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内蒙古包头可以种植什么农作物

您好,对于包头来说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偏少,无霜期较短,所以首选作物是耐寒耐旱的作物。我出身于包头农民家庭,据我了解,包头市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和小麦,一般来说,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及其以东的大面积土地土质良好,保水性强,都拥有水井灌溉,种植小麦、玉米产量高。但是目前没有种植水稻的,当然,现在当地有好多农户选择种植蔬菜,经济效益更好。

内蒙古包头可以种植什么农作物

如有疑问,还可咨询。

文明包头,祝您幸福。

全国各种茶叶的产地

砖茶又称蒸压茶,顾名思义,就是外形像砖一样的茶叶,它也是紧压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的块状茶。

砖茶根据原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青砖茶、米砖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康砖茶等几类。所有的砖茶都是蒸压成型,但成型方式有所不同。如青砖茶、米砖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是用机械压成型,康砖茶则是用棍锤筑造成型。

分类

青砖茶,又称“老青茶”,是以湖北老青茶为原料压制而成。成茶的外形端正光滑,厚薄均匀,砖面色泽青褐。汤色红黄明亮,具有青砖茶特殊的香味,品饮时无青涩感觉,叶底粗老呈暗褐色。青砖茶饮用时需将茶砖破碎,放进特制的水壶中加水煎煮,茶汁浓香可口,具有清心提神,生津止渴,暖人御寒,化滞利胃,杀菌收敛,补肾,治疗腹泻等多种功效,陈砖茶效果更好。

以老青茶作原料,经压制而成青砖茶,主产于湖北省赤壁市(原蒲圻市)赵李桥镇。清代在蒲圻(今赤壁市)古镇羊楼洞生产,因此又名“洞砖”、“洞茶”。青砖茶的砖面印有“洞庄”、莲花图案或“川”字商标,主要销往内蒙、新疆、西藏和前苏联等远东地区,所以也被人称为叫“边销茶”。近代,青砖茶移至赤壁市(原蒲圻)赵李桥砖茶产业园集中加工压制。

老青茶产地主要在湖北省咸宁地区的赤壁、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县,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90年前后,在赤壁羊楼洞开始生产炒制的篓装茶,即将茶叶炒干后,打成碎片,装在篾篓里(每篓2.5公斤),运往北方,称为炒篓茶。约后10,山西茶商在羊楼洞设庄试制砖茶,其后俄国商人亦在汉口设庄压制。压制工具先是木夹,后改用牛皮夹,进而改用机器压,压成砖形茶,以每箱砖片数命名,分“二七”、“三九”(每片都是2公斤)、“二四”(每片3.25公斤)、“三六”(每片1.5公斤)四种不同规格。“二七”、“三九”青砖销往西北各地,以包头市为集散地,统称“西口茶”;“二四”、“三六”青砖茶销往内蒙,并出口蒙古、苏联等地,以张家口为集散地,称“东口茶”。近40年来,为统一商品规格,只生产“二七”青砖茶。

1910~1915年为青砖茶历史上的盛期,包括湖南、江西流入的一部分原料所制砖茶在内,最高年产量达到48万箱(每箱54公斤),后因战祸叠起,销路阻隔,产量锐减。直到50年代,国家大力扶植边销茶生产,使老青茶生产恢复了生机,1977年产量达到8000多吨,1978~1982年由于边销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年产量下降至5000吨以下,1983年年产量又恢复到7000吨。

青砖茶的压制分洒面、二面和里茶三个部分。青砖茶面上的一层叫洒面,质量最好;底面的一层叫二面,质量次之;洒面和二面中间夹的一层叫包心茶,又叫里茶,质量较差。青砖茶的质量高低决定于鲜叶的质量和制茶的技术。

鲜叶采割后先加工成毛茶,面茶分杀青、初揉、初晒、复炒、复揉、渥堆、晒干等七道工序。

里茶分杀青、揉捻、渥堆、晒干等四道工序,制成毛茶。毛茶再经筛分、压制、干燥、包装后,制成青砖成品茶。青砖茶外形为长方砖形,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无青气,水色红黄尚明,叶底暗黑粗老。每片青砖重2公斤(其中洒面、二面占0.125公斤,里茶1.75公斤),大小规格为34×17×4厘米。

