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根在固始论文800-1000字

到固始县政府网站,有相关的资料,你再以你的视角选取感兴趣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组合表达出来就行了。

根在固始论文800-1000字

固始位于信阳市东端,豫皖两省交界处,方圆近3000平方公里,人口170万人,既是河南第一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和劳务输出大县,又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国柳编之乡、中国书法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世界客家人祖籍地。

固始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城市

固始古为番、蓼、蒋等国,东汉光武帝封大司农李通为固始侯,取“通与帝首事,欲其坚固初始欤”之意,固始由此得名,迄今已近2000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固始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孕育了许多位历史人杰、中华精英。古有楚相孙叔敖,唐初“开漳圣王”陈元光,唐末闽王王审知、民族英雄郑成功、靖海侯施琅、著名植物学家吴其氵睿。近有爱国华侨陈家庚,卢沟桥事迹中,打响对日作战第一枪的民族英雄金振中,今有“侠之大老”的“感动中国”新闻人物魏青刚。固始作为历史上中原地区向皖、苏、闽、粤、浙、赣,尤其闽台一带移民的肇始地和集散地。在上自秦汉,下至明清的漫长岁月里,徙民南方不计其次,难以计数。因为有了历代移民南国之举,故闽、台一带对固始多怀“祖地”之尊,《闵中记》称:“今闽人皆称固始人”国,斗转星移,移民后裔遍播海内外,固始便有了侨乡的称谓,名扬天下,被誉为“中原第一侨乡”。

固始是个无污染的生态城市

固始地处江淮之间,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湿润区,气候条件优越,境内地形地貌多样,山区、丘陵、平原、湿地兼而有之,堪称“中国地理教科书”。宜养水面17万亩,优质水稻种植面积140万亩,油料、粮食、肉类生产总量分列全国县级第4位、32位和42位,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连续六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奖励大县”。2005年通过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验收,是省级平原高级绿化达标县。固始鸡、固始鹅、豫南黑猪是国家级地方优质禽种,固始鸡、固始鸡蛋获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和原产地认证;2008年奥运会期间,“固始鸡”、“固始笨蛋

”、“固始蔬菜”被指定为奥运会特供食品。固始柳编产品标准被列为河南省地方标准,是全国四大柳条生产基地县之一。“九华山”、“仰天雪绿”等毛尖茶分别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和有机茶认证,成为信阳毛尖的知名品牌;“嫰头青”、“王脑”萝卜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绿色食品商标。全县共拥有省级以上认证和认定的优质农产品及产地21个,其中国家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原产地标识认证11个。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 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果蔬无公害科技示范县”、“全省水产十强县”、“全省畜牧业发展重点县”。境内旅游资源既有番国古城遗址和陈元光将军祠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又有陈元光广场、安山森林公园、秀水公园、九华山风景区、华阳湖风景区等人文自然景观。

固始是个充满活力的开放城市

固始历史上属中原文化与吴越文件交汇地带,民风淳朴,社会和谐安定。固始人“聚大气、守大节、讲大局、成大事”,敢闯敢干,敢为人先,近年来在投融资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广电、文化、教育及医疗卫生发展方面都创造出可圈可点的经验,经济社会发展在中西部地区保持了领先态势;在河南省县级率先开办了外汇出口核销、国际结算及结售汇业务,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合作办在固始挂牌成立,全省批复的唯一一家县级商业银行正在筹建。特别是固始常年有50多万人在外务工经商,年收入近40亿元,他们当中许多人事业有成,成为了固始最大的“人才库、资金库、项目库”。近年来,随着固始的人才回归、资金回流和企业回迁,发展和放大了“固始人经济”,创造了具有“标本意义”的“固始现象”。2005年度“中国农村新闻人物”王刚和“感动中国”人物魏青刚就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

固始是个正在崛起和腾飞的城市

固始背靠中原,面向华东、华南经济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既处于信阳、六安、阜阳小经济圈的中心,又处于郑州、武汉、南京、上海大经济圈内腹地。紧靠京九铁路、京珠高速,宁西铁路、沪陕高速、312国道、204省道、216省道穿境而过,阜阳国际交通港近在咫尺,固始逐渐成为豫、皖两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县城建成区面积39.5平方公里,人口37.3万,是“河南省卫生县城”、“河南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县集镇面积7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2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35.3%。有12个乡(镇)被确定为国家、省、市重点镇或综合改革试点镇。

