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的栽培技术
谷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小杂粮。具有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等特点,只要科学种植,一般亩产可达500千克左右。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谷子的栽培技术吧。
谷子的地域性较强,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在我县一般春谷选用生育期长、抗病、稳产、高产的晋谷36、晋谷42等品种,夏谷选择中早熟、适于密植、抗病性强的品种,如张杂谷3号。
谷子的栽培技术三、精细整地,蓄水保墒谷子籽粒细小,发芽顶土能力弱,必须在墒情充足、疏松细碎的土壤上才易出苗。因而前作收获后应及时秋深翻,充分接纳秋冬雨雪,积蓄底墒,开春解冻后及早浅耕耙耢,精细整地,保护土壤水分。
谷子的栽培技术四、配方施肥,重施底肥谷子喜肥,对肥料反应比较敏感,应加强有机肥、无机肥以及氮、磷、钾配合施用,施足底肥,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求。试验证明,每生产100千克谷子,需从土壤中吸取氮4.7千克、磷1.7千克、钾5.0千克。在当前中等地力的田块要想获得500千克左右的产量,亩需底施优质有机肥4500~5000千克,尿素25~30千克、过磷酸钙50~60千克,氯化钾12~15千克。
谷子的栽培技术五、精选种子,适时播种在播种前,对种子做进一步的精选和处理是提高种子质量,保证苗全、苗壮的主要措施之一。一般用风车或簸箕清除秕谷和杂质,选留饱满的种子做种,随后选晴天晒种2~3天,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春谷的适播期在5月中下旬,当10厘米地温达到12~15℃时即可播种(中晚熟品种早些,早熟品种可适当晚些)。此时,地温高,出苗快(比谷雨前后种植的谷子出土要提前2~3天),而且,出苗后正值初夏旱季,有利于蹲苗,促进根系下扎和抗旱、抗倒伏;夏谷应在6月20号前播种。
谷子的栽培技术六、机械条播,合理密植机械条播具有下籽均匀、深浅一致、用种量少、间苗省工等优点,而且利于苗间通风透光、培育壮苗,一般比撒播增产15%以上。可按27~30厘米的行距进行机械条播,亩播量以0.75~1千克为宜,播种深度:春谷3~4厘米,夏谷2~3厘米。做到肥地宜密,薄地宜稀;水地宜密,旱地宜稀;早熟矮秆品种宜密,晚熟高秆品种宜稀;夏播宜密,春播宜稀。亩留苗春谷2.5万~3万株;夏谷4万~5万株。
谷子的栽培技术七、精心管理,促进生长在种好的基础上,认真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才能达到苗壮、秆壮、穗大的目的。为此,需抓好以下三点:一是及早间、定苗。按留苗密度要在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二是中耕除草。幼苗至抽穗期,及时进行2~3次中耕(松土保墒、提高地温、消灭杂草);三是巧施追肥。拔节期亩追施尿素6~8千克,孕穗期亩追施三元复合肥15~20千克,以行间条施为好。
谷子的栽培技术八、加强管护,适时收获谷子灌浆至成熟期,特别是早熟品种易遭受鸟类为害,应加强管护工作,并防止谷子倒伏。当谷穗变黄,籽粒变硬即可适时收获。收获后不要立即脱粒,应堆放7~10天后再脱粒,以利用后熟作用提高产量。
对于水田改旱田种植其它作物的,提醒您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防止涝害。水田改成旱田的地块,一般都比较低洼,应注意防止发生涝害。建议选择地势相对较高,排水好的地块改种,且要高起垄种植作物,在水田上水时要注意围堵,防止水灌田间,雨季要疏通排水沟,及时排水。
二是防止药害。应注意水田前期是否使用过残留期比较长的除草剂,如甲磺隆等磺酰脲类长残效除草剂对后茬作物易产生药害,不易改种其他作物。
