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如何防治油菜霜霉病症?痊愈之后如何保障?

1、品种选择

如何防治油菜霜霉病症?痊愈之后如何保障?

甘蓝型油菜对油菜菌核病、霜霉病、病毒病的抗(耐)病能力均强于白菜型及芥菜型油菜,因此可根据当地环境、气候条件合理选择甘蓝型油菜品种。

2、实行轮作

采取与水稻水旱轮作的方式,可有效降低田间菌源基数。

3、栽培措施

根据当年气象条件适时安排播种期,合理密植,同时科学施肥,施足基肥,要加大有机肥的施用量,合 理搭配氮、磷、钾肥,并喷施硼、锰等微量元素。在雨后及时开沟排水。

4、药剂防治

苗期是油菜霜霉病的初次浸染期,在苗期喷药于初次侵染前杀死部分病菌,减少部分再侵染源,可在当菜长出真叶后,选用甲霜灵或多菌灵等药剂预防。花期是油菜最易感病期,若发生霜霉病,可选用嘧菌酯、代森锌、烯酰吗啉、霜脲.锰锌等药剂防治。

黄瓜霜霉病发病条件及防治技术:黄瓜霜霉病发病规律

(1)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如中双4号、两优586、秦油2号、白油1号、青油2号、沪油3号、新油8号、新油9号、蓉油3号、江盐1号、涂油4号等。提倡种植甘蓝型油菜或浠水白等抗病的白菜型油菜。

(2)提倡与大小麦等禾本科作物进行2年轮作,可大大减少土壤中卵孢子数量,降低菌源。

(3)用种子重量1%的35%瑞毒霉或甲霜灵拌种。

(4)加强田间管理,做到适期播种,不宜过早。根据土壤肥沃程度和品种特性,确定合理密度。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提高抗病力。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和淹苗。

(5)重点防治旱地栽培的白菜型油菜,一般在3月上旬抽薹期,调查病情扩展情况,当病株率达20%以上时,开始喷洒40%霜疫灵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64%杀毒矾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6%露克星悬浮剂600~7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百菌清悬乳剂(顺天星1号)600倍液(北京顺义农药厂),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60~70L,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在霜霉病、白斑病混发地区,可选用40%霜疫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加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在霜霉病、黑斑病混发地区,可选用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加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兼防两病效果优异。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72%杜邦克露、72%克霜氰、72%霜脲锰锌或72%霜霸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提倡施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

防治农药:甲霜灵、百菌清、霜霉威、恶霜·锰锌、甲霜灵·锰锌、乙铝·锰锌、多菌灵、三乙膦酸铝、异菌脲、代森锰锌、霜脲·锰锌、霜脲·氰霜、烯酰·锰锌。

黄瓜霜霉病是一种靠气流传播、再次侵染频繁、流行性很强的病害,一旦发生会造成严重损失,重病地块甚至全株枯死,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大棚黄瓜栽培中由于湿度大,更易发生这种病害。认识及掌握黄瓜霜霉病的发病条件与防治,已成为黄瓜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

 1、症状

 黄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幼苗期至结瓜期均可发病,特别是黄瓜进入收瓜期发病较重。一般由下部叶片向上蔓延,叶片感病初期出现浅绿色水渍状斑点,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其色泽变为黄绿色,最后变为淡褐色;后期病斑汇合成片,全叶干枯卷缩,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成灰黑色霉层,病叶由下向上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

