果是异地调种或山区调种,提前1.5-2个月调到播种地,薄摊在室内通风较湿润的地方,上盖一薄层稻草遮光保湿,让其自然发芽,待芽长到1cm左右时,拣出放在室内散光处炼芽形成绿色短壮芽。若8月中旬种薯还未自然打破休眠的则需人为打破休眠,人工进行催芽炼芽。
人工育芽的方法是:先用5-10ppm九二0和50%多菌灵300倍液喷湿种薯凉干,在室内阴凉通风处把干净新鲜的稻草用50%多菌灵300倍液均匀喷湿,做成约3cm厚的育芽床,然后在其上面摆上种薯,盖一层草,如此1-2层,最上面草层需有3cm厚。整个育芽期间保持育芽床湿润透气,如表层稻草发干,可喷少量清水,在5-7天后轻轻扒开稻草检查,将长有1cm左右芽子的种薯拣出,摊放在室内散光处绿化炼芽,注意不要折断芽子,刚出芽或还未出芽的要继续育芽。
3、开沟理田
中稻要选用早熟品种,要保证在8月底9月初能成熟收获腾田。收割中稻前10天田间断水,让田面自然落干。收割时齐泥收割,收割后1.6米或者2.4米开厢,开好厢沟、围沟、腰沟,确保能排能灌,开沟的土放在厢面上整碎,使厢面略成弓背形。
若稻桩较高或杂草较多时,需割平稻蔸或在播种前2-3天均匀喷雾克无踪除草剂。田间无墒的还要在播前1-2天灌一次跑马水以保持田间墒情。
4、适期早播
适宜的播期也是决定这项技术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适期早播可以保证在十.一之前出齐苗,为结薯膨大期赢得时间和季节,保证产量。9月上旬为最佳播期,平原区域不得早于8月底迟于9月15日。如果早于8月底播种,高温高湿易引起烂种缺苗;迟于9月15日播种,不能保证10月初完全出苗,在11月中下旬早霜来临之前块茎尚未完全膨大,严重影响产量。
播种时,以阴天为宜,晴天要选择在上午10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切忌在高温时段播种和暴晒种薯,防止高温伤芽。
播种时还要注意薯芽朝上,薯块方向与厢面垂直,并稍微用力按一下,以保证种薯与土壤充分接触,以利接触土壤水分和扎根,同时厢边一行种薯要与厢边相距15cm。
5、合理密植
由于秋马铃薯生育期短、单株产量较底,以密补低、以多取胜是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应比春薯加大密度。费乌瑞它可以亩播8000窝,在田间的具体摆法是:宽窄行种植,宽行45cm,窄行30cm,株距约21cm,厢沟宽30cm、沟深20cm。如果1.6m开厢,则播4行;如果2.4m开厢,则播6行,农民多用这个尺寸,因为开沟省工。
田间摆布图:
6、施足底肥
底肥一定要施足,数量上要够用一生,用法上有机肥与复合肥配合施用。为了保证马铃薯后期不出现脱肥早衰现象,需亩用腐熟厩粪或火土粪1500-2000kg、45%的复合肥50kg和硫酸钾5-10kg。有机肥以盖严种薯为宜,复合肥点施在种薯间,不能直接接触种薯。
7、适度盖草
稻草为免耕马铃薯的最佳覆盖物,其作用主要是为马铃薯遮光保湿。数量上按3亩田的稻草盖1亩马铃薯准备,约1500kg。盖法上要均匀,厚度以压实后8-10cm为宜,切忌厚薄不一,盖厚了影响出苗,盖薄了不仅影响产量,绿薯率也会大幅增加影响品质,特别是对费乌瑞它这样的感光品种一定要盖好盖足稻草。要做到边播种边盖草,防止太阳暴晒种薯。
8、精心田管
水肥管理是秋种马铃薯田管措施中的主要环节,管水的原则是保持整个生育期田间湿润。播种后如遇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将稻草压实保墒,促进及早出苗。结薯膨大期遇干旱要及时浇水抗旱,遇阴雨及时排涝除渍。
