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天麻的栽培与种植技术

选择土壤:种植天麻时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透气的地块。 科学补水:生长期间每隔15-20天观察土壤的干湿程度浇水。 控制温度:最佳生长的温度在13-25度之间。 病虫防治:种植前向土壤周围撒施适量的氯丹粉、白蚁杀王等药剂。

天麻的栽培与种植技术

天麻怎么栽培种植

1、选择土壤

种植天麻时要选择在地势平坦、微量元素丰富、排水透气的地块,翻耕土壤并挖出深35厘米,长85厘米的种植沟,铺设腐殖土和质地较硬的阔叶树干,放入蜜环菌种入天麻种子,并覆盖干燥土壤。

2、科学补水

天麻喜欢土壤稍微湿润的环境,生长期间每隔15-20天观察土壤的干湿程度适当浇水,环境湿度保持在60%左右,雨水充沛时排出多余水分,避免积水过多根系无法呼吸,影响植株正常生长。

3、控制温度

天麻最佳生长的温度在13-25度之间,夏季高温时,搭建遮阳棚,在傍晚时浇水降低土壤温度,冬季低温时提前最好保暖措施,可以用干树叶和杂草堆积覆盖,注意根据海拔和温度堆积的厚度在12-30厘米不等。

4、病虫防治

天麻种植期间会遭受蝼蛤、蛴蟾、白蚂蚁等虫害侵蚀,可以在种植前向土壤周围撒施适量的氯丹粉或者白蚁杀王等药剂,定期清理杂草,避免杂草中生长害虫滋生细菌。

天麻(学名:Gastrodia elata?Bl),又名赤箭、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等,是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肥厚,无绿叶,蒴果倒卵状椭圆形,常以块茎或种子繁殖。其根茎入药用以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等症,是名贵中药,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头痛失眠。

一、生物学特征

一种特殊的兰科植物。无根,不能直接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类等养分;又无叶和叶绿素,不能利用阳光制造有机物质,故不能营自养生活。在整个生育期中,除有性期约70天在地表外,常年以块茎形式潜居于土中,专从侵入植体内的蜜环菌菌丝取得营养,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所需。

性喜凉爽而湿润的气候环境。野生天麻多分布在海拔500~3000m的山区。夏季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0℃,3月份地温一般在13℃左右。山区雨水多,湿度大,有利天麻生长。对土壤要求含腐殖质丰富,团粒结构好,疏松透气,保水排水性能好的沙质壤土。粘重的黄泥土、白粘土、盐碱土均不利天麻生长。天麻喜在微酸性土壤生长,pH值5~6为好。怕旱、怕冻、怕高温、怕积水。

二、蜜环菌

蜜环菌为兼性寄生菌,能生长在600多种植物上,其中以木本植物中的阔叶林为好,如板栗、锥栗、栓皮栎、青岗、水冬瓜、野樱桃、法国梧桐等。一般在伐倒的树、竹上或烧过的树、竹的根部及死树干上营腐生生活,又能寄生在活的树上,造成树木的根腐。蜜环菌在氧气充足、温度在25℃左右时发光强。其发光特性可作为观测蜜环菌菌种和菌材质量的依据。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以pH值4.5~5.5为最适,pH值低于4.2时,生长受抑制。天麻与蜜环菌的关系,既是共生关系,又是寄生和反寄生的关系。起初,当菌材上的蜜环菌菌丝侵入块茎后,先吸收天麻营养,后又被天麻块茎消化吸收,形成天麻对蜜环菌的寄生关系。当天麻衰老或环境条件不良时,蜜环菌又侵入天麻块茎,吸收其中营养,最后消亡,这时形成蜜环菌对天麻的寄生关系。但实质上是互惠互利和相互对抗的共生关系。

栽培技术

选好地、培养好菌种和菌材是天麻种植的关键。选地要注意的是天麻性喜凉爽的特性,以及其对湿度要求比较高,一般常年要保持50%以上的湿度。菌种和菌材培养是个细致活,您好好看吧。

三、选地

根据天麻性喜凉爽的特性,在海拔1500m以上的高山地区,一般温度低,湿度大,宜选用无隐蔽的向阳山坡;在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地区,一般温度较高而干燥,尤其在夏秋季常出现连续高温干旱现象,宜选阴坡或半阴坡林间;在海拔1000~1500m的中山地区,其温湿度常介于高山区与低山区之间,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宜选半阴半阳的疏林山坡。对土壤要求不是十分严格,但以沙砾土和沙质壤土,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生荒地为宜。天麻对土壤湿度要求较大,一般常年要保持50%以上的湿度,但过于潮湿的积水地,也不利其生长。

四、整地

对于整地要求,只要砍掉地上过密的杂树、竹林或搬掉大块石头,把土石渣杂草清除干净,便可直接挖窝或开沟栽种。

五、蜜环菌的培养

1、母种的制作(一级菌种)

(1)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加水1000ml;马铃薯200g、蚕蛹粉50g、琼脂20g,加水1000ml;杂木屑100g、麦麸50g、葡萄糖20g、琼脂20g,加水1000ml。以上可任选一种,经过熬制—分装试管—高温灭菌制成斜面培养基。

(2)制作方法?从天麻产区采集野生的幼嫩菌索,或在秋季采集新鲜完整、发育良好、颜色纯正而菌盖尚未展开的蜜环菌子实体,或新鲜的、表面附有蜜环菌菌索的天麻块茎作材料,然后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组织分离,置22~26℃下培养7天左右,斜面培养基上长满菌丝,即得母种。

2、原种的制作(二级菌种)

(1)培养基配方?麦麸50%、米糠20%、木屑30%、石膏粉1%、加水适量,调节pH6~7;杂木屑93%、玉米粉5%、过磷酸钙2%,含水量70%;杂木屑50%、葛根粉50%,含水量65%。

(2)制作方法上述培养基任选一种调好,装入广口瓶内,经高压灭菌,冷却后接种母种,置于25℃下培养,当菌丝长满全瓶后,即得原种,可作蜜环菌扩大培养用。

六、播种方法:

栽前,将坑内土层挖松(5厘米),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夹了菌种的木材均匀紧密的摆在坑底(木材与木材横向间隔2厘米,竖向间隔5到8厘米)。未夹菌的那一面挨地。摆好后把切成小块的蜜环菌在各木材两端紧挨着放一个。然后用手捧一些沙土把木材中间的空隙均匀填满(注意不要太厚),再把天麻种子的末端放在菌与木材的交界处(天麻头端是一个尖尖的,尾端横截面偏圆的),尽量和菌接触到,以便使两者很快建立营养(共生)关系。最后在上面覆盖细土12厘米左右,贴沙覆盖一层薄膜保暖,在当地气候达到15度以上拿掉,然后在薄膜上覆盖一层2厘米稻草或树叶。成龟背形,高于地面,已利排水。

七、栽后管理:天麻的管理其实就是一句话:“淹不死,干不着,冻不坏,晒不焦”。天麻栽种后不需要施肥,不用松土除草,保持野生状态。冬季切不可浇水,春季种子成活期间对水分要求较高,应经常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

八、采收加工:一般在秋季10-11月土壤上冻前采挖。挖出后,天麻前端长出1到2厘米的剑麻即为成品麻,没有的即为种子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6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