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禾宴的介绍
三禾宴是广东东莞市的汉族传统食俗。东莞当地水乡以种植水稻为主,每年夏秋之交,禾花飘香,稻谷金黄,以禾花、稻谷为食物生存的禾虫、禾花鲤鱼、禾雀到了这个季节,都长得肥胖鲜嫩。人们将禾虫、禾花鲤鱼、禾雀捉来,烹饪,摆上宴席,招待客人,俗称三禾宴,其风味别具一格。其中以道滘镇的“三禾宴”最为著名。
晴宜割麦雨耕田,及时栽种莫迟延,直待三禾成熟时,他时饱暖谢苍天,,是什么意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对于现代的我们已经失去了那种离愁别绪的感觉,清明节于我们反倒成了一大家族一年一度的欢聚日子。
记得小时候,每到三月底,家族里的家长们就互相约定清明节时那一天去“行清”了,“行清”与踏青不同,踏青是郊游,“行清”则是一族人一起约定那一天齐齐去扫墓,给祖宗的山坟清清杂草,再用鲜红的油漆把经过了一年的风雨阳光侵蚀的祖宗们大宝号重新填上,然后,将专门从卖冥品的店里买来的包括纸别墅、纸丫环、纸佣人、纸单车、纸元宝、纸金钱之类的东西在祖宗们的坟前烧掉,边烧边叫祖宗们快来领取,这就算是孝敬了祖宗们东西了,当然,现在的冥品是越来越高档了,包括有出国的护照、汽车、美女等等现实社会上所有的东西,大概是生活在阳间的人认为这些东西阴间里都会用上吧,我就曾与堂弟妹和表兄妹嘀咕过:难不成阴间也得赶上潮流?哈哈…….一众孩子嘻嘻哈哈议论一气,然后也就只跟着家长们按照传统习俗去完成各种“行清”所需要的礼节了。
“行清”时,有分日子用不同的叫法,如果是在清明节当日扫墓就叫做“行正清”。要“行正清”的话,各位家长就得协调休息时间,因为并不是年年清明节当天是周六日的,协调好时间后,就会商量安排各家准备的祭祖的供品,一般是由族中长房准备烧猪一只,寓意红皮赤壮,家族人丁都能精精神神红红火火过一年,这只猪的轻重则按照家族的大小而定,我的家族也算是大,好多时是直接烧一只200斤左右的大猪扛上山,每家能分个三、二斤猪肉下来的,烧猪在祭祀当天披红挂绿地由族中几位壮男丁扛上去摆到祖宗的坟前,族中巧手媳妇还要负责蒸些专门祭祀用的大发糕之类的面点(后来多数是买现成的),然后族中会安排其中一家负责采购冥品炮竹之类并且按习俗做成元宝金银纸的成品,另外会有一家是负责采购清明甘蔗等水果类供品。
到了约定的日子,大家就到离祖坟最近的那一家里集中,各家把准备好了的东西合并在一起后由某位家长负责检查还有没有缺了什么,然后一行人扛着烧猪、锄头、祭器、祭品之类的东西呼儿唤女浩浩荡荡直奔墓地而去,家长们就按照传下来的模式,开始除草、描字、拜祭,烧炮竹,然后叫上小孩也烧一柱香,在烧香时会对着祖宗们念些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祈求祖宗庇佑得到什么,我听过最搞笑的祭词要求,有一个人在祭祀时念道,祖宗呀,你真不公平,你让哥哥那一家有屋有车有男丁,生活过得比蜜甜,而我这一家,没楼没车还没男丁,按理说,年年我都比哥哥没少给祖宗们东西,我今年特别准备了这么多祭品给你们,如果你们还不保佑我家繁荣昌盛,明年不单不再给你们祭品,还要挖你们出来看看心是不是生偏了的,记得啦。我听到后除了愣了一下外,实在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们族的祖宗要是地下有知,肯定是感叹阳间争名夺利何等的利害。
清明节是族中小孩子最高兴的日子,那些平常基本不见的同龄人,这一天都能相聚一起玩个痛快,在大人们忙于祭祀仪式的时候,小孩子们一般就会满山的追逐,直到大人们叫下山为止,所以,这个清明节大家都不会愁肠欲断,反倒成为一族人一年一度相聚联系感情的好日子。
当然,也会有悲伤的时候,那就是有“新山”要拜祭的时候,什么是“新山”呢?就是家中有人去世不到一年的称之为“新山”,这种“新山”必须在清明节前拜祭,不能“行正清”的,有些家族的规矩则是这家有“新山”的家人,清明前拜祭了后就不能参与祭祀祖宗山的了,想来是怕“新山”的人悲切心情会影响了其他族人吧?因为是“新”所以还是会有悲切之感,过了一年,就不是新而称之为旧了,既然旧了,那就不会再悲切了,总不能够一家人总是在悲切日子吧?地一切向前看,活着的人就得快乐过日子,所以,祖宗的这个“行青”规矩我认为是合情合理的,可见得我的祖宗们都是明理之人。
下山前,一族人会围在坟前分食那些水果糕点的祭品,凡参与“行清”的大人小孩都会吃上一段青青脆脆的清明甘蔗,寓意欢欢喜喜甜甜蜜蜜,那只大烧猪会在下山前由人七手八脚地分成各家一块,猪头猪肉都会搭配均匀,不论贫富,一家一份,永不落空。这个分猪肉有一个名堂,那就是叫做“太公分猪肉”意思是祖宗是不管本族人贫富大小,都会平均分配给你们并没偏心之说。有些家族实在是太大并且是有祠堂的族人就会直接在祠堂祭祀完后在祠堂里分猪肉,同样是不偏不倚,一家一份,现在的广州方言中指人人有份永不落空的东西时就会说,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这句的典故就是如此出来的。
猪肉分到手后,并不算完成了这次的祭祖形式,那一块猪肉带回家后,还要配上清明时节的菜蔬“清明荞菜”去炒来吃,还有不嫌麻烦的人家另外用这个“清明荞菜”配一些鸡蛋丝烧肉丝炸一些春卷吃,吃完了这些菜肉,这一年的“行清”任务才算完成。
也有一些地方的风俗是不准女子上山的,山上的祭祀形式只能是男丁才有资格完成,女子做好杂事就行,如,做纸钱,元宝、蒸糕点等等,只等男丁们把烧猪肉带回家后立马炒了供一家子吃,这样,女子才算沾了点祖宗的福,他们的规矩大概是财福这类的东西只传男丁不传女子,怕女子外带了吧?也有说是怕女子弄污了祖宗的宝地,一族人也就发不起来了。俺家族则是完全允许女子参与,平均主义表现无遗,至今,俺那些姑姑还会带着子孙回来一起参与祭祀呢,这就是我们家过清明的习俗了,今天有空,偶以为记。
晴宜割麦雨耕田,就是说:
晴天应该割麦子,雨天可以耕田
及时栽种莫迟延,种庄稼需及时
直待三禾成熟时,他时饱暖谢苍天。
就是说麦子,早稻,晚稻这三种
都熟了以后,那就可以吃饱穿暖了,要谢谢老天爷,因为种植庄稼,还是靠天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9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