 2、发病因素

 2.1 气候因素 黄瓜霜霉病的发病迟早和轻重与温、湿度条件密切相关。病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湿度是决定病害轻重的主要因素。在5~30℃时均可发育,以15~25℃最适宜,20~25℃时潜育期最短,仅3天,气温高于30℃,病害受抑制。在有水滴的适温条件下,孢子囊只要1.5小时就可萌发,2~3小时就可完成侵入,而在干燥叶片上孢子囊则不能萌发。在湿度较小时,病斑水渍状不明显或较小,湿度大或雨后,水渍状明显且迅速扩大。在多雨多露的情况下,昼夜温差大,病害流行的速度最快。当棚内湿度大,温度在16℃以上时,便可出现发病中心。病害发生的早晚与气温的回升有直接关系。温室和塑料大棚,如果温湿度控制不当,通风不及时,造成棚内湿度过高,夜间温度低,湿度大,容易结露;叶片上长时间保持水滴,容易加重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2.2 栽培管理栽培与肥水管理和病害发生也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排水不良或灌水过多的田块,种植过密或中耕锄草不及时的田块,湿度较大,发病重。施肥不当,土壤板结,植株生长衰弱,抗病性下降。保护地浇水过多,不及时通风换气,使保护地湿度过高,叶面长时间结露水,利于病菌产生孢子囊和孢子囊的萌发侵入,极易导致病害流行。

 3、防治技术

 3.1 培育壮苗

 选用抗病品种,常规的育苗法大都采用营养钵育苗,以防止幼苗徒长和老化。多施有机肥料,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加强光照,增强抗病能力。

 3.2 加强栽培管理

 建造大棚时要选择地势高、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块。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及有机肥料。在生长前期适当控制浇水,以促进植株根系发育。结瓜后要防止大水漫灌。出现零星病叶要及时摘除,可以喷0.3%磷酸二氢钾或尿素加糖等进行保护。要注意通风排湿,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湿度保持90%以下为宜。

 3.3 高温闷棚

 春季,当密闭温室气温能达到45℃时采用。在准备闷棚的前一天浇1次大水,次日选择晴天上午10时左右关闭大棚,将温度计挂于黄瓜生长点附近,使温度尽快升至45℃左右,并要保持1.5~2.0h。温度超过45℃时,遮荫降温,不能放风。达到规定的时间后,然后缓慢放风降温。次日摘除枯老病叶后再浇1次水。霜霉病暴发时,第1次闷棚后,4d左右再进行1次。高温闷棚要注意品种耐高温情况及植株发育情况,过于幼嫩和未经高温锻炼的植株不宜骤然进行高温处理。

 3.4 清洁田园

 随时摘除病叶、病花、病瓜和衰老黄叶,既可减少病虫源,又可通风降湿。及时摘除病叶及植株底部枯、黄、老叶等。一茬收获后,及时彻底地清除所有的蔬菜残余植株、叶片及杂草,并远离菜地烧毁,以清除病菌的一切寄主,可减轻病害的发生程度。

 3.5 药剂防治

 由于霜霉病发展迅速,流行性强,药剂防治要以预防为主。一般在发病前喷1次药。间隔10d喷1次,连续喷2~3次。中部叶片要重点喷。常用的药剂有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8%增效瑞毒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克抗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以上几种杀菌剂对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具有保护及治疗作用,注意交替使用。

 3.5.1 烟熏防治

 此法省时、省工、省力。未发病时,可于傍晚用15%霜疫清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熏杀,每次每亩用250克。熏蒸时,关闭温室,药剂分放4~5个点,点燃冒烟后关门熏杀。每隔7天熏1次,连熏2~3次。发病初期,每亩用45%百菌清烟雾剂(安全型)200~300克,密闭熏蒸1夜,次晨开窗通风,隔7天熏1次。

 3.5.2 喷雾防治

 未发病时,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预防,7~10天1次。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即用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喷细喷透,3天内喷2次。农药要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

 3.5.3 粉尘防治

 喷粉成本低,方法简便,不增加室内湿度。可用5%百菌清粉尘或7%防霉灵粉尘,每次每亩喷1千克,傍晚用喷粉器喷,密闭一宿,次日放风。隔7天喷1次,连喷4~5次。用药时不能直接对着植株喷,应喷在植株的上空,让粉尘自然飘落到黄瓜植株上。

 (作者单位:152200黑龙江省绥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52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