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园林植物的养护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必须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进行。其主要内容有浇水与排水、施肥、中耕除草、整形与修剪、防寒、病虫害防治等。

园林植物的养护

一、浇水与排水

水分是植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它能维持细胞膨胀使枝条伸直,叶片展开,花朵丰满、挺立、鲜艳;并使园林植物充分发挥其观赏效果和绿化功能。若土壤上水分不足,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土壤含水低于7%时,根系将停止生长,且因土壤浓度增加,根系发生外渗现象,会引起根系失水而死亡。同种植物在一年中不同的生长期内,对水分的需求量也不同。早春植株萌发需水量不多,枝叶盛长期,需水较多,花芽分化期及开花期,需水较多,结实期要求水分较多。

1、浇水时期

用人工方法向土壤补充水分,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保活水:即在新植株定植后,为了养根保活,必须浇足大量水分.加速根系与土壤的结合,促进根系生长,保证成活。

2)生长水,夏季是植株生长旺盛期,大量干物质在此时形成,且此时气温高,蒸腾量也大。因此,需水量大,雨水不充沛时要大量浇水:如遇干旱更应勤浇水。

3)冬水:冬水有三大作用:一是水的比热大,热容量高,可适当提高地温,保护树木免受冻害;二是较高地温可推迟根系休眠,使根系能吸收充足水分,供蒸腾消耗需要,可免于枯梢;三是浇足冬水,使土壤有充足的贮备水,翌年春干时也不致受害:除上述三大时期浇水外,如给植物施肥后应立即灌水,促进肥料渗透土壤内形成溶液状态为根系所吸收,同时浇水可使肥料浓度稀释而不致烧根。

2、浇水次数和浇水量

浇水次数:根据一年中雨水量和植物的种类不同而异,地被如草坪需水量大,次数(频数)夏季增加.灌木及乔木相对较少:浇水量:耐干旱的种类浇水量较少些,反之.则多些,浇水时做到浇透.切忌仅浇湿表层,一遇大风易刮干.浇透的意思是浇到栽植层即根部.但又不可过量:

3、浇水注意事项

夏季中午及气温较高时不宜浇水,温差较大造成植物死亡。冬季早晚气温较低不宜浇水,特别是晚上浇水易造成根系冻害而死亡。中午气温较高比较适宜,同时浇水前应做到疏松土壤,浇水后干土覆盖之后再进行中耕,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

4、排水

土壤出现积水时,如不及时排水,对植株生长会严重影响,排水方法:一是可以利用自然坡度排水,另一种是开沟排水:

二、施肥

栽植的各种园林植物,尤其是木本植物,将长期从一个固定点吸收养料,即使原来的肥力很高的土壤,肥力也会逐年消耗而减少,因此应不间断地给土壤施肥,确保所栽植株旺盛生长。

1、肥料种类

施肥要有针对性,即因种类、年龄、生育期等不同要施用不同性质的肥料,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肥料通常分速效肥和迟效肥两大类(也可称作无机肥和有机肥):前者一般作追肥用,后者多作基肥用。

2、施肥方法

环状沟施肥法:秋冬季树木休眠期,依树冠投影地面的外缘,挖30~40厘米的环状沟深度20~50厘米(可根据树木大小)将肥料均匀撒入沟内,然后填平:放射状开沟施肥法,以根部为中心,向外缘顺水半根系生长厅向开沟,由浅至深,每株树开5-6条分布均匀的放射物,施入肥料后填平穴施法:以根系为中心,挖一圆形树盘施入肥料后填土。也有在这个圆盘内隔一定距离挖小穴,一个大树盘挖5-6个小穴:施入肥料后填平全面施肥法:即整个绿地秋后翻地普通施肥。

三、中耕除草

中耕是指采用人工方法促进土壤表层松劲,从而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土湿,促进肥料的分解,有利于根系生长,中耕还可切断土香樟、枫场、柳杉林保留.增植球类植物形成绿带,以遮挡路北园外不良景观。种植鸢尾、美人蕉等宿根花卉,开花季节形成一条很长的花径=中耕深度宜浅,深根性的则宜深,一般为5厘米以上,如结合施肥则要加深中耕宜在晴天或雨后2-3天进行。土壤含水量为50%一6o%时最好中耕次数:花灌木一年内至少l一2次,小乔木一年至少一次,大乔木至少隔年一次。夏季中耕同时结合除草一举两得,宜浅些,秋后中耕适宜深些,且结合施肥进行。杂草消耗大量水分和养分,影响园林植物生长.同时传播各种病虫害,故对园林绿地内的杂草要经常灭除,除草要本着“除、除小、除了”的原则。除草是一项繁重的丁作,一般用手拔除或