出苗后视苗情亩用4kg左右尿素兑水或用人粪尿、沼气液提苗,块茎膨大期可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
田管过程中还要注意出苗时部分稻草会缠绕薯苗导致“卡苗”的现象,应及时接苗。
秋种马铃薯的病虫防治10月中旬要注意晚疫病、青枯病和蚜虫的防治。
9、搞好化调
化学调控是促进马铃薯高产的有效措施。秋马铃薯一进入初蕾期即喷施100ppm的多效唑,苗情旺的间隔7天再施1次,以促进生长中心快速转移到块茎膨大上。
10、适时收获
秋马铃薯生长期不长,在霜冻未来临之前,块茎一直可以继续膨大,故不宜早收。视天气情况可以田间保鲜延续到元旦前后收获上市,那时价格更高效益更好。
(二)冬马铃薯栽培技术
(1—4)参照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5、垄作栽培:我省平原地区应推广深沟高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垄距75-80厘米,以便于机械化操作;丘陵、冈地不适宜机械化操作地区,可推广深沟窄垄膜复盖栽培技术,垄距55-60厘米。
6、适时播种:我省冬马铃薯播种期一般为12月中下旬至元月底前,选择在晴朗天气播种。播种深度约5-10厘米,费乌瑞它等品种宜深播12-15厘米,以防播种过浅出现青皮现象而影响品质。
7、合理密度:一般早熟品种每亩种植4500—5000株左右为宜。
8、覆盖地膜:喷施除草剂后应采用地膜覆盖整个垄面,并用土将膜两侧盖严保温。
9、田间管理:一是及时破膜。在马铃薯出苗达6-8片叶时,在出苗处将地膜破口引出幼苗;二是盖土防冻。在破膜引苗时,用细土盖住幼苗50%具有明显的防冻作用;三是防治病虫害。马铃薯生长期间主要防治好晚疫病,如果连续5天以上的雨天,应用代森锰锌、甲厢灵或克露等药剂进行交替使用,每隔7天喷一次,共防4-5次;四是及时采收,分类上市销售。
四、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直播是在总结水稻稀植栽培技术,在水田化学除草技术日益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省种、省工、省力的又一增产新措施,也是继水稻抛栽后的一次技术突破。因此,正确掌握水稻直搬栽培中的整田、播种、施肥、除草、除稗、管水、除虫及前中后期管理,充分发挥直播的增产优势至关重要,如掌握得当增产潜力巨大,比一般移栽田增产100斤以上,若处置不当将适得其反,造成减产减收。现就有关直播高产栽培主要技术简介如下:
1、适时播种:中稻与两薯连作的种植模式中,中稻应选用生育期相对较短的品种。如:扬两优6号等,播期在5月中旬谷子应落泥。
2、精细整田:直播田不同于移栽田,对整田要求较高,如田面高低不平,对苗期秧田灌水施药除草及自身秧苗生长均不利,因此,保持田面平整一致,并平好板,再播种是直播成败的重要一环。
3、准确定量,把好谷种催芽播种关:特别是种谷催芽要严格掌握,切忌发芽过长而不便均匀抛撒。以催芽破胸以后芽根半粒米长为最佳。直播用种要准确掌握是高产的关键。中稻一般杂交稻种,或特籼粘,黄华粘,番青粘四号等,(60平方丈)用种量应控制在2.5至3斤之内,其它种3至4斤为宜,若用种量过大虽容易撒播,但中后期群体过大,个体生产不协调,形成苗挤苗,苗荒苗现象,容易导致病虫害和瘦弱苗、鸡屎穗,并容易倒伏而减产。