玉米是一种高产耐肥作物,施肥的增产效果远优于其它作物,相应增加肥料投入就能发挥它的高产潜力。玉米施肥必须做到氮磷钾全面均衡供应,当然也要考虑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对一些富钾地区而言,应重点增施氮磷肥。肥料施用一般可采取“一底一追”方式,追肥时间以叶龄指数35%(6—7片叶)为宜。采用两次施肥的,以前重后轻分配较好。在亩产350—450kg地力水平下,每亩适宜的施肥量为氮6.8—17.3kg,磷12.6—13.8kg,土壤速钾含量低于1mg/kg的,要注意增施钾肥。无论是液态或固态的氮肥,均以深施到湿土层为宜,特别是挥发性强的氨水和碳铵。
水改旱玉米品种的选择
水田改种玉米其品种选择是取得丰产丰收的首要技术环节。水改旱玉米品种的选择主要是针对其产量高,收益丰厚为首要条件。但首先要做好的是技术环节:1;土嚷,水改旱的土壤较普通旱田板结、通透性差、温度低、缺乏旱田作物的有利微生物,不利于玉米生长。首先是不利于玉米的种子发芽和正常出苗,常出现大面积缺苗断条和三类苗,最终导致严重减产;2,生长环境:是不利于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不良的土壤条件常常使玉米的生理代谢失调,田间生长不均(所谓的云彩苗),有些品种还会大量出现紫苗、黄苗,生长缓慢,特别是遇到春季低温天气时更为严重。因此,水田改种旱田,一,要选择苗期耐低温、芽鞘硬、拱土能力强、幼苗生长快、根系发达的品种;二是,要选择种子成熟度好、无冻伤、发芽率高、芽势强的种子,为水改旱玉米苗齐、苗全、苗匀、苗壮打下基础;三是,要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由于水田土壤温度低、升温慢,土壤板结不利于玉米前期发育,使生育期延长,要特别注意不能选择熟期太长的品种, 。四是,选择抗性好、活杆成熟、不早衰、抗倒伏的品种。水田土壤含水量较高,前期蹲不住苗,往往造成植株偏高,切忌种植易倒伏、易早衰品种。在购买种子时首先看看经销种子单位有否该品种的审定号或正式文件的介绍,否则不要轻易购买。充分考虑当地的栽培水平和投入水平,根据当地的不同地力的地块,以及不同施肥水平,选用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品种,进行合理搭配种植。对于外来品种,要慎重选择,盲目引种可能会给生产带来损失。
栽培注意事项精细整地为了克服水田土壤的缺点,要精细整地、疏松土壤,提高土壤温度和通气性,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创造良好土壤条件。保证田间出苗率高,苗齐、苗足,苗匀、苗壮。增施农家肥由于水田长时间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水分、养分流失严重,土壤板结,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贫瘠化严重。重施农家有机肥,配合磷肥和少量氮素化肥作底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玉米对养分的吸收。种子精选和包衣购买的种子,去除坏粒和瘪粒,播种前进行晾晒,选择合适的种衣剂将种子包衣,这样既可增强田间出苗率又可防治地下害虫、老鼠和病害。适时播种水田土壤地表温度上升比较慢,因此播种不能太早,.排水防涝玉米喜肥水但并不耐涝,玉米的生长过程中水分过多会引起涝害。田间持水量超过80%时,应及时排水。水田改成旱田的地块,一般都比较低洼,更应注意防止发生涝害。玉米出苗至七叶易受涝害。当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使根部受害,甚至死亡,当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的90%形成苗期涝害。田间持水量90%以上持续3d,玉米3叶期表现红、细、瘦弱,生长停止。连续降雨大于5d 苗弱黄或死亡。玉米在中后期耐涝性较强,地面淹水深度10cm,持续3d只要叶片露出水面都不会死亡,但产量受到很大影响。在8叶期以前因生长点还未露出地面,此时受涝减产最严重,甚至绝收。若出现大于10d的连阴雨天气,玉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瘦弱常出现空秆。大嗽叭期以后玉米的耐涝性逐渐提高,但花期阴雨7月下旬至8月中旬雨量之和大于200mm或8月上旬的雨量大于100mm,就会影响玉米的正常开花授粉,造成大量秃项和空粒。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