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济南17小麦品种介绍,每亩播种多少斤,生长期多少天

济南17小麦品种介绍,每亩播种多少斤,生长期多少天

济南17小麦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的小麦,株高75-77cm,株型紧凑,分蘖能力较强,成穗率高;穗纺锤形,壳为白色,顶芒,白粒,籽粒饱满,硬质;穗粒数为30-35粒,千粒重35-42g,抗倒伏能力和抗寒性能力较强。一般每亩地的播种量不到7kg。

一、济南17小麦品种介绍,每亩地播种多少斤

1、品种介绍

(1)济南17小麦由临汾5064为母本,鲁麦13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2)济南17小麦属于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的小麦,当小麦处于幼苗时期时,半匍匐状,长势较为健壮,分蘖能力较强,植株最终的成穗率较高;成株后,株高75-77cm左右,株型较为紧凑,叶片上冲,长势和长相好;长出的麦穗呈纺锤形,壳为白色,顶芒,白粒,籽粒较为饱满,硬质。

(3)济南17小麦的穗粒数为30-35粒,千粒重35-42g。

(4)济南17小麦的茎秆较为粗壮,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和抗寒性能力;中感叶锈病和白粉病。

(5)济南17小麦的容重为748.9g/L;从1993年以来测试的数据显示,其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5%左右(1998年测试为17.8%),湿面筋33.5-39.7%,沉降值39.8-54.7ml,面团稳定时间为8-28分钟;其中1998年测试出的数据为粗蛋白含量15.51%,湿面筋36.6%,沉降值55.4ml,吸水率62.3%,面团平均稳定时间为15.7分钟。

2、播种量

一般每亩地的播种量不到7kg,保证基本苗在13万株左右即可。

二、济南17小麦的生长周期多少天

1、济南17小麦的生长周期为244天左右,相比较于对照组鲁麦14早熟2天左右。

2、1996-1998这几年,济南17小麦在试验田的平均亩产量为502.9kg左右,相比较于对照组鲁麦14增产4.52%。其中,1996年济南17小麦试验田平均亩产量为512.6kg,相比较于对照组鲁麦14增产5.8%;1997年济南17小麦试验田平均亩产量为539.6kg,相比较于对照组鲁麦14增产4.6%;1998年济南17小麦试验田平均亩产量为471.25kg,相比较于对照组鲁麦14增产5.8%;2012年济南17小麦品种展示田平均亩产量达到了533.3kg。

一亩地小麦产量1814.24斤(907.12公斤),再创全国千亩方高产纪录(2022年)。

该产量是在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的小麦千亩丰产方实打验收现场会所测量出来的结果,由中国农科院、河北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等农业专家进行现场实打验收。

1814.24斤的产量,是在扣除杂质,并且按照13%的含水量进行测量的结果,不是湿麦,也不是含有过多的杂质,是否具有权威性?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吕修涛、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俊忠等专家领导亲临现场见证,权威性可想而知。

今年的小麦价格相对较高,1.50元/斤很常见,1.55-1.60元/斤的小麦也不少,假设按照1.55元/斤的价格进行计算(13%水分,杂质也符合要求),一亩地产量1814.24斤,总收益达到了2812.08元。

种植小麦,一亩地的收益能达到2800多元,放在以前农户们想都不敢想,而如今却成为了现实。

图文无关,下同下面说说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

亩产1814.24斤的小麦,是什么品种?

据了解,该品种是丰德存麦20号,属于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30-233天,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地种植。

如何种植的?有什么技巧?

据现场专家说,品种好加上配套管理技术,多方面综合下,种植出了创纪录的小麦。

品种上面已经说过,而管理技术方面,播种时,打好播种基础,培育冬前壮苗。

返青期后,做好追肥浇水工作。

春季期间是病虫害发生时期,针对当地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控,到了中后期,重点又抓住了赤霉病的防控。

“一喷三防”的基础上,又防干热风、防早衰,增加了小麦粒重,最终实现了高产。

普通农户能种出来这么高的产量吗?

有一定的可能性,不过,和试验田相比,存在一定的难度。

虽然选择的是同样的品种,但是,在种植管理方面,普通农户的管理方式,和试验田的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差距。

比如施肥方面,试验田可能会根据土壤具体的养分,来配比合适的肥料。

而普通农户基本上使用的都是常规的复合肥。

另外,在病虫害的防控上也有差距。

什么时候该打药?打什么样的农药?具体用量多少?这些问题在试验田里,都有相关专家来指导。

如果是普通的农户,可能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打药,或者看别人去打药了,觉得自己也该打药了,别人买什么样的农药,自己也去买什么样的农药,对于病虫害的防控不精准。

既然普通农户种不出这么高的产量,为何还要进行试验田?

不论在农业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试验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麦产量的纪录每年在不断地刷新,能够很好的带动全国小麦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同时,在有限的耕地上收获了更多的粮食,为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也做出了积极贡献。

另外,从小麦新品种的研制上来说,市面上高产量的品种,需要经过多年的实验,需要从多个品种中精心挑选,选出稳产、丰产、多抗、优质、广适的品种,并没有那么容易,种子是粮食的“芯片”,“中国粮”要用“中国种”。

因此,试验田的意义很重大,不仅是小麦,其他农作物也是如此。

为何有网友说1814.24斤新纪录没有说服力?

主要原因还是由于部分网友觉得,只是小部分地块能种出这么高的产量,如果是大面积种植的情况下,这种产量是达不到的,尤其是普通农户,想种出来这么高的产量有难度。

但是,每年创纪录的产量,它的重要性不仅仅只是一亩地的产量,和粮食安全有很重要的关系。

几十年前,小麦平均亩产只有300-400斤,随后慢慢增加到500-600斤,然后再慢慢增加到700-800斤,循序渐进,如果没有试验田的作用,没有科研人员的研究,可能温饱都成了问题。

因此,1814.24斤新纪录不仅具有说服力,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亩产1814.24斤!再创全国冬小麦高产新纪录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小麦亩产能达到2000斤以上,创造出一个里程碑式的纪录。

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57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