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化肥的利弊

化肥对植物有哪些影响

1、化肥的概念

化肥的利弊

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制造或者开采矿石,经过加工制成的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它们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点:成分单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肥劲猛;某些肥料有酸碱反应;一般不含有机质,无改土培肥的作用。化学肥料种类较多,性质和施用方法差异较大。

土壤中的常量营养元素氮、磷、钾通常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需要施用含氮、磷、钾的化肥来补足。而微量营养元素中除氯在土壤中不缺外,另外几种营养元素则需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化肥一般多是无机化合物,仅尿素[CO(NH2)2]是有机化合物。凡只含一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等。凡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且可标明其含量的化肥称为复合肥料或混合肥料。品位是化肥质量的主要指标。它是指化肥产品中有效营养元素或其氧化物的含量百分率。

2、化肥的作用

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化肥是农业生产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质投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中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可以说化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化肥的利用而引起的弊端

中国化肥的利用率不高,当季氮肥利用率仅为35%。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资料显示,1980年至2002年中国的化肥用量增长了61%,而粮食产量只增加了31%。肥料利用率偏低一直是中国农业施肥中存在的问题。鲁如坤等的研究发现,中国农田磷肥的利用率仅为10%~25%。磷肥利用率偏低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还会使大量的磷素积累在土壤中,从而导致农田及环境污染。因此,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4、化肥造成的污染亦是弊端

1.重金属和有毒元素有所增加

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产生污染的重金属主要有Zn、Cu、Co和Cr。从化肥的原料开采到加工生产,总是给化肥带进一些重金属元素或有毒物质。其中以磷肥为主。中国施用的化肥中,磷肥约占20%,磷肥的生产原料为磷矿石,它含有大量有害元素F和As,同时磷矿石的加工过程还会带进其它重金属Cd、Cr、Hg、As、F,特别是Cd。另外,利用废酸生产的磷肥中还会带有三氯乙醛,对作物造成毒害。研究表明,无论是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还是石灰性土壤,长期施用化肥还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比如,长期施用硝酸铵、磷酸铵、复合肥,可使土壤中As的含量达50~60 mg/kg。同时,随着进入土壤Cd的增加,土壤中有效Cd含量也会增加,作物吸收的Cd量也增加。

2.微生物活性降低,物质难以转化及降解

土壤微生物是个体小而能量大的活体,它们既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执行者,又是植物营养元素的活性库,具有转化有机质、分解矿物和降解有毒物质的作用。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试验表明,施用不同的肥料对微生物的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大小的顺序为:有机肥配施无机肥>单施有机肥>单施无机肥。中国施用的化肥中以氮肥为主,而磷肥、钾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低,这会降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

3.养分失调,硝酸盐累积

中国施用的化肥以氮肥为主,而磷肥、钾肥和复合肥较少,长期施用造成土壤营养失调,加剧土壤P、K的耗竭,导致NO3-N累积。NO3-N本身无毒,但若未被作物充分同化可使其含量迅速增加,摄入人体后被微生物还原为NO2-,使血液的载氧能力下降,诱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严重时可使人窒息死亡。同时,NO3-N还可以在体内转变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诱发各种消化系统癌变,危害人体健康。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即使是以施用有机肥为主的100 cm土层中NO3-N累积量也在240~740 kg/hm2。

4.酸化加剧,pH变化太大

长期施用化肥加速土壤酸化。一方面与氮肥在土壤中的硝化作用产生硝酸盐的过程相关。首先是铵转变成亚硝酸盐,然后亚硝酸盐再转变成硝酸盐,形成H+,导致土壤酸化。另一方面,一些生理酸性肥料,比如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在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H+增多,许多耕地土壤的酸化和生理性肥料长期施用有关。同时,长期施用kcl,因作物选择吸收所造成的生理酸性的影响,能使缓冲性小的中性土壤逐渐变酸。此外,氮肥在通气不良的条件下,可进行反硝化作用,以NH3、N2的形式进入大气,大气中的NH3、N2可经过氧化与水解作用转化成HNO3,降落到土壤中引起土壤酸化。化肥施用促进土壤酸化现象在酸性土壤中最为严重。土壤酸化后可加速Ca、Mg从耕作层淋溶,从而降低盐基饱和度和土壤肥力。