功效:有止渴、抗辐射、抗癌、防癌、助醒酒、促进消化、减肥、延缓衰老、降胆固醇等作用。能增强大脑中枢神经活动的敏锐性,提高思考能力、降血压、抑制动脉硬化等等。由于青砖茶的口感越陈口感越醇和,因此青砖茶适宜堆放在通风、避光、干燥、无异味的地方。

米砖茶

米砖茶,产于湖北,以红茶的片末茶为原料蒸压而成的一种红砖茶,因其所用原料皆为茶末,所以被称为“米砖茶”。米砖茶成品外形十分美观,棱角分明,纹面图案清晰秀丽,砖面色泽乌亮,冲泡厚汤色红浓,香气纯和,滋味十分醇厚。

黑砖茶

黑砖茶,又被称做“八子”,是以湖南黑毛茶为原料压制而成的。外形为长方砖形,规格为35*18*3.5厘米。砖面平整端正,四角分明,厚薄一致,花纹图案清晰,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略带松烟的香味,汤色红黄微暗,叶底老嫩尚匀,滋味浓厚中微带些涩味。每片砖净2公斤。

花砖茶

花砖茶,产于湖南省,由历史上的“千两茶”——花卷查改胡子而成。茯砖茶外形为长方形,规格为35*18.5*5厘米。砖面平整,棱角分明,花纹图案清晰,色泽乌黑法润;内质香气纯正,稍带松木烟香,汤色红换,叶底老嫩尚匀,滋味浓厚微涩。制造工艺与黑砖基本相同。 花砖茶的加工方法是用湖南安化高家溪和马安溪的优质黑毛茶作原料。

“花砖”的名称由来,一是由卷形改砖形,二是砖面四边有花纹,以示与其它砖茶的区别,故名“花砖”。“花砖”历史上叫“花卷”,因一卷茶净重合老秤1000两,故又称“千两茶”。

花砖茶正面边有花纹,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纯正,滋味浓厚微涩,汤色红黄,叶底老嫩匀称,每片花砖净重2公斤。用棍锤筑制在长形筒的篾篓中,筑造成圆柱形,高147厘米,直径20厘米,做工精细,品质优良。历史上最盛时期的年产量达到过3万多支(即卷)。

茯茶

茯砖茶,也是以黑毛茶为原料,经压制而成的方块砖形茶,由于茯砖茶的加工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工序——发花,使得茯砖茶的品质茂盛的金**的菌落,俗称“发金花”,金花生长的越多,代表茯砖茶的品质越好。特制茯砖茶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且有黄花清香,汤色红黄明亮,叶底黑褐尚匀,滋味醇厚平和。普通茯砖茶砖面色泽黄褐,内质香气纯正,汤色红黄尚明,叶底黑褐粗老,滋味醇和尚浓。

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料的拼配不同。

茯砖茶压制要经过原料处理、蒸气沤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成品包装等工序。其压制程序与黑、花两砖基本相同,其不同之点是在砖形的厚度上。

因为茯砖特有的“发花”工序,除需要很多条件外,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要求砖体松紧适度,便于微生物的繁殖活动。烘干的速度不要求快干,整个烘期比黑、花两砖长一倍以上,以求缓慢“发花”。机制茯砖更加便于收藏、自然发酵,一般不会霉变。较之于散黑茶、手筑茯砖茶,陈化程度更好

特制茯砖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厚,汤色红黄明亮,叶底黑褐尚匀。普通茯砖砖面色泽黄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和尚浓,汤色红黄尚明,叶底黑褐粗老。

茯砖茶在泡饮时,要求汤红不浊,香清不粗,味厚不涩,口劲强,耐冲泡。特别要求砖内金**菌体(俗称“金花”)颗粒大,干嗅有黄花清香。新疆维吾尔族人民最爱茯砖茶,他们把“金花”多少视为检查茯砖茶品质好坏的标志。青海、西藏的藏族同胞及甘肃、宁夏等省区的兄弟民族都需要它,以兰州为集散地,从主要产地益阳运送供应。

藏茶

藏茶,产于四川省雅安、宜宾、江津、万县等地,她以四川边茶中的南路边茶味原料经压制而成。砖面色泽为棕褐色,内质香气纯正,汤色黄红,叶底较为粗老,呈深褐色且较为发暗,滋味醇和尚浓。