4、防除稗草、控制病虫害:直播由于大田生长期长,而增加了病虫杂草的防治难度。因此,正确掌握化学除草除稗技术是取得高产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除好草稗,一要选择适用地直播的除草剂。如苄黄隆、苄嘧黄隆、直播星、直播保、直播爽;二要把握好各药物的使用方法和用量,通过多年的实践直播除草可采取下述方法:结合整田,施肥时将亩用苄黄隆和苄嘧黄隆15—20克,施于田做芽前除草,1日后待晒好田,复水前,秧苗在二叶一心至三叶一心期,干田喷雾再亩用苄黄隆或苄嘧黄隆20克,二氯喹啉酸30克加亩用秧苗无40克至45克兑水2至3药桶水均匀喷雾,次日再上水层(水层浓度以不淹秧心叶为宜),保水5至7天即可稗草全除,如因事因天等未及时除草的,以后可酌情加大用药量。
除虫以防稻蓟马为主,主要方法是将谷催芽后,亩用蚍虫啉、蚜杀净一包拌种3斤左右再行播种,只要药未经雨水漂洗,可有效防治稻蓟马25天以上。如未搓种,也可亩用20克蚍克啉或蚜杀净结合除草除稗一同兑水喷雾即可。
5、水肥管理:直播田的施肥与移栽田是有区别的,移栽田采取前重、中控、后补、一拱起的施肥法,而直播则为前轻、中控、后重补的原则。由于直播较移栽田低节位分蘖增多,因此,前期从水肥上适应控制蘖量,形成一个合理的苗蘖群体,以基本苗亩达25至30万为最佳晒田期,晒田宜重晒,促进根下扎,对中后期的病虫防治、防倒伏攻大穗,保三收十分重要。合理的施肥方法应为:底肥、苗肥、穗肥比为5:1.5:3.5,底肥以亩用25%复肥40至50斤,复水分蘖期亩用20斤复合肥或尿素8斤左右,晒田结扎复水后,亩用尿素7至10斤加钾肥10至15斤作穗肥,抽穗扬花期亩喷磷酸二氢钾一斤,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其它管理方法和病虫防治与移栽田相同。中国有机农业网
种粮食作物收益低已是人们公认的常识了。家有3亩地,种植什么收益高?方式方法多多,就看适合不适合你做了。这里多少涉及到个人的人手和资金问题,有资金就好办,需要人可以聘用,需要物资可以买。有三条建议供参考。
一、已经明确了,千万不能种植常规大田作物,尤其是玉米小麦,收益低是人间真理了。种3亩地,一辈子能填饱肚子都算不错。甭想有任何发展,没有“钱”途。
二、可以种植瓜类、红薯等。这类作物不需太大的资金投入,偶尔忙时,聘几个帮工,不是多大的事。可以种东、西、南、北瓜、香瓜、甜瓜,甚至黄瓜,再就是红薯。
现在人们都讲究生活质量,咱且不说吃货多不好听。瓜类效益都比种玉米小麦翻几番。红薯收益更看好,目前市场上烤红薯每斤5元,而且畅销不衰。3亩地产量不求最高,收2万斤吧,烤熟缩脱10%~20%,还能落下16000斤左右x5=80000元,比种玉米小麦强数十倍。
三、扣保温大棚。根据自己经济实力,扣1~2个棚,把三亩地都扣成棚更好,问题是投资大费人工。可以扣1~2个棚,其余剩的地仍可种植红薯等。
大棚可以种植反季错季蔬菜瓜果,大棚种植,人们都不陌生,效益是杠杠滴,你再和几个超市建立起供销关系,销货有保证,另外还可以自己或聘帮忙的到集、会头上去销售。说真的,这几年大棚种植户,都发了。一个大棚每年收益3~5万,是很正常的事。
另一个可以种药材,这个也是高收益的。问题是,需和药材公司或制药单位建立供销关系,这个对一般人来说难度极大,不好办。仅供参考了。主要能把以上两点,或某一个项目做好,就相当了不得了。打拼经营几年,车、房、儿孙娶媳妇都不是问题!祝你成功!
