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丰泽农牧饲料有限公司的公司规模
福清市丰泽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春,毗邻“海峡两岸(福清)农业合作试验区”及“福清洪宽台湾农民创业园”,是一家集生产科研、技术推广为一体,致力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现代高科技农牧企业。
公司占地面积约2000余亩,现有职工96人,其中科研人员30人。一期工程建设已利用荒山荒地1000多亩,投资3000多万元,种植优质果树1万多株,巨尾桉、松柏等经济林和生态林8万多株。配套建成三个种猪场,现有母猪存栏2000头,年出栏优质种猪和猪苗4万余头。2005年10月,福建省环保局、农业厅在公司召开环保工程现场会,对丰泽现代生态环保种养结合“零排放”的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建议在全省推广应用。2007年4月,公司通过福清市环保局组织的零排放环保验收,被誉为花园式的企业,是我省现代化水平一流的生态养殖场。
公司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现代生态农业新路子,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公司利用地形优势,采用“果-林-畜-沼”的发展模式。以种植业为基础,配套养殖业,引进台湾成套环保设备、先进养殖技术和优良种猪等,是省内首家将台湾红泥塑料沼气技术应用于猪场污水处理的企业;同时引进消化吸收当今世界农牧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从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猪舍设计、养猪设备、环保设施等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利用山体自然落差,建设配套沼液灌溉系统,用于种植果树、经济林、生态林等,并为市场提供了安全、优质的无公害农产品,促进了养殖业、种植业、林业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了养殖业污染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零排放”目标。近年来公司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科普示范基地”、“省新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福建无公害农产品生猪基地”、“福建无公害农产品龙眼基地”、“福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福州市首批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项目”等殊誉。
为了加快推进丰泽新一轮更高层次的发展,把握国家“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的历史机遇,依托“海峡两岸(福清)农业合作试验区”及“福清洪宽台湾农民创业园”便于开展与台湾农业技术合作交流的优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公司计划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尚未开发的1000多亩闲置荒山、荒地,再投资3000多万元,引进台湾名优蔬菜瓜果、名贵树种、园艺花卉、优良种猪等,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建设具有更高科技水准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基地,将公司打造成为海峡西岸现代生态农业科学发展的典范。
今年的养猪人太难了!猪价尚未走出亏损,又来一波环保整治风!近期,各地拆猪场的新闻再次频繁见诸报端,据了解福建、江西、广西等地大批猪场被强制拆除,并且严禁拆后再建,一旦发现,坚决予以拆除!
甚至有的地方还出台了政策——举报污染场有奖!也就是说你养猪如果臭味、或者污水影响到村民了,随时都可能被乡亲们举报了!
无疑,这给本来就难熬的养猪业增加了更多的压力。
很多小散养殖户本来觉得猪价终于快熬到头了,这下环保一严格,猪场一拆,后路都断了,翻盘的机会都没了!
其实每年的拆猪场事件都有发生,原因也不尽相同,并不是很稀奇的事情。
那么这次猪场拆迁风暴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据了解,此轮猪场拆除主要是两方面原因:
1、没有养猪用地手续的,也就是说属于无证建场的。
2、养殖过程中存在粪污等污染的。
看到第一个原因,可能很多人会联想到两年前相关的养猪政策。
当时国家为了鼓励生猪养殖,各类养猪政策一路绿灯,其中就包括取消15亩用地上限等。
那个时候只要是养猪,各种利好政策全都支持,和现在的情况简直是云泥之别。
但也是在那个时候,由于猪价高,养猪也好拿地,所以很多人都齐头扎进了养猪业,但是有的人趁着政策的“宽松期”把猪场相关的用地手续办理齐全了,但也有的人一直拖着没有办理,而这个“遗留”问题就是导致今天很多猪场被拆的原因!
哪些猪场合法?哪些地方不能养猪?
我们来盘点下:
(1)水源保护区保护地;(2)自然生态保护区;(3)风景名胜保护区;(4)集中居住区;(5)地面饮水源区域;(6)主要河流区域;(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的区域等。
这些地方都被划入禁养的范围,禁养区内是不允许从事任何养殖业。
所以想养猪的朋友一定要清楚养猪需要办理哪些手续,哪些地方可以养,哪些地方不可以养,避免损失!
关于拆猪场的新闻,一般看起来养殖户都是弱势的一方。
很对人都有疑问:“治污就一定要拆猪场?要环保就不要民心?”客观来说不符合规范的猪场,要拆除也不是立马就执行的,基本上都是给一个缓冲整改时间,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才会被强制执行。
那么又有人问:猪场拆了有补贴吗?这个想得有点多!
因为本来你的猪场就是属于违规建筑才会被拆的,那么既然是违规,肯定是没有补贴的。
但是对于对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如果确实是因为环保和土地问题需要拆除的,相关部门是需要安排重建、或者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的!
小养猪户为什么总是踩到环保的雷?
那么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小养殖户的环保问题总是不合格?
不得不说,畜禽养殖的环保设备投入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处理设备一台就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中小养殖户确实投入不起,并且因为养殖量太小,盈利还不足以支撑环保设备的运转。
据了解,一个2400头左右规模的自繁自养场,除臭硬件投资600万元,年运营费用300万元以上这些环保设备造价不菲,很多养殖场舍不得这一笔投入,最终只能是在违规的边缘行走,最终的命运只有“被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经常说:“种养结合”模式最适合中小养殖户,因为污染排泄物基本上经过发酵就可以自己用在农田或果林里了,环保问题也解决了,费用也不用投入那么多!
说到底,要想把养猪当事业,还是要把环保、用地等问题提前都处理好,不然政策的变动空间也很大,市场缺猪的时候政策会放松,你觉得没有问题,一旦产能恢复了,市场缺猪了,政策的就会收紧,你的猪场就会面临各种问题甚至被拆!其次就是,还要好好琢磨“种养结合”模式,这是未来中小养殖户的最佳出路之一!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62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