产量较大的有湖北的老青砖、湖南的茯砖、黑砖、花砖及湘尖、。四川的康砖、金尖、方包、云南的紧茶,广西的六堡茶。

饮砖茶的蒙古族人群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比汉族人群高17%。可见,牧民长期大量饮浓茶和奶茶是引起氟斑牙、骨质疏松、患腰腿痛等的主要原因。

1995年,专家们对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道孚县藏族、汉族的氟中毒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证实,当地的水源含氟量低。但藏族牧民和僧侣长期大量饮用砖茶,成人每天摄氟量达12.46毫克,青少年为6.56毫克。

经专家们计算,藏胞每人一年平均饮用10.77千克砖茶,每天饮用29.3克。按照砖茶氟含量为426毫克/千克计算,藏民每天饮用砖茶可以吸收12.5毫克的氟,是安全剂量的3倍多。

邮票茶

邮票砖茶,由中国集邮总公司以邮票为造型的茶砖。十二生肖邮票茶砖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批准,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云南省普洱茶协会推荐,首次以中国邮政第一轮十二生肖邮票为原型,精选云南上等古乔木大叶普洱为原料,采用行业独创专利技术生产压制而成。

精选云南六大古茶山1700-1800米的原生态乔木古树茶为原料,茶砖松紧适度,条索肥硕显毫,汤色金黄透亮,入口生津润滑,陈香四溢,喉韵绵绵不绝,经久耐泡,叶底体现传统古典做法的活性自然,返璞归真,把普洱茶“陈、易、真”的真谛诠释得淋漓尽致;

十二生肖邮票茶砖由普洱茶萃取压制而成,是普洱茶精华的浓缩,有着比普洱茶针对性更强的保健功能。

龙井产自浙江的杭州狮峰山、梅家坞、翁家山、云栖、虎跳、灵隐一带,位于北纬30°15′;洞庭碧螺春产自江苏太湖洞庭山上 ,地处北纬31°左右 ;君山银针由湖南岳阳洞庭湖中君山岛上所生产,为北纬29°15′。

四川名山县蒙顶山所产之蒙顶甘露,在北纬29°58′;安徽黄山之黄山毛峰,恰好在北纬30°08′;六安瓜片则产自安徽省六安、金寨、霍山三县的毗邻山区。

世界四大红茶之一的祁门红茶产区则在北纬29°35′-30°08′之间,另外还有信阳毛尖(产自北纬32°13′)和安溪铁观音(位于北纬25°07′)。

扩展资料:

一、龙井茶:

龙井茶素以色翠、形美、香郁、味醇冠绝天下,其独特的“淡而远”“香而清”的绝世神采和非凡品质,在众多茗茶中独具一格,冠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

龙井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早,二嫩,三勤。茶农常说,“茶叶是个时辰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龙井茶还以采摘细嫩而著称,鲜叶嫩匀度构成龙井茶品质的基础。勤是指采大留小分批采摘,全年采摘在30批左右。

传统的龙井炒制有十大手法:抛、抖、搭、煽、搨、甩、抓、推、扣和压磨,不同品质的茶叶又有不同的炒制手法。

二、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黄山风景优美,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到云雾的滋润,没有寒暑的侵袭,孕育出良好的品质。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带有金**鱼叶;

芽肥壮、均匀、整齐、多毫,色泽嫩绿微黄而且油润,俗称“象牙色”。黄山毛峰品质优异,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黄山风景区境内海拨700~800米的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一带为特级黄山毛峰的主产地。风景区外周的汤口、岗村、杨村、芳村也是黄山毛峰的重要产区,历史上曾称之为黄山“四大名家”。

三、碧螺春简介: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

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四、六安瓜片简介:

六安瓜片,中华传统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简称瓜片、片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唐称“庐州六安茶”,为名茶;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

六安瓜片,为绿茶特种茶类。“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

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六安瓜片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

五、祁门红茶简介: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茶叶原料选用当地的中叶、中生种茶树“槠叶种”(又名祁门种)制作,是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由安徽茶农创制于光绪年间,但史籍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陆羽的茶经。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

“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5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