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大棚春茬茄子栽培应怎样培育壮苗?
大棚春茬茄子育苗期正值冬季,栽培前期处在春季低温下,要求培育出健壮、适应性强、早熟性和丰产性好的壮苗。具体有以下措施:
(1)选择适宜的育苗设施一般选择温室或温床作播种床,加温或保温大棚、温床或阳畦作分苗床。(2)确定适宜的播种育苗期本茬茄子育苗期通常为80~100天,苗龄过小,难以早熟;苗龄过大,形成老化苗,又难以高产。由当地定植适期向前推育苗期,即为播种适期。一般于11~12月播种,应育成带大花蕾的壮苗。(3)配制肥沃、卫生的营养土营养土由无病虫害的田园土和腐熟的优质厩肥配制而成,必要时加人少量化肥和杀虫杀菌剂。园田土和厩肥应过筛,细致均匀。播种床营养土配方为30%~40%的园田土和60%~70%的厩肥,分苗床营养土配方为60%~70%园田土和60%~70%的厩肥;厩肥质量不高时可加入0.2%的多元复合肥;土壤中若有病虫源,可加入适量杀虫杀菌剂,如虫菌杀、多菌灵等。播种床营养土厚度5厘米左右,分苗床装填营养钵,厚度为10厘米。(4)精细播种,管好播种床冬季播种,要做好浸种催芽,待芽出齐后选晴好天气播种。播种量不能大,要均匀,以每10厘米2有种子3粒为宜。覆潮湿细土1厘米厚,覆土后耙平床面。发芽期温度应保持在白天20~30℃、夜间20~22℃左右,出土期间注意及时见光,出苗后温度白天20~25℃、夜间保持在17℃以上,保持有良好的光照条件。(5)及时分苗,培育健壮成苗在幼苗3片真叶、出现拥挤时,应及时分苗,扩大苗距。苗距应不小于10厘米,采用塑料钵等护根措施。分苗后缓苗期注意保持高温、弱光和湿润环境,缓苗后加强见光,保持适宜温度,定植前5~7天加强通风锻炼。育苗各时期温度管理指标参见表5。
表5 茄子苗期温度管理指标项目白天夜间5厘米土温气温5厘米土温气温播种至出苗22~2528~3015~2020出苗至分苗20~2325~2815~1813~15成苗期20~2325~3015~2018~20定植前7~10天15~2020~2513~1510~12
红薯生长后期,田间管理需要做好哪些呢?
一、选用良种春大豆宜选用高产优质抗病的“浙春2号”、“矮脚早”、“六月白”等早熟品种。这些品种一般在7月上、中旬成熟,在旱地种植,基本可以避免干旱的影响,在稻田作豆、稻栽培,又有利于晚稻,特别是杂交晚稻的早插、早发、高产。
二、适时早播,提高播种质量
适时早播能延长营养生长期,是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春大豆适宜的播种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应根据天气情况,尽早抢晴播种。为确保一次播种,一次全苗,播种前要精选种子,除去虫蛀粒和杂质,并选择晴天晒种2—3天,再用钼酸铵拌种,每亩用量10克左右。具体作法是:先将钼酸铵用温水溶解,然后对水1公斤稀释,均匀喷洒豆种上,一边喷雾,一边拌动豆种,待种子稍干后即可播种。或用ABT生根粉(7—8号)浸种,即用原粉1克兑水30公斤,浸种5—6个小时,对种子早发根,早出苗,有显著效果。播种时要求畦面无杂草,行株距一致,深浅一致,做到浅播浅盖,用火粪、磷肥盖籽。
三、合理密植,培育壮苗
春大豆在稻田种植,应实行穴播,一般行距1尺,穴距5—6寸,每穴播4—5粒豆种为宜。肥力条件较好的稻田,每亩留苗15000—20000株;中等肥力条件,每亩可留苗20000—30000株;土质较差的田,每亩需保持30000—40000株。在旱地或丘陵山地种豆,则应改穴播为开沟条播,采用窄行密植,一般行距0.75尺,株距2寸,每亩留苗40000株左右。为了保证足够的株数,要早间苗定苗,使苗齐、苗全、苗壮,以利高产。
四、配方施肥,结合化学调控
春大豆施肥以经济有效为原则,要坚持做到配方施肥。
1、多施有机肥。为了实现大豆高产稳产,每667平方米以施渣肥为主的有机肥2至4吨为佳。前茬肥力基础好,有机肥用足,大豆增产效果明显。
2、巧施氮肥。中等以下肥力的田块,适时适量施用氮肥有较好的增产效果;肥力较高的田块则不明显,施用过多不仅浪费,而且还会造成减产。一般地块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千克或碳酸氢铵15千克作底肥;高肥田可少施或不施氮肥,薄地用少量氮肥作种肥效果更好,有利于大豆壮苗和花芽分化。大豆开花前或初花期追施氮素化肥,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3至5千克,也有良好的增产作用。