4、怎样避免和减少这些污染及弊端

1.强化环保意识,加强监测管理

2.增施有机肥,改善理化性质

3.普及配方施肥,促进养分平衡

4.应用硝化抑制剂,缓解土壤污染

5.采取多管齐下,改进施肥方法

5、滥用化肥的危害

1.对农作物的危害

化肥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盐类组成,所以长期和大量施用这些由盐类组成的肥料,当肥料进入土壤后,就会增加土壤溶液的浓度而产生不同大小的渗透压,作物根细胞不但不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水,反而将细胞质中的水分倒流入土壤溶液,就导致作物受害。典型的例子就是作物"烧苗"

农药大量施用后,造成农药残留或深入地下水,对水源也造成污染。近几年大蒜价格低就是因为农药残留超标,国外收购商取消收购,导致的。我们自己食用的也可能检验不合格,只是国内民众的觉悟没有那么高,再就是自己化验的成本太高。普通民众承担不起。

2.对环境的危害

①河川、湖泊、内海的富营养化。引起水域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是水中氮、磷的含量增加,使藻类等水生植物生长过多。

②土壤受到污染,土壤物理性质恶化。长期过量而单纯施用化学肥料,会使土壤酸化。土壤溶液中和土壤微团上有机、无机复合体的铵离子量增加,并代换Ca2+、Mg2+等,使土壤胶体分散,土壤结构破坏,土地板结,并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和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③食品、饲料和饮用水中有毒成分增加。亚硝酸盐的生物毒性比硝酸盐大5~10倍,亚硝酸盐与胺类结合形成的N-亚硝基化合物则是强致癌物质(见N-亚硝基化合物与癌)。使用化肥的地区的井水或河水中氮化合物的含量会增加,甚至超过饮用水标准。施用化肥过多的土壤会使蔬菜和牧草等作物中硝酸盐含量增加。食品和饲料中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曾引起小儿和牲畜中毒事故。化学肥料中还含有其他一些杂质,如磷矿石中含镉10~100ppm,含铅5~10ppm,这些杂质也可造成环境污染。

④大气中氮氧化物含量增加。施用于农田的氮肥,有相当数量直接从土壤表面挥发成气体,进入大气。还有相当一部分以有机或无机氮形态进入土壤,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会从难溶态、吸附态和水溶态的氮化合物转化成氮和氮氧化物,进入大气。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应对施用的化学肥料进行控制和管理。

磷肥对植物有哪些影响

磷肥能使树木茎枝坚韧,促使花芽形成,花大色艳,果实早熟,并能使树木生长发育良好,多发新根,提高抗寒、抗旱能力。磷肥不足树木生长缓慢,叶小、分枝或分蘖减少,花果小,成熟晚,下部叶片的叶脉间先黄化而后呈现紫红色。缺磷时通常老叶先出现病症。

含磷较多的有机肥有骨粉、米糠、鱼鳞、家禽粪便等。无机磷肥有过磷酸钙、磷矿粉、钙镁磷肥等。其中最常用的过磷酸钙常与有机肥混合后用作基肥,亦可用作花果盆景的根外追肥。过磷酸钙宜用于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不适宜施于酸性土。

温度对植物有哪些影响

每种植物都有它的生长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只有温度达到它的生长最低温度以上,植物才开始生长发育;温度在最适范围内,植物生长发育良好;温度达到最高以上植物将逐渐死亡。气温影响土壤温度,而土温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气温也直接影响了植物的新陈代谢强度和蒸腾的强度。

望采纳,谢谢

阳光对植物有哪些影响

一、阳光中光子的能量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的本质来源。

二、阳光光线的强弱、照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植物叶片气孔的开合度,从而影响植物的蒸腾速率和碳同化速率。

三、不同季节月份阳光照射的时间不一样,即白天/黑夜的长短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长、短日照植物的花芽启动。

二氧化碳施肥对植物有哪些影响

光照

6CO2+6H2O========C6H12O6(淀粉)+6O2

叶绿素

所以二氧化碳是光和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施肥能促进植物的光和作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不过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一定值的时候,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达到饱和,不再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二氧化碳浓度继续增加,达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使植物“窒息”而光合作用停止。

∴综上,植物光和作用的速率先是随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保持稳定;大于某一浓度时,植物窒息。不同植物上述浓度的值不同

请问噪音对植物有哪些影响?

噪音能促进果蔬的衰老程序,使呼吸强度和内源乙释放量提高,并能启用各种氧化酶和水解酶的活性,使果胶水解,细胞破坏,导致细胞膜透性增加。85-95dB的噪音剂量对果蔬的生理活动影响较为显著

没有动物会对植物有哪些影响

没有金鱼在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影响。接下来的情况就要看你的水缸里是否密封,是否有分解者了。如果密封而没有分解者,那么这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回圈就不完整,最后水草会由于缺乏足够的二氧化碳而无法呼吸。 如果没有密封那必然有分解者,那就看水缸中的分解者是哪些了,大多数情况都是会臭掉

恶劣天气对植物有哪些影响

根据灾害的程度不同,对农作物的影响是欠收、减产、颗粒无收。对植物的影响当然也是伤害性或毁灭性的。

植物内生菌对植物有哪些生理性的影响?

