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葡萄的种植技术
肥水管理是一系列栽培技术应用的基础,不仅与树体生长发育有关,还直接关系到翌年果实的产量和质量。因栽植前施用的有机肥大部分不能立即分解被葡萄吸收利用,因此,栽植当年还应认真施好追肥。
1、薄肥勤施葡萄萌芽后,由于根系浅、根量少,栽植沟的底肥难以被吸收利用。为了促进幼苗生长,当新梢长到8~10片叶后可进行第一次追肥,浓度为1%尿素水溶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以后每隔15天追肥一次,肥水浓度随幼苗的生长可逐步加大,但仍以薄肥为主,也可追施腐熟稀薄的人粪尿水。当苗木达到一定生长量后,适量追施N、P、K三元复合肥,每株追施20克左右,喷施促花王3号促进新根的发生和花芽分化,培养健壮的葡萄树势。
2、根外追肥每月进行1~2次根外追肥,喷施0.3%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加新高脂膜800倍液混合液,对加深叶色、增厚叶片、促进花芽分化有良好的效果。根外追肥也可结合防病治虫与杀菌剂混合使用。
按照富硒农产品中硒的来源区分,那富硒农业可分为天然富硒农业与外源生物强化富硒农业两种;如果按照富硒农业所属的农业产业类型区分,富硒农业可分为富硒种植业、富硒养殖业和富硒加工业这三种类型。
硒资源是富硒农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富硒农业的发展对硒元素具有极强的依赖性,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富硒农业均是先在土壤富硒区发展,其次才能慢慢延伸到缺硒地区。我国虽然大部分地区缺硒,但也存在部分硒含量很高的地区,有效开发高硒地区的硒资源应用到全国范围,以平衡我国部分富硒区居民硒摄入过量而缺硒区居民硒摄入不足的问题至关重要。
富硒农业的发展对生物技术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富硒农业其实就是将环境中的硒通过一定的生物转化作用转化为对人体有益的有机硒形态。在富硒区与缺硒区对富硒技术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富硒区主要是控制富硒农产品硒含量的稳定及重金属含量;缺硒区也需要控制农产品中硒含量的稳定性,但更重要的是硒营养强化剂的开发,包括植物所需的富硒肥及动物所需的富硒饲料。不同形态的硒对作物或动物的效果不同,每一种作物或动物对硒的吸收及转化效率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在一种硒营养强化剂投入市场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试验。
富硒农业属于功能农业,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随着我国部分慢性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以及我国呈现人口老龄化趋势,人们不再只满足于基本的温饱问题,越来越开始关注健康营养功能农产品的开发。
并且随着富硒农产品总量增加、品种丰富和消费升级的变化,富硒粮食、富硒蔬菜、富硒水果及富硒畜禽产品等逐渐向加工方向发展。富硒农产品加工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富硒作物及动物原料标准控制、加工处理技术、加剂和助剂、储藏及终端产品质量控制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58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