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上面
最好不要用农药,后患无穷啊,推荐几个方法:
生长发育中的蔬菜和瓜果,很容易受蜗牛为害,主要是咬食茎叶、瓜肉、果肉,造成腐烂,在傍晚、清早和雨后为害最严重,由于蜗牛是爬行害虫,咬食后就逃跑,很难使用药物防治,并且昼伏夜出,多次用药又会污染蔬菜和瓜果,可采取下列方法防治:
一、撒施草木灰 在傍晚用干燥纯净的草木灰撒施在瓜菜的茎叶上,若茎叶干燥,可先喷洒些清水,使叶片湿润后再撒施,蜗牛就不会再爬上茎叶上去咬食茎叶。
二、撒施石灰粉 大雨过后,在果树的树干周围撒施一层石灰粉,厚约3~5毫米,宽约40~50厘米,爬上树冠上为害果实的蜗牛,经过石灰粉后,就会被石灰粉腌死。
三、喷洒茶麸液 用1千克茶麸,加工成粉,加入10~15千克清水,充分搅拌混和均匀,浸泡8~12小时,取澄清液,当发现有蜗牛在蔬菜茎叶和瓜肉、果肉上为害时,喷洒在茎叶上或树冠上,即可杀死蜗牛。
以上防治方法无任何毒性残留,不会污染蔬菜和瓜果,当天喷洒或撒施,当天就可采收,不危害人体健康。
夏季喷农药,无论是对粮食作物、蔬菜作物、经济作物,还是果树等,都应在上午8时-10时、下午5时前后喷药,这是因为上午9时左右,一般露水已干,温度还不太高,正是日出性害虫取食、活动、交配的最旺盛时间,故此时用药,不会因为药剂被露水冲洗或稀释而降低其药效,也不会因气温高而导致药剂分解而影响药效。相反,这时用药会增加害虫取食及触药机会,有效地提高农药的杀伤力。下午5时左右,太阳已偏西,光线渐弱,夜出性害虫开始活跃,此时喷药,同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另外注意,中午不宜喷农药,因为此时温度高,太阳光照强,有些害虫怕强光而躲在背光处,甚至停止活动。加之在高温下药性分解快,故药效降低。同时,中午施药一般药液挥发较快,容易导致人畜中毒。
大白菜是我国居民经常食用的重要蔬菜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可分为春白菜、夏白菜和冬白菜。目前夏季大白菜即将全面上市,满足了很多爱吃白菜人群的食欲。但是夏季炎热高温,多雨多湿,病虫害严重,生长期多次用药才能防止腐烂,夏季大白菜农药残留量超标也经常被报道,甚至酿成食品安全事故。
夏季白菜生长期短,一般不超过60天。但是夏季大白菜生长及储存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大白菜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10~22℃, 空气湿度为65%~80%, 土壤湿度为80%~90%,夏季气候炎热, 高温多雨或高温干旱, 皆不利于大白菜的生长和结球,且易腐烂,不耐存储等。
夏季栽培大白菜的栽培关键是病虫害防控。夏季大白菜处在病虫害高发季节,主要病害有软腐病、霜霉病、病毒病、黑腐病和炭疽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菜螟、小菜蛾、跳甲和地下害虫等。菜农在选用耐热抗病虫良种的同时还得农药拌种、生长期多次喷洒杀虫剂避免虫咬,喷洒杀菌剂抑制发病,防止腐烂。
国家规定,在大白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限量值为涕灭威亚砜:0.02mg/kg;涕灭威砜:0.02 mg/kg;3 -羟基克百威:0.02mg/kg;涕灭威:0.02mg/kg;克百威:0.02mg/kg;甲萘威:2 mg/kg;灭多威:2mg/kg。
据《中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战略研究》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2014年全国32个省会城市(直辖市)146种水果蔬菜农药平均检出率为70.3%。山东济南的蔬菜农药残留调查发现,在102个白菜样本中,农药超标8.8%。其中高毒有机磷农药检出率较高,禁用农药占63.2%。在2004-2014年甘肃平凉市蔬菜中农药残留调查结果表明:在检测的26个种类1273个样品中,夏季白菜中的农药膳食风险概率为32.0%,风险最高,证明夏白菜的农药残留量较高。
多个蔬菜农药残留量调查结果显示,夏季蔬菜农药残留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叶菜类农药残留量高于其他蔬菜。选择夏季叶菜时要清洗干净,彻底去除农药残留,摄取营养的同时,减轻肝脏负担。
专家提示大白菜反季节应无公害栽培,建议“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的病虫害防治方针,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必须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科学合理地配合使用化学防治,以达到生产无公害大白菜的目的。
营养师建议大家尤其对于敏感人群,如老人、孕妇、儿童以及病人等少食或者不食夏白菜这类反季节蔬菜,多食用本地、当季、新鲜蔬菜。
如何去除蔬菜农药残留
1、流动水冲洗。
2、浸泡,浸泡时间最好在10分钟左右,添加碱可有效降低部分农药残留。
3、开水漂烫,一般1~3分钟,开水漂烫能去除蔬菜表面大部分农药残留。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随着温度升高分解加快,用开水漂烫,也能杀死虫卵和去除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4、去皮:瓜菜、番茄等最好先去皮后再食用。
5、外力摩擦:使用如丝瓜瓤等植物纤维外力摩擦蔬菜表面也是去除农药残留的有效方法之一。
6、使用果蔬清洗剂一定要冲洗干净。果蔬清洗剂只能分解部分农药,实际蔬菜残留农药不是单一一种,而是多种,果蔬清洗剂效果并不是很好,甚至会增加二次污染。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9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