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秸秆怎么合理利用
第一种方法是作为养殖饲料利用:把农作物秸秆粉碎后,稍加处理就是养殖业很好的饲料。第二种方法是制作成为燃料使用:现代工业或是日常人们生活中使用的碳,也是使用作物秸秆制成的,可以替代煤炭使用。第三种方法是作为种植菌类使用。第四种方法是制作沼气。
农村秸秆怎么处理利用更好
农作物的秸秆在农村那可是比较丰富的资源,但是农民通常对秸秆处理的方法,就是“简单粗暴”的一烧了之。
这样处理的方法确实也是最简单省事,但是就没有想到过这么好的资源被白白地浪费掉了。
并且焚烧秸秆还造成了对土壤墒情的破坏,以及对大气构成污染,因此,焚烧秸秆也是近些年来所不被允许的。
在农村为啥就喜欢这样把秸秆进行焚烧掉呢?那也是因为不少农民并不了解这些作物秸秆更多的用途。
即便是不让焚烧,农民通常的做法也是会把秸秆粉碎后掩埋在了土壤里,作为秸秆还田,这样确实是省事了。
但是却把原有很好的资源没有做到充分的利用,其实完全可以利用5种方法,就能让这些作物秸秆变废为宝。
第一种方法是作为养殖饲料利用
把农作物秸秆粉碎后,稍加处理就是养殖业很好的饲料,比如大型食草类动物,都可以使用粉碎的秸秆直接作为饲料使用。
我们还可以把秸秆粉碎后进行发酵处理,也是很好的优质蛋白饲料。另外,把作物秸秆粉碎混入粮食制作成为颗粒饲料,可以用于喂养肉兔、绵羊、山羊等。
第二种方法是制作成为燃料使用
现代工业或是日常人们生活中使用的碳,也是使用作物秸秆制成的,可以替代煤炭使用。尤其是使用在对食物的加工上,这样的植物碳要比煤炭更加优质健康。
原先植物碳都是使用木材制成,但作物秸秆制成碳块,势必要节省很多的木材。其成本造价低,使用效果好,秸秆制作的燃料也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第三种方法是作为种植菌类使用
要知道我们日常食用的菌类植物,通常都是采用农业生产中的下脚料培育出来的。
以往常采用玉米芯、棉籽壳等种植蘑菇或木耳菜,现在使用粉碎的植物秸秆培育菌类植物,技术也已经很成熟。把原本废弃的秸秆粉碎后,转化成为优质的菌类食材,可获取的收益还真不少。
第四种方法是制作沼气
沼气原本在农村推广很普遍,把农村的一些树叶、秸秆、垃圾等.
通过沼气池转化成为气体,农村可以利用沼气做饭、烧水、取暖等使用,沼气制作技术也是很成熟的。
只因为沼气近两年来在农村减少了,那也是因为农村用于制作沼气的原材料不好收集了.
作物的秸秆其实就是最好的沼气制作原材料,使用沼气不仅可以节约了电源,沼气的废弃物还是优质的有机肥。
第五种方法是制作成为有机肥
现在农民常常采用处理秸秆的方法就是直接粉碎返田,这种方法属实简单省时,但是没有经过腐化分解的秸秆.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并不能对作物提供营养成分,还会因为秸秆上残留下来的病虫害重返作物,造成二次危害。
因此建议把秸秆粉碎集中后,通过沤化分解让其成为优质的绿肥,这样的有机肥对作物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营养成分。
综上所述:秸秆要是合理的进行利用,不仅把农民认为无用的秸秆做了很好的处理,也让这些秸秆二次发挥了它的更大价值,为农民创造了额外的经济收入,这是实实在在的把废弃秸秆变废为宝了。
农民怎样做到玉米秸秆还田呢?
