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村官自掏腰包建民生工程未得偿还当地称是自愿是怎么回事?

近日有网友反映,自己在任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村支书期间,自掏腰包帮村里建设民生工程,而有关部门却迟迟没把这笔钱给他“补上”。

村官自掏腰包建民生工程未得偿还当地称是自愿是怎么回事?

刘水明告诉记者,自己曾是一名企业家,于2002年起任大峪村村委会主任,在任期间曾为村里改善和建设了“村通公路”、“水塔”、“路桥”等多项民生工程,从2002年到2011年的10年任期内,先后自掏腰包30多万。

卸任后,刘水明前往内蒙古做生意,后来公司破产负债,他便打算将当年为村里建设工程的款项“讨回来”。刘水明的儿子刘子文称,去年腊月他们向镇政府要钱时,却遭楼子营镇党委书记反问:“谁怨你给村里垫钱的”。刘水明在任期间为解决村里灌溉难问题,建设的灌溉机房之一,目前仍在使用。

时任大峪村会计刘云生表示,当年刘水明确实有出资,但具体数额并不清楚。“当年他出资为村里建设工程是出于为村民做好事,但是村里很穷,拿不出这笔钱。”

记者了解到,陕西省忻州市楼子营镇大峪村并不富裕,村中地少,大部分村民要依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据村民周先生介绍,现在村里有900多户,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留在村里的基本都是50岁以上的村民。他还表示,“刘水明残疾,家里没啥收入,子女也没啥正经营生。”

楼子营镇党委书记周明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刘水明当年在实施工程的过程中,并未向上级部门上报预算,“工程建设不是村或镇让他做的,而是他的自愿行为。”周明称,“他的账目很糊涂,很混乱,账上没有体现。”此外,刘水明目前也没有证据能认定具体数额,周明表示,他们咨询了律师和省级部门,得到的建议是走司法途经。“我们也想找有关部门认定,毕竟30多万不是小数目,村子也很艰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62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