用小铲锄头除草.结合中耕也可除杂草。用化学除草剂除草方便、经济,除净率高,除草剂有灭生性和内吸性两类。

四、整形与修剪

整形与修剪是园林植物栽培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很有情趣的养护管理措施。整形修剪的目的除了可以调节和控制园林植物生长与开花结果,生长与衰老更新之间的矛盾外,重要的在于满足观赏的要求,达到美的效果园林植物整形修剪受植物自身和外界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

①整形修剪的方式主要有人工式、自然式及混合式等类型一

②整形修剪的时期:园林植物的整形修剪常年可进行,但大规模整形修剪在休眠期进行为好.以免伤流过多,影响树势。

③各种用途树木的整形修剪。园林绿地中栽植着各种用途的树木,即使是同一种树木,由于园林用途的不同,其修剪整形的要求也不同的。包括松柏类的整形修剪,行道树的整形修剪,灌木类的整形修剪,藤本类的整形修剪,绿篱整形修剪,桩景树的整形修剪。

五、防毒

某些园林植物,尤其是南种北移的树种难以适应北方的严寒冬季或早春树木萌发后遭受晚霜之害,而使植株枯萎,为防止以上冻害的发生,常可采用以下措施。

①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木抗寒能力。②灌冻水与春灌③保护根颈和根系④裹草绳保护树干⑤搭风障⑥打雪与堆雪

六、檀韵瘸虫害防治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时常遭受各种病虫害.轻者造成生长不良.失去观赏价值.重者植株死亡.损失惨重因此.对病虫害的防治.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控制。有效保护植物.使其减轻或免遭各种病虫害。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

 摘 要:文章主要针对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及养护管理技术进行了详细深入地总结与论述,旨在为了确保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质量,创造出怡人的园林景观效果。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养护管理技术

 园林工程是指通过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以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休闲空间,其过程包括整理山水、改造地形、辟筑道路、铺装场地、营造建筑、构筑工程设施、绿化栽植等多项内容。

 它从设计到施工阶段,都着眼于完工后的景观效果。

 在环节上园林工程包括设计、施工和养护三个重要环节,虽然设计、施工和养护各有特点,但是一个成功园林作品的实现三个环节并不是独立的,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园林工程的施工和养护管理是园林作品中后期的工作,但在合理的设计下,施工和养护的科学性充分体现园林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1 园林绿化施工管理

 1.1 施工前准备

 在绿化工程开工之前,要对设计文件和相关的设计要求等情况进行研究。

 在全面了解了基本情况之后,对施工地域查探,深入了解土质、水源、苗木及人力机械等条件,在此基础上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同时,还应掌握施工季节和天气状况。

 由于树种的不同对外部的环境适应也不同,必须适时安排好工期,抓住有利的施工时机,保证栽种的成活率。

 除了要掌握对栽种的有利季节,还应选择适宜的天气进行栽种。

 为了使苗木减少水分蒸发和根系风干,一般选择阴天或多云风速不大的天气进行栽种。

 在树木栽种之前,要按照设计的要求整理地形,种植地块表层要进行翻耙、去除杂物、搂平,整平度和深度要符合设计的要求,翻耕深度要合理,栽植的最低深度应达到国家绿化施工的规范标准。

 在对苗木进行移植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筛选,如应选择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树姿优美的`苗木。

 1.2 绿化工程施工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要素主要有:定好点、栽好苗、浇好水等“三好”措施,对苗木进行科学的培育管理,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流程操作,保证绿地植物健康成长。

 (1)合理定点。

 行间距的定点应该按照图纸设计的要求,将路缘或路肩及临街建筑红线作为基线,以图纸要求的尺寸作为标准在地面确定行距并设置定点,同时用刨小坑和撒石灰的方式为定点位置标上记号。

 在建设小型公园和街头绿地时的定点可以采用测量仪,平面图上应标记好公园、道路、花坛、绿地边界、建筑物以及植物栽种的位置,对于孤立树、装饰性质的树群的定点应明确编号,标明树种的名称、大小和规格。

 (2)科学栽植。

 树木栽植技术的应用对树木的成活率具有重要影响。

 栽植的工序主要有剪冠、修根、栽植。

 剪冠是为了减少树木叶面蒸发失水,让苗木上下水分平衡而进行的人工剪除部分树冠。

 在树木栽植的过程中,必须对栽种的深度进行很好的把握,新植树最佳栽植深度应同苗木原圃深度相同,在进行种植时,可以比原来的痕迹深埋5~10cm。

 同时,还必须强调平直度,所有树木前后左右的排列应上线成行。

 此外,种植后的回填土能否踩实对树木的成活有直接的影响,种植时应分层填土踩实,并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规律来进行回填土踩实。