家里有三亩地,种小麦玉米收入低,怎样利用这块地让它收入更高?农民视土地为命根子,可想而知也不忍心撂荒,但土地按照现有种植模式产出又低,怎样才能利益最大化?这是一个多年来农民久久思考而不得改变的窘迫困境。
已知的话题前提是,这是一块田地,而不是被划分开来的,那么对于整块耕地来说,想利益最大化还是有很多思路可以抉择的。但我很反感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对现在急于变现的农民来说无异于空中楼阁般的画大饼充饥,比如说在这块田地建造大棚种菜种草莓的,建造棚舍搞养殖的,农民的现实问题是:手里没有更多可以输出的财力去支撑搞大棚和棚舍,而是想和种小麦玉米一样的投入,但又要比种小麦玉米收益更高一些。
那么这个比种小麦玉米“收入更高”的东西到底是个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定,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定是“经济类农作物”。但投入财力不能太高,太高的话农民是会放弃这种构想的,种地原本就是一项风险很高的投资,你让农民去 探索 未知的世界,恐惧感要更大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不种小麦玉米了,可以种花生、西瓜、土豆、菊花等,现在已经在农村司空见惯的经济类农作物,他们起码不会恐惧未知。大棚种植草莓、香菇等毕竟属于高投入的农业生产项目,不是随便搞得起的。
农田又分为旱地和水浇地两种,能种小麦玉米的,估计也不是什么条件很好的农村土地,地理位置不好,没有机井灌溉条件,属于那种望天收类型的农田。所以咱能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胡乱建议农民搞这个搞那个,就连基本的旱能浇涝能排都达不到的地方的农村土地,提太多可能性是会遗害无穷的。你要理想大,那么就要真的在土地上打机井、拉上电力、盖上看护房、搭建大棚,这一路算下来,有几个普通农民吃得消的?除非是村里集体搞的农业基础设施便利到地头。
我的建议,种植模式可以是这样的:先种一季春瓜,瓜果类型可以锁定为西瓜、甜瓜,早熟的那种,那么下一季可以种蔬菜,晚熟的那种,这样可以确保一年还能收两季的经济类农作物,赶上农村市场瓜果蔬菜的空档期上市,能赚取的收益肯定要比种植传统的小麦玉米强的多,可能会是小麦条玉米的三倍以上。当然也可以是麦套瓜种植模式,先种一季小麦,小麦地预留大的行距间隙,用来套种夏秋瓜类,这样不过会影响机收麦子,应该问题不大。这种模式我认为比上一种更安全,小麦在我地是旱涝保收的庄稼。
放下无谓的幻想,因地制宜地从当地农村实际出发来搞这个三亩地的规划,同时也要切合自己的经济实力,俗话说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的,比如在北方大棚种植南方火龙果项目,一般人干不来,也别去伸这个头,作为一个农业类基层实践者,我可以很负责任地提出以上建议。
不知提问的您是哪里人,我以本地农村来说,现农村村民靠种地的收入真的太低,我们这里农村村民已不种小麦了,收成不行。现种玉米的人还多点,有部分村民是种来自己吃的,我们这里主产水稻、玉米、红苕等。
我们先来算一下种植玉米收入:正常情况下每亩1100-1600斤,我们以1400斤为例,市场价以1.5元毎斤,收入约2210元亩;需投入种子、农药,化肥,劳动力等支出约1300元,剩余也就910元,你家3亩地,合计2730元。
种植小麦收入:正常情况下每亩800-1100斤,我们以1000斤为例,市场价以1.2元毎斤,收入约1200元亩;需投入种子、农药,化肥,劳动力等支出约720元,剩余也就480元,你家3亩地,合计1440元。
要想提高土地收入个人认为:一是可以生态养殖,养殖些土鸡、鸭、鹅等养殖,可以提高收入;二是可以种植一些珍贵的药材、水果和一些有特色的农作物。如:天麻、板蓝根、白术、蓝莓、猕猴桃、葡萄等,市场上需求量很大,可以提高收入;三是可以利用土地建一个农产品加工厂,收购当地村民种出来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可以提高收入;四是可以流转村民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科学种植或养殖,可以提高收入。以上是个人想到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是本地农村规模种植。
河北的朋友,你的三亩地,现在种的是小麦,可以在收麦以后种上花生,就是用旋耕耙把麦茬旋一遍,就可以种了,秋季花生有肥有水,可以收到六、七百斤,去年的花生(带皮,)收到每斤三元二,你可以试种一次啊!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家里三亩地真的不多,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均能分道两亩多地。一个四口之家也有八亩多。如果你种小麦的的话,亩产八百斤,一斤市价一块二,一亩小麦也就能卖一千块钱。除去化肥,种子,农药。就算不算上人工收割每亩地纯利润大概也就五百块钱左右。指望种小麦发财,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也有挣到钱的,我们村有人自己家有大收割机器,人家承包了100亩,全部机械化生产,一年也能挣个二十万。土地量大的话,也还是有机会的,但是你三亩地介意找别的出路。
第一个就是可以种植生姜,生姜是厨房的必需品,事关每一户每一餐需求量非常大。前几年一度价格飙升到12块钱一斤。现在也基本维持在8块左右。种的好的话一亩地能挣三千多块钱纯利润,是小麦的五倍。但是生姜种植起来就没有小麦那么简单了,需要精心种植。
第二就是种草莓,现在农村城郊好多草莓园,并且有各种口味,什么原味儿,牛奶很多种。我们县城最便宜价格也是20一斤,并且可以通过朋友圈,各种交流群去推广,全城配送啊,并且还可以开放游客自主采摘的亲子活动,所以草莓也不愁卖,利润也高。
第三就是养鸡,三亩地圈起来散养土鸡。现在土鸡在农家也很贵,这次过年回家土鸡蛋都一块钱一个了,如果圈养地在公路边,或者乡下主路,那就更好了,可以在路边挂一个卖土鸡蛋土鸡批发的牌子,肯定不愁卖。
最后我想说,选择一行一定要坚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什么都不容易,但是坚持做一定有机会。
目前种植粮食作物,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说是非常低的,从 社会 效益而言,就是为 社会 做贡献!
