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自然 开启孩子五感的教育~罗杰农场
2006年回乡继承祖业的罗杰,投入秀明自然农法耕种已迈入第九年。他带领孩子参与农事,与农地相亲,开启孩子的五感教育。
夏至过后的六月下旬,台湾最美的一片后山,在和煦的艳阳下,孕育著春暖花开之际播下的希望种子。这其中,不施肥、不用农药、病虫害防治资材的秀明自然农法先驱者罗杰,他的实践场域就位于台东属一属二呼得出地名的──卑南乡。
在中央山派、海岸山脉所包夹的卑南乡中,罗杰的家在连绵起伏的山地间,一处保有门前广大空地的三合院。一入门,耳边传来收音机播放的古典经文、古代圣贤故事…,在家自学的孩子们,张著四双圆溜溜的眼睛望着访客。正巧遇上了他们晨起时的读经时间。他们不畏生面孔、没有被扰乱之感,持续专注于正在朗诵的经典之中。
适逢大女儿、大儿子外出,甫吃过中饭,只见三儿子罗将宇、四儿子罗将成已在门前的庭院中蓄势待发,拿起自己用塑胶布、竹竿做成大旗挥舞著,给自己的军队取名,奔跑朝向彼此进攻。小女儿罗欣得才刚满两岁,看着哥哥们玩得起劲,也兴奋地跟在一旁跑进跑出,笑得十分开心。当被询问到累不累,需不需要午休时,他们笑得露出了前排门牙,没有回答。想起这个年纪的孩子,几乎没有一个是喜欢午休时间的,与其配合著大人的作息,趴着装睡,不如让他们恣意在阳光下挥洒童年。
▲罗杰秀明自然农法种的凤梨田,凤梨需历时两年半的时间才能采收,风味绝佳
午后农作课 与土地相亲,开启感官
下午三点过后,当太阳渐渐收敛起 *** 的光芒,罗杰为孩子们安排的身体力行农耕课准备开始。搭著罗杰蓝色的货车,上方没有遮盖的平面后座,放置了小板凳,老三将宇、老四将成同心协力地把幼小的弟、妹安坐好后,朝凤梨田出发。
在罗杰实践秀明自然农法的凤梨田里,他穿插种植著果树、蔬菜、根茎瓜果等。这些凤梨叶片上的刺是会扎人的,戴上袖套后,仍可感受到细小的针不断刺入肌肤。因为没有喷洒农药,凤梨旁自然是长满了杂草,若不赶紧用手一一拔除,就会呈现「草盛豆苗稀」之景。几个孩子们戴上袖套,随即开始一区一区分工,他们手脚俐落、匍匐前进,丝毫没有因为凤梨叶片上的刺而犹豫、放慢脚步。问及孩子们会不会觉得刺刺、痛痛的,将宇竟然哈哈大笑说:「会阿!习惯就好了啊!」。
「你看!有鸟巢!」耳畔传来孩子兴奋地叫声,罗杰赶忙走上前去,和孩子们一起数着巢中的鸟儿、一同找寻觅食的鸟妈妈究竟飞到哪里。方停下手边拔草的工作,跟着鸟儿起飞的身影抬头,才发现这片凤梨田的前方原来有座山头。
▲罗杰的田里不时吸引了鸟儿来筑巢,孩子们就近接触嗷嗷待哺的幼鸟,俨然像上了一场自然生态课程
随即,罗杰感慨地指著对面的山头,对着孩子们说:「又有山头被挖了」。举目,山远得很,完全看不到怪手的踪影,问问将宇是否看得到前方的山头被挖?他说,看不到,但听得到。
原来,森林小学、体制外学校不断想开启、训练的听、看、嗅等五个感官觉察,罗杰的孩子们在这样自然环境的洗礼中,早已不知不觉被开发。那些对森林、对大地被欺侮的哀痛,那些对虫鸟、对作物生命力的惊喜,早已一点一滴地存留在孩子们心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5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