黑龙江省寒地水稻种植面积160多万公顷,其中垦区寒地水稻种植面积突破70万公顷。连续几十年的生产种植,几乎全部依靠化肥无任何培肥地力的技术措施,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处以应用推广阶段。在水稻生产的连年种植,携走土壤中大量有机质,造成有机质逐年减少,土壤地力不断下降,生产中不断增加化肥使用量对水稻稳产高产和优质高效形成障碍。现将多年来实际生产中采用的秸秆还田技术做以总结。
一、三种不同收获方式的水稻秸秆还田技术
1、采用机械割晒拾禾收获方式
近几年机械割晒拾禾面积不断增加,不仅提前了水稻的收获时间还减轻农户的劳动强度。水稻割茬高度12—15厘米进行割晒,水稻割晒后5-7天水分将至15%-16%以下进行机械拾禾,秸秆经收获机装配的抛撒器粉碎10-15厘米后均匀抛撒还田。
5月2日耙地,耙最后一遍地前将底肥全部施入,亩施肥量30.Okg,尿素12.0kg,二铵7.0kg,硫酸钾11.0kg,尿素按基、蘖、调节、穗、粒3、3、1、2、1的施肥模式,磷肥底肥100%施人,钾肥底肥60%施人,40%做穗肥。5月24日插秧,第一次封闭除草5月18日,亩用30%阿罗津60ml+10%吡嘧磺隆20g,6月9日,第二次封闭除草,亩用30%阿罗津60ml+20%耕夫20g。用背负式喷雾器甩施,亩喷液量15L。
2、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资料
2010年5月下旬至6月份出现高温干旱天气,水稻生长快,出现减叶现象,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水稻抽穗灌浆期进入雨季,7月18日至23日连续降雨197.6mm,7月19晚降暴雨冰雹,95%的水稻剑叶叶片破损受伤,部分植株茎秆受伤,植株抗病力下降,病原菌孢子可直接从伤口部位侵入,有利于病害发生。
2.2 水稻物候期调查
7月2日田间发现空育131有叶瘟发生,于7月5日,7月12日、7月27日分别作了叶瘟调查,即空育131、龙粳26每个品种固定3点,每点调查50株,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3、采用半喂入收获机收获方式
在地势低洼、排水条件差、地势落差较大的地号多采用,久保田、东洋洋马、铜陵等半喂入机械收获。这类机械在霜前进行水稻直收,割茬较低,机械自有的抛撒装置可以将水稻秸秆粉碎5-10厘米均匀抛撒还田。
4、大型机械枯霜后直收收获方式
枯霜后水稻植株已经枯死,利用秋季晴好天气集中大型自走式联合收获机进行高留茬收获。割茬高度30-40厘米,装配秸秆粉碎抛撒装置粉碎10-15厘米均匀抛撒还田。
二、秸秆还田后水稻栽培技术措施的调整
1、基肥的调整
秸秆还田在基肥上的调整可以采用二种办法,一种是秋季施用将氮、磷、钾基肥均匀撒在稻草上与稻草一同翻人。一种是春季在标准的基肥施用量上增加1-2公斤/亩氮肥,施入后正常泡田整地,补充秸秆腐熟所消耗的氮肥。
2、整地的调整
秋整地:水稻秸秆还田以翻耕掩埋效果最好,改变以往翻一旋一浅翻一旋一翻的耕作方式。翻深18-22厘米,到头到边不重不漏,翻地找零一次完成。
水整地:春季因为田间存有大量的秸秆,不能采用常规的机械作业,必须配合搅浆平地机进行秸秆的掩埋避免漂草现象的发生,再结合其他整地方式达到最佳的整地效果,“上水颗颗到,排水处处干”。
3、水层灌溉的调整
秸秆还田的灌溉要求,浅水勤灌、间歇灌溉、适时凉田,以达到增氧壮根,防止秸秆腐熟所释放的有害气体和物质积累过多,促进水稻根系正常发育。即水稻移栽后浅水增温促分蘖,有效分蘖临界叶位撤水凉田通气增氧,长穗期间间歇灌溉,出穗期保持浅水,齐穗后由浅水转入间歇灌溉,腊熟末期停灌,黄熟初期排干。
经过三年连续秸秆还田的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肥力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0.2-0.3个百分点,容重下降0.042克/立方厘米。在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维持生态平衡,深彻执行农业部秸秆还田“沃土计划”的实施,水稻秸秆还田作为一项技术措施应加大实施范围普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156322黑龙江省建三江管理局红卫农场)
目前,关于玉米秸秆还田这一问题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土壤供肥能力;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秸秆还田会导致土壤跑风漏气,水分散失,下茬作物出苗不齐,加重病虫害等弊端。笔者认为秸秆还田是应该大力推广的一项培肥地力技术,在生产实践中要克服一些弊端,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实现既改善了土壤供肥能力,又提高了作物产量,更降低了肥料投入成本的综合效益。
一、在实施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上只想说明一点,就是还田要结合整地同步进行,对于南方还田后很快就要种植下茬作物的地块,可采用粉碎还田与旋耕整地相结合,秸秆粉碎后再旋耕一下,可以使秸秆更加细碎,容易分解,方便下茬种植。对于北方还田地块可以采用还田和深翻整地相结合,使粉碎的秸秆翻入深层土壤,利于微生物分解。
二、为了秸秆还田技术发挥更好的效果,有四点建议:一是要坚持粉碎得越细越好的原则,尽量原则揉搓式还田机械,长度控制在3~6公分,这样就可以避免上文所说的导致突然跑墒、漏风、出苗不好等问题。二是玉米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土壤中氮元素,所以要按照每百斤秸秆补充10公斤碳铵。
三是秸秆还田要控制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每亩还田400公斤为宜。四是为了避免上文提到的病虫害问题,对于病虫害严重的玉米秸秆不要还田,要移除地块。
综上所述,玉米秸秆还田也要讲究方法,注意细节,把这项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来,实现一技多效。以上为个人观点,难免偏颇,如有不妥请多谅解。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60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