三亩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家里人的基本土地,应该说,不用支付租金,如果从劳动力需求来看,一个劳动力足以满足其需求。
从种植角度来看,目前效益显著的作物,主要还是蔬菜瓜果和一些特种作物;从养殖业的角度来说,家畜家禽都是活口,天天要吃,目前养殖的风险越来越大,一般人不足以承受疫情、病害、饲料、市场价格等带来的巨大风险。
因此,从今天 社会 发展的情况来看,从事一点园艺作物种植还是比较靠谱的。但是种植哪些作物,是需要和当地的市场要加一结合,并适当作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研判,并不是所有的蔬菜瓜果都能赚钱的。
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个人比较熟悉的甜瓜、西瓜种植,首先要了解市场,什么时候是价格高的时候,你在这个时候可以种出来吗?其次要看看市场需求的品种,有啥样的种植要求?你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和技术?
如果大体上认为可以入手,再仔细的考虑投资和风险。这样应该就不会盲目跟风或者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了!
如果对甜瓜种植有兴趣,请查阅本人以前回答的相关甜瓜栽培方面的问题和解答,如果有必要可联系我,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现在土地种植传统粮食作物,收入实在太低,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农民耕种土地的成本随着 社会 物价的不断翻涨,而农民生产的农作物价格持续低迷,二者严重失衡的实际造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不得不外出务工来增加收入。 但是,有些农民工又因家里走不出去,只能耕种土地。 那么,农民如何才能提高限有土地的收益呢? 乡村关中认为,在当前情况下,农民发展经济作物,或流转土地规模化经营,或许是出路。 具体原因如下:
现在种植小麦、玉米的收入太低,那就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发展相应的经济农作物,如栽植优质红薯、种植豆类、果树业、发展反季节蔬菜、大蒜、辣椒等农作物品类。这些产业在当前的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经济效益不错;田间管理好,最起码一点,其收益比种植传统粮食作物高出不少。 切记,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环境等作出选择,发展相应的经济农作物。
既然种植传统粮食作物的收入低,本身土地数量少,那就积极转换土地经营思路,可参考当地其他人种植的品种,走访周围其他农村,考察发展其他农作物的品种项目。但是,我们必须说明的是,转换土地经营思路只是其中的一个办法,因为仅仅只有三亩地,那就要流转其他农户的土地,发展大片作业; 或者作业管理完这三亩地,趁农闲时间发展其他副业,比如养殖鸡鸭鹅,猪羊等,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现在农村耕种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少,就是因为土地的收益实在太低,这是根本原因。但要打破这个魔咒,需要农民亲自想办法;在当前农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的现实情况下,如果一家人专门耕种三亩地,是根本无法顾及一家人的生活。 那么,就要多想办法多经营土地,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农作物,这是当前守在农村耕种土的农民比较良好的出路。
家里有三亩地,首先要看它的地理位置,如果是在离城镇的两公里以内的话,我建议可以考虑把它出租给城里人。现在的人讲究的是生活质量,许多人对外面卖的青菜都不太放心,担心有农药残留。有些菜农他们更本都不吃专门种出去卖的青菜,而是另外种一些不喷农药的不放肥料的青菜供自己食用。虽然有卫生部门,但是他们检查得过来吗?我深知道一些菜农的现象,所以也不好多说。
可以先在田里建好灌溉措施,然后再把田分成各块小田,然后一小块一小块的出租。现在人的生活不在于多,贵在求精。城市人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也许会有许多人乐意去享受和玩弄那三分田的。
这就要看种地人的想法了。假如你做个大棚,里面种上草莓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3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