 (3)控制浇水。

 新植的苗木由于是挖苗移植,会受到一定的损伤,造成根部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能力减弱。

 为了能让树木尽早恢复自身机能,必须对苗木进行适时浇水。

 通常对本年份新植树木的浇水次数应在三次以上,苗木栽植当天浇透水一次,12d后进行第二次浇水,如果遇到春季干旱少雨造成土壤干燥,第二次浇水应该提前,可以在第一遍浇水后的一星期内进行第二次浇水,第三次浇水应在第二次浇水后的20d内。

 如果春旱所延续的时间较长,应该有第四遍浇水。

 保水差的土壤要注意观察并适当增加浇水次数,新种植的苗木应视季节降雨量适时补水。

 2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加强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必不可少的环节。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从工程竣工到工程移交至少需2年,绿化养护期规定为苗木2个生长季节,从而确保绿化苗木成活,生长良好。

 2.1 水分管理

 除了在苗木定植后浇定根水外,在后期的养护过程中还应根据气候条件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在枝叶萌动、生长旺盛的季节。

 灌溉时要做到适量,必须依据树木生长的需要,因树、因地、因时合理灌溉,保证树木随时都有足够的水分供应。

 对于养护管理工作量大时,可按照新栽的树木、小苗、灌木、阔叶树要优先灌水,长期定植的树木、针叶树可后灌溉的顺序进行。

 另外,在夏季灌溉时要注意避开阳光直射、天气炎热的正午时段,一般选择在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4点左右进行灌溉;高温季节还可以选择叶面喷水,但是也要避开炎热的中午时间。

 当养护过程中灌溉过量时或因为下雨导致的种植区积水,则会造成不耐涝植物的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因此,在后期养护期间还要根据苗木对水分的敏感程度适当排涝,可以通过培土提高地表径流,也可以通过挖明沟排水但是此方法适用于大雨后抢排积水。

 由于风雨导致苗木的斜歪倒时要及时扶正并培土稳固。

 2.2 施肥管理

 苗木在栽植前一般都根据当地的土壤质量测试进行土壤改良,在种植穴中也会适当添加各种有机肥作为基肥,可以满足苗木一年内营养需求。

 但是当苗木完全恢复生长,进入正常生长状况后,尤其是仍处于青壮年期的苗木生长,为了增强其生长势,仍需每1~2年进行穴施基肥,在进入生长旺盛前追加肥质较为淡薄的肥料。

 对于出现缺素症状的苗木还要施加含该元素的肥料。

 2.3 病虫害防治

 虽然在苗木采购时已经对苗木进行了严格的检疫但是在种植养护期间,由于苗木本身的原因及周边环境的影响等,不可避免还会出现病虫害的现象。

 因此,在后期养护期间需要技术人员注意观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绿化苗木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虎、介壳虫等,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炭疽病等,除了药物防治外,还要经常清理枯枝枯叶,修剪杂乱枝条,保持清洁和通风透光。

 对于病虫害严重的植株要及时销毁或移除该种植区,以防传染到其他植株上。

 2.4 整形修剪

 绿化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错落有致,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

 因此,在养护期间要注意苗木树形的管理,树形是通过树木不断的生长和人工不断地修剪而成的。

 要严格依据园林作品的设计理念和苗木的生长习性进行整形修剪,绝大多数的植物是在休眠季节进行整形修剪,整形修剪的目的一是为了符合设计理念,二是为了苗木来年的生长更健康,观叶植物发出更多枝叶、观花植物萌发更多的花芽。

 但是对于先花后叶的一些植物如玉兰,花芽则属于夏秋分化型,因此在休眠季节减少对枝条的短截,可以选择在花后进行;对于大多数的阔叶树种绿篱在春、夏、秋季都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修剪,但是用于花灌木栽植的绿篱则最好在花谢后进行。

 对于病虫害枝条要及时的修剪,并销毁。

 对于修剪后造成的较大的伤口要涂抹伤口保护剂。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贯穿整个施工的全过程,施工过程中的养护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成活,绿化施工结束后的后期养护管理也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如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优良,但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影响工程质量。

 因此,必须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韦秀春.关于园林施工与养护的相关探讨[J].2012(1)

 [2]吴德智.浅谈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成活率[J].科学之友,2010(10)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57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