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灌溉在节水农业中意义如何
(一)发展节水农业是一种必然选择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低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与美国和印度尼西亚相当,但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仅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2,而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长江流域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的65%,而水资源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目前,全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亿m3,其中农业缺水约300亿m3.不但水量缺,水污染状况也日趋严重,2005年初监测显示,七大江河遭受污染的河段已达53.3%,其中劣Ⅴ类水占到28.4%,特别是北方黄、淮、海三大流域既是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由于农业是用水大户,其用水量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70%,在西北地区则占到90%,其中90%用于种植业灌溉.因此,为了应对日趋严重的缺水形势,建立节水型社会,特别是发展节水农业是一种必然选择.
(二)大量节约灌溉用水是实施节水农业的主要目标
节水农业适宜于在所有从事农业的地区推行,但主要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高效利用灌溉水的农业.节水农业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在保持农业生产以正常速度增长的同时如何做到充分利用当地降水和大幅度地减少灌溉用水,从而维持整个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平衡.
(三)节水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农业节水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水资源时空调节,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高效利用灌溉水,以及提高植物自身水分利用效率多个方面,其科学技术目标可以概括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
为此,必须采取包括工程、农艺、生物以及管理等综合节水措施.各类节水技术的结合,以及旱作农业与灌溉农业的互通,对于成功地实施农业节水、实现大量节约灌溉用水的目标是必须的.
灌溉用水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
1)灌溉用水信息管理现代化.
包括:灌区气象、水文、土壤、作 物、 地下水等各种自然信息的自动监测、 采集与传输,数据自动处理; 以及灌溉预报与计划用水的信息化管理.
2)灌溉及灌溉设施管理现代化.
包括改善和改建渠道及各种建筑 物,采用新的量水配水设备,进行灌溉用水实时监测,灌溉设施运行 管理自动化和半自动化调控.
3)灌区行政事务及附属设施管理现代化.
包括灌区水费、财务、 文书、行政、人事、组织以及通信、交通、环境等方面的现代化管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52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