3、增施磷肥。大豆需磷较多,一般每667平方米可施过磷酸钙15至20千克或磷酸二铵8至10千克。如果前茬小麦施足了磷肥,土壤中不缺磷,种大豆时可不再施磷肥。
4、根外补肥。大豆进入花荚期是需要各种营养元素最多的时期,而鼓粒后期植株开始衰老,吸收能力下降,大豆常因缺肥而造成早衰减产。大豆叶片对养分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叶面喷肥可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且肥料利用率很高,对鼓粒结实作用明显,一般能增产10%至20%。每667平方米可用磷酸二铵1千克或尿素0.5至1千克或过磷酸钙1.5至2千克,对水50至60千克于睛天傍晚喷施,喷施部位以叶片背面为好。从结荚开始每隔7至10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
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收获
1、化学除草。春大豆田杂草较多,要采用12.5%的盖草能乳剂或10%的喹禾灵乳剂,每亩用75—100毫升,对水40—50公斤进行喷雾,对杀死禾本科杂草效果好。
2、查苗补苗。大豆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缺苗、断行的,要抓紧补种或用田边予备苗移栽补缺,幼苗长势大密处要及时间苗,剔除瘦弱和高脚苗,选留壮苗。
3、治虫防病。大豆生育期间,前期主要是蚜虫危害,并会引起病毒病感染,可用40%氧化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喷杀;生育后期主要是食叶性害虫,每亩可用乙酰甲胺磷75克对水50公斤喷雾,进行防治。
4、及时中耕。出苗后7—12天左右,浅中耕一次,以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封行前,再深中耕一次,并结合培土,防止倒伏。
5、防止鼠害,及时收获。大豆鼓粒后期,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鼠害。当豆叶大部分正常脱落,豆荚呈现品种固有的颜色,手摇植株有轻微的响声,就要抢晴及时收割,以防裂荚、脱粒。收割后,堆放1—2天,再脱粒晒干,入仓收藏。
以前种红薯可没那么麻烦的,红薯在老家就是“笨庄稼”,说句被玩坏了的话就是“沾土就活”,哈哈。其实也就如此,牛耕起个垄,镢头刨个坑,丢把肥料青灰,再浇一瓢水,红薯苗往里面一摁对种植后的红薯进行田间管理,就得按照步骤一步步的进行操作。比如红薯苗的追肥、红薯除草、红薯的病害、红薯翻秧等。具体操作方法我来一一的分析。对红薯进行追肥。
红薯定植以后,也就是红薯苗秧植以后,管理的方式是非常粗放的,也非常简单,毕竟现在是栽培管理也比较科学,适于红薯的种植。现在传统的方式已经改变,比如对红薯秧进行顺秧的我家也会种植上一大片红薯,只要注意好种植的技术,红薯的管理还是十分粗放的,就是翻秧的时候麻烦一些。不过它的亩产量也高,达到5000斤,这样不仅可以给人吃,也可以喂猪。肥为底肥,红薯的果实为地下茎类植物,如须后期追肥时,尽量不要用氮肥,磷钾肥最适宜红薯茎部生长,红薯喜欢丘陵及干旱地区生长,不喜欢肥沃底洼地种植,如果在这类土地中,种植红薯,春红薯我们这里主要采用的是盖地膜的方式种植的,所以春茬红薯的田间管理相对比较简单。比如说在种植春茬红薯一般都会选择先喷施一遍封闭性除草剂,所以在后期对于杂草的管理就比较简单一些。在红薯种植后需要及时灌注适量的水分,保证红薯生长所需的水资源。红薯多采取埋叶的方式栽种,因在栽中后红薯的返青、返苗首选的养分是水,所以说栽种后的浇水至关重要。栽植时用了除草剂,那么可能没什么草,如果没有用,就需要在杂草露头时就用相应的除草剂喷洒除草。喷药天气应在晴朗无风的下午进行。其他时期如是一些少量草也可人工拔除。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8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