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农谚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农谚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的情况如下:

农谚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这句农谚说的是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这句谚语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和环境相互关联的观念,强调了树木在水资源管理和生态平衡中的重要性。谚语中提到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这里的山指的是山地区,山上的土壤通常较为松散,极易发生土壤流失。而栽种树木能够有效地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谚语中说雨多时,树木能够吞水。这是因为树木的根系可以吸收雨水,并将其输送到树干、树枝和树叶中储存。这样,树木能够充分利用雨水,不仅满足自身的生长需要,还能保持土壤湿润,增加植被覆盖,减少水资源的流失,为周围的植物和生物提供水分。

当谚语中提到雨少时,树木能够吐水。这是因为树木在蒸腾作用过程中会释放出水蒸气。通过树木的蒸腾作用,水分可以从树木表面蒸发至大气中,并通过自然循环与降水形成闭合循环。这样,树木在水分供给不足时能够释放出部分水分,以满足周围环境的需求,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这句农谚强调了山上多栽树的重要性。树木在山区可以起到固土护水的作用,类似于修建水库的效果。而树木在雨水丰富时能够吸收并储存水分,而在干旱时能够释放水分,进一步保持水资源的平衡。这句谚语传递了一种关爱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观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因此,在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中,注重山地的树木种植是非常重要的。

多栽树的好处

1、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树木具有固定土壤的功能,可以防止土壤侵蚀和水资源的流失。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帮助改善空气质量。树木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净化环境。

2、调节气候和降温:树木的荫蔽能够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减少了夏季的酷热感。树木在气温升高时通过蒸腾作用释放的水蒸气可以降低环境的炎热感,形成微小的风。同时,树木的树冠可以遮挡阳光,减少紫外线的直接照射。

3、增加生物多样性:树木提供了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吸引了各种不同的鸟类、昆虫和其他小型动物。树木还为这些生物提供了食物和庇护所,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山竹种植条件是什么

重庆不能种植山竹的,重庆的天气不适合种植山竹

另外山竹树生长时所需要的水分比较大,需要园内的排水条件要好,一般高于40度或者是低于5度的温度很容易造成植株的死亡。

在我国只有台湾、福建、广东和云南可以引种栽培。因为山竹主要生长在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对土壤的适应性广,相对黏土,更喜欢有机物丰富、pH值在5-6.5的砂壤中生长。

山竹种植技术和方法

1、种植选园

山竹园地应选择在天然屏障较好,坡度小于20°的半山坡、缓坡地及平地种植,并且园地应集中连片,以方便管理。另外园*还要求*层深厚,*壤肥沃,*壤结构良好,pH值5-6之间,地下水位0.5米以下,当然还需具备排灌方便等条件。

2、整地栽植

结合翻耕整地,亩施腐熟人畜粪肥1500-2000公斤,*肥混匀,开好排水沟。2-5月上旬,挖取健壮的一二年生*生竹种作种竹,每株留20-30厘米,保留蔸部及竹鞭带*约5-10公斤,截去顶梢,留4-5盘枝,植入与竹蔸大小相等的栽植穴内,株、行距均为70厘米,亩植1300株左右。

3、松土清鞭

栽植完山竹后,每年7-8月份都要进行松土清鞭操作,深度视竹鞭在土层中的深浅而定。在松土的同时要截除老、弱鞭,并对生长健壮的露鞭给予理顺后埋入土中。因为山竹的竹鞭一般在4-5年后便丧失发笋能力,故每隔3年须“清鞭”1次。

4、养护管理

(1)水分:山竹对水质是非常的挑剔的,为了保证山竹的正常生长,给山竹浇水的水质就必须要干净,不能受到污染。另外,山竹不喜欢过涝的环境,所以在下过雨之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排水。

(2)施肥:一般在栽后每年的3月下旬结合松土除草亩用尿素、钾肥各10~15公斤,磷肥50公斤均匀施于种竹的蔸、鞭际,以利笋芽壮长快发;7-8月份,结合松土清鞭,亩施适量翠姆水溶肥,促笋芽萌发。

