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如何揭露科举制度的危害的?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22 13:45:03
就从范进中举来说吧
文章运用对比、夸张手法,深刻揭露了科举制度下士人的丑恶嘴脸和封建末世衰颓的世风 ,强烈抨击了封建科举制的罪恶 。
当范进刚进学时,丈人胡屠户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去贺喜,但根本不像贺喜,分明是在进行批评说教。他口口声声骂范进是“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并教导范进今后要立起个“体统”来。过后,范进叫他借乡试盘费,又被他“骂了个狗血喷头”,又是“尖嘴候腮”,又是“瘌蛤蟆想吃天鹅肉”。范进中举后则一跃龙门,身价倍高。胡屠户对他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慷慨送来几斤肉,几千钱当作贺礼,并当众称赞范进“才学高”、“品貌好”、“是天上的星宿”。甚至还一路上低头替女婿把皱了的衣裳后襟扯了几十回,真是判若两人。作者写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大相径庭的两种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世侩形象,十分典型的跃然纸上。丈人如此,旁人就更不用说了。同样是这一回,在范进中举之前,已经穷得揭不开锅,母亲更是饿得两眼都看不见了。但邻居中竟没有一个借米借钱周济他。中举后,他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单看邻居中就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有帮忙去寻人的,有帮忙出主意的。好一派邻里好比亲戚的亲热图景。就连做梦也不敢奢望接触的“大人物”张乡绅也主动登门拜访,又是送银,又是送房,一下子从“一向有失亲近”变成“至亲骨肉”了。小说就是通过前后冷与热的态度对比,生动地把人物丑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使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讽刺意味甚浓。真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62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