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葡萄霜霉病?
葡萄霜霉病的防治要抓好3个关键环节,即搞好田园卫生,减少初侵染来源;加强栽培管理,降低小气候湿度并提高抗病力;适时喷药,保护幼嫩组织。
(1)农业防治:新发展地区(距现有葡萄园有比较远的距离)通过种条、种苗消毒,不携带病原菌,可维持多年没有霜霉病。采用避雨栽培技术可有效控制葡萄霜霉病的发生。通过架式选择、休眠期的清园措施等改善葡萄的生态环境也可达到防病效果,如选择合理的架式(如倾斜主干水平龙干单篱架、Y形架式等)、加强营养和水分调控。在植株生长期间,既要适时灌水,又要注意园内排水;合理修剪,保持架面通风透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施节水灌溉,如微灌、滴灌、渗透和小管促流及膜下灌水等,降低地面湿度。晚秋清扫病叶、病果,剪除病梢,烧毁或深埋,减少病菌来源。增施有机肥和磷、钙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根据葡萄品种的不同,采取疏花、疏果、掐穗尖等措施,控制负载量在1000~1500千克/亩为宜,保持树势良好。有条件者可进行果实套袋。
(2)药剂防治:注重早期诊断、预防和控制。施用保护性药剂进行预防。在葡萄萌芽期喷施1次石硫合剂,兼治葡萄白粉病和毛毡病。花前、花后各用1次铜制剂,常用的铜制剂有:水胆矾(波尔多液或必备)、王铜(氧氯化铜),葡萄收获后埋土前喷施1次石硫合剂。此外,根据田间病害发生和气象条件调整用药,葡萄幼果期若雨水多,田间出现霜霉病时,要根据病情及气象条件,增施3~5次治疗剂。可选用的药剂如下:精甲霜灵、吡唑醚菌酯(兼治白粉病)、烯酰吗啉。也可选用治疗剂与铜制剂交替应用。喷药时一定要注意重点喷叶背,使叶背面着药均匀,下雨后及时喷药。
(3)生物防治:用木霉以及芽胞杆菌制剂处理采后果实,可以有效防治葡萄采后病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21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