内生菌功能多样性,文献中很多,激素,酶活,代谢物

空气溼度的高低对植物有哪些影响

空气溼度大了,一般对植物的生长比较有利,一般职务需要水分,喜欢溼度大些。

空气溼度小了,会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会使植物叶片干黄,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经常和农药化肥在一起有什么危害吗?

变革1:未来农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会越来越低,有机肥使用会越来越高;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已正成为大趋势。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不仅会加大农民的种地成本,更会影响耕地地力。所以未来有机肥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多,农产品的种植也将向优质、高效进行发展,农民的收益自然也能得到更强力的保障。

变革2:未来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会越来越好,农民在县城就能实现就业;鼓励县城发展城镇化,由此可见,县城将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将迎来更多的利好。基础设施建设必将在县城城镇化的大背景下迎来全面提升,我们农民最终在县城也能够找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变革3:国家惠农补贴将更有针对性,农民享受到的普惠式专项补贴会更多;连续性的追加补贴也从本质上改善了,农民面对的高价农资问题。所以这种普惠式的专项补贴,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多,我们农民也将成为这类政策的最终获益者。

变革4:农村土地价值未来会越来越高,有一些乡村很有可能会搬迁;随着农村土地确权的完成,农民和土地之间的权属关系更加紧密,农业农村迎来利好政策的同时,乡村经济也在高速发展。可以预料,农村土地的价值一定会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有发展潜力的村庄,未来很有可能也会面临搬迁。

变革5:农村新生儿会越来越多,多子女家庭将越来越吃香;国家在鼓励生育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特别是在前段时间,国家卫健委联合了17个部门,发布了鼓励生育二胎、三胎新方案。可以预料,未来农村的多子女家庭会越来越吃香,农村的新生儿也会越来越多。

变革6:未来农村的年轻人足不出口就能赚到钱,因为网销带货已成气候;在快递进村全面实现的大背景下,城乡交通路网建设取得了斐然的成果。对于农村的年轻人来讲,大家足不出户通过网销带货,实现增收已经不成问题。因为不仅仅城市愿意在网络上采买产品,乡村家庭也愿意在网络上进行消费,网销带货已成气候。

变革7: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从城市返乡,农村将迎来新创业浪潮;随着乡村经济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从城市返回乡村,在家乡创业,寻找新的致富机遇。

变革8:粮价在未来会更加坚挺,农民种粮收入将更有保障;价可以说变得越发坚挺,全球粮食产需偏紧,导致全球粮价上涨,而我国粮价在未来也会迎来更坚挺的利好。因为保障农民种粮收入是政策调控的最终目的,更是粮食安全的核心需要。所以我们农民的种粮收入,在未来也能越来越好。

变革9:规模化从事种养殖的专业机构会越来越多,农民生产力将进一步解放;除了粮食产业,养殖业在这几年也迎来了快速的发展,但任何行业都需要规模化经营才能提升效率,提高产值。所以未来在农村,从事规模化种养殖业的专业机构会更多。

变革10:乡村振兴战略将全面实现,农民也将成为一种被人尊重的职业;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也是我们农民未来10年可以预判到的重大机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现,我们农民也将成为被人尊重的职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乡村发展、寻找机遇,农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一般来说,肥料和农药的混合使用,最多是叶面肥和农药之间的混配使用。使用时注意以下禁忌:

碱性农药(波尔多液、松脂合剂、石硫合剂)不能与铵态氮肥、过磷酸钙等混合使用,否则会造成氨挥发损失,降低肥效;

含砷农药不可与钾盐、钠盐肥料混合使用,否则会产生可溶性砷,造成农作物药害;

氨水、草木灰、石灰等碱性化肥不能与速灭威、托布津、井岗霉素、叶蝉散、多菌灵、杀虫菊酯类杀虫剂等农药混用,因为有机磷农药一般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分解;

化肥不能和微生物农药混合使用。化肥大多是挥发性和腐蚀性的。当它们与杀螟杆菌、青虫菌等微生物农药混合使用时,容易杀死微生物,降低防治效果。

另外,叶面肥和农药混合使用时,要注意混合顺序,通常为:叶面肥、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剂、乳油依次加入,充分搅拌混合后再加入下一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57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