(3)光照:山竹早期生长需要弱光环境,荫蔽度40%-75%最适宜山竹的生长。

5、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是山竹高产的的关键,疏花疏果宜在早期进行,以减少养分消耗。一般人工疏除过多的花和幼果,也可用适当浓度的化学药剂喷洒果树,采用化学疏除,以获得优质果品和持续丰产。

6、适时采收

当笋箨箨叶开始裂开,笋尖露出地表20~30厘米时即可采收。采收鲜嫩竹笋时要注意做到不伤鞭、不伤笋。采回后剥除笋壳,按每0.5-1公斤扎把装入食品袋上市销售。也可加工成干笋片、干笋丝后出售,利润更高。

山竹和榴莲齐名,被称为“水果皇后”,其口感嫩软,甜中带酸,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因而广受消费者喜爱。山竹果树寿命很长,可达七十年之上,种植成本又不高,近些年我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和云南等地都有引种栽培。那么如何种出高产的山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吧。

一、种植环境

1、土壤条件:山竹适宜在多种类型的土壤上生长,但不能适应石灰质土壤、沙质冲积土及腐殖质低的沙土。热带地区,透气、深厚、排水好、微酸、富含有机质的黏壤土和壤土最适合山竹的生长。

2、气候条件:山竹是典型的热带雨林型果树,在25-35℃、相对湿度80%的环境下可以生长旺盛,20-25℃的温度范围也能满足山竹生长的基本要求。山竹快速生长时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热带地区年降雨量在1300-2500mm就能满足其旺盛生长。

二、种植时间

一般来说,山竹的种植时间和季节是在四月左右,四月份的气候,雨水比较合适用来种植山竹,而且在种植幼苗的时候,这种雨水和温度都比较适合幼苗快速生长发芽。

三、种植方法

1、开穴与施基肥:定植穴需提前1个月挖好,定植穴的大小一般为60cm×60cm×60cm。穴土表层土与底层土分别放置。每个定植穴施15kg腐熟的有机肥和0.5kg钙镁磷肥及有机营养肥嘉美红利0.4kg。

2、小苗定植:选择实生苗,或者嫁接苗定植都可以。栽苗前去掉病虫枝叶及残叶,再剪去一些过多的叶片,避免蒸发量大,失水过多。种植时,先将混匀的肥土填入穴中至40cm,然后去掉种苗营养袋,放入穴中,种苗的支撑棍不必拔出来,带棍一起栽苗。

3、根区覆盖:山竹苗定植后对其根区覆盖,可以提高成活率。可以利用园区内生长的铁芒箕覆盖根区,一般从树干向外直到树冠滴水线内的30cm范围内保持覆盖。

四、肥水管理

为了保证山竹生长所需的水分,要因地制宜的利用河沟山泉、自打水井、山塘水库蓄水引水等灌溉配套工程,并在果园高处自建蓄水池用于旱季蓄水或果园自压喷灌。蓄水池的大小应根据每株果树需水量来建设。

由于山竹每一年的生长的条件不一样,因此在施肥方面也有所差异。首年的幼龄树成活时还在旱季,需要施1次800倍液嘉美红利,每株施用量250mL左右;第二年施肥的规律和肥料的种类与首年一样,不同的是增加了追肥次数;往后则还要施用有机肥与三元复合肥,充足合理的肥料供给,将有利于山竹尽早进入结果期。

五、山竹采摘

山竹一般来说是在五月份到九月份成熟,成熟之后外壳坚硬,而且呈现黑紫色果实,嫩白如雪一般,在挑选的时候要挑选体型中等大小,而且外壳相对比较柔软,有弹性的果实进行采摘。

以上就是有关一些山竹的高产种植技术分享,当然这山竹的种植栽培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很多的要点需要注意,比如松土清鞭、病虫害防治、除草等等,具体得参考山竹的生长环境、长势及土壤等各方面因素,总之慢慢摸索并掌握便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62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