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的三大水利工程是如何让百姓受益千年的?

秦始皇嬴政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皇帝自称的帝王,其在位的36年间: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实行三公九卿、废除分封改行郡县、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等,他开启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对于中国以至于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在影响。

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的三大水利工程是如何让百姓受益千年的?

他在位36年,留下了几数个庞大的工程,可以说是 个基建狂魔,成就了秦帝国的千古绝唱,如:修长城、秦直道、修灵渠、秦始皇陵,这些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奇迹。

秦始皇在位的时候,总共有两大水利工程,而并不是题中所得到的三大水利,都江堰水利工程虽是秦国修建的,但是主要工程是在昭襄王期间修建的,和秦始皇并没有什么实际关系。

中国历史上最的的人工运河之一——灵渠

秦在统一了六国之后,为了统一岭南地区,于是修建了灵渠。灵渠主要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门、堰坝、秦堤、桥梁等部分组成。

秦始皇26年,召集士兵50万,分成5军南征百粤,每军占领一个关隘,然而湘桂两省交界处的关隘中,遭到当地民族的强烈反抗,导致3年都不能进军,粮草运输困难。

秦28年,秦始皇为了解决军需供应问题,于是下令在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这就是最初的灵渠。

灵渠的通航,为秦军功克岭南起到 决定性的作用,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

灵渠联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组成了华东华南的主要水运网络。自秦以后,灵渠都为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后经多朝持续修缮,才有了现在的规模,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中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

秦国修建工程最初的目的都是为了军事所需,但是却为后世经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郑国渠是由韩国水利专家郑国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长达300里,灌溉面积4万顷。

秦国当时的主要国土就在今天的陕西一带,当时 的每个诸侯国都想统一全国,各国之间战争十分频繁,秦国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为统一六国,所以急需要提高 秦国的经济实力,提高粮食产量,所以需要发展关中的水利。

毗秦而居的韩国,国力贫弱,首当其冲的韩国为了能保存自己,便想到了一个“疲秦”的策略,安排一个叫做郑国的人,去秦国游说秦国发展农业,修建水利工程,以达到消耗秦国实力的目的,

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

这一建议正好和秦国想要发展水利的目的,不谋而合,于是泰国很快就采纳了这一建议,并且在全国征集大量人力、物力,并任命郑国全面主持修建这一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

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始皇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再加上秦国本身的水利工程技术也比较落后,所以便继续重用顾国,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完工,秦始皇将这条渠命名为郑国渠。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农业国家,水利工程对中国的农业灌溉起到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对于农业的灌溉,还是对于交通运输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郑国渠的修建让关中成为了西北最为富裕的地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56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