综合实力快速提升。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76.4亿元,增长1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4亿元,增长14.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6.8亿元,增长1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3亿元,增长1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26元,可比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5483元,可比增长11.1%;金融机构新增存款21.9亿元,新增贷款10.0亿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六年跻身中部百强县(市)。

工业发展势头强劲,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1.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9.7亿元,利税 13.5亿元。15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3.9亿元。县城和史河湾两大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第一批175个产业集聚区之列。全县共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7家,市级9家。形成了柳编加工、木材加工、粮油加工、茶叶加工、畜禽水产品加工等五大加工业,培育了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科技创新型和出口创汇型的工业体系。

农村经济蓬勃发展。2010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达231万亩,总产24亿斤,被命名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全国绿色农业建设示范县”;畜牧业产值31.7亿元;水产品产量5.4万吨,产值 5.5亿元,荣获“全国渔业生产百强县”、“全省渔业生产十强县”称号;新建茶园4.15万亩,植树造林3.96万亩,荣获“市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省级林业生态县”称号。2010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6.1万亩,总面积达123.9万亩,千亩以上种植大户发展到60户。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家,总数达12家,居全省县区之首。新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3个,总数达588个,其中,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示范社分别为1个、8个、30个、33个。

新农村建设步入全国先进行列。全县文明村庄达到 127个,沼气示范户12536户,80%农户住上了楼房和砖混房。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000多公里,油路1000多公里。光纤网络用户达6万多户,程控电话总量突破1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超过18万户,宽带用户突破7000户,均位于全省县区前列。基本实现村村通班车、通油路(水泥路)、通广播电视、通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无盲区,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和“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县”。中央党校在全国推广“固始模式”,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也在固始成功召开。

社会事业和谐发展。慈济高中、固始一中进入省级示范性高中行列,以永和高中为代表的民办学校发展到171所。乡镇卫生院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建立新农合驻外定点医疗机构经验在全国推广。固始“花挑舞”、《灶戏》、汉民族长篇叙事诗《郭丁香》被列为省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请重庆理工大学土管系的兄弟姐妹们慎勿抄袭~~~~~~~

一、土地集约利用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仅1.57 亩,这些年耕地面积又急剧减少,全国粮食产量徘徊不前,甚至略有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农村用地还存在严重的粗放经营现象。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已迫在眉睫。

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也就是农村土地集约经营,即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的土地面积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土地经营方式。

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一)大量土地被圈占,耕地数量急剧减少。(二)农业用地粗放经营,耕地质量下降严重。(三)土地产权模糊。

针对以上问题我的看法:做到用地和养地相结合,依靠科学技术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切实加大土地改造投入,依靠科学技术,改变耕地质量日益下降的状况,充分挖掘耕地增产潜力。(1)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目前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经营存在的不适应,如果农村土地流转不通畅,那么农业很难实现集约用地的现代化经营。我们必须尽快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促进农业的现代化规模经营,达到集约利用农村土地和合理配置农村土地资源的目的。(2)大力加强农村土地整理。土地整理的不只是多增加耕地,也是要实现农村土地的生态化利用,减少土地闲置,减少对农村土地的污染,减少水土流失,达到集约用地的目的。(3)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在农村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指导农民科学种田,集约经营,平衡配方、科学施肥,积极开发有机肥源, 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 提高土壤自身的解污能力。

二、土地规模利用

土地利用规模:指经济活动中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如企业、城市等)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

现在农村的土地利用率并不是很高,土地的产量和以前相比没有太大的提高,然而土地的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造成土地的收益不大,农民的种地积极性有所下降,有些地区竟出现土地抛荒撂荒现象, 农村土地规模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农村土地综合利用模式的核心在于土地流转,以及建立在现代农业科技基础上的“规模种植、集约化经营”。

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和稳定土地承包经营关系的前提下,坚持公平与效益有机统一的原则,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由政府和村委会引导,通过土地整理等合理的方式,把分散的土地集中成片,在稳定农户土地产权的基础上,尽快形成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市场化机制与社会化服务,以此来切实解决目前农地流转的封闭性、行政性与不稳定性;健全土地流转市场,种植大户与农民协商,农民自主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种植大户,;以“大户”为单位,进行适度规模种植、集约经营。采用优良品种、科学种植方法,大机械化生产,农业生产应从单纯追求产量转向注重提高品质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农业发展应向应用生物技术和环保技术转变,并逐步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技术等手段;对参加该模式的农民的补贴,明确规定给予村民适度合理的补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51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