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养鱼的新模式出现了,利用集装箱养鱼都有什么优势?
集装箱养鱼是一种新兴的养鱼方式,它是一种连片、立体的集约养殖方式,循环水、高密度受控养殖使其成为高效水产养殖系统。
首先,集装箱养鱼根据水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陆基推水式”和“一拖二式”两种模式。陆基推水式的优点是一是养殖成本低,二是设施化农业收获简单,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三是由于集装箱的高密度养殖,可以精准控制,集中投喂,节省了饲料成本,降低了管理成本。最后的优点就是鱼虾品质好,因为水是不断环流的。
此外,由于陆基推水式养殖箱配备了废水沉淀系统,可以将废水进行多级沉淀后去除掉悬浮颗粒然后排入池塘,使得养殖自身污染极小,而且由于换水量很大,因此发生病害的发生几率也会大大减少,由于养殖区域集中,所以使用药物来进行病害防治的用药量也大大减少,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户的收益。一拖二式与陆基推水式不同,它属于全封闭集装箱养殖,它包括了一个智能水处理箱和两个养殖箱,他的核心和关键都式全程封闭水处理。
一拖二集装箱养殖有非常突出的六控系统,可以实现养殖的智能标准化、绿色生态化、资源集约化、精细工业化,它的优点是辅助设备多,可以精确调节水体中的各项指标,确保养殖水质最佳,它还有恒温系统,可以提高养殖对象成活率,满足错季市场需求,获得持续性收益,最后就是满足了生态环保绿色的要求,辅助设备及时处理养殖粪污,降低病害风险,提高养殖水平。
水产也能物联网化吗?
问:水上面建鸡场,上面养鸡,下面养鱼,这样的养殖基地可行吗?
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真正运行起来会困难重重。
在水面建厂养鸡水下养鱼,这样的项目有些模仿“鱼桑”项目,有点废物利用绿色循环的意思,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作用起来会困难重重。因为目前这样的项目不多,能够借鉴的经验也太少,很容易翻跟头。
一,鸡鱼共养有好处
阿坤查阅了好多资料,认真学习了下这种养殖方式,总结下有几点优势。首先水面养殖节约了占地,不需要再土地上建厂房,只需要承包些池塘就够了,其次是鸡粪最大化利用,实现效益多大化,不仅能够赚养鸡钱,还顺便挣了养鱼钱,最后是这种模式省工省时,不需要人口收集粪便再喂食鱼,省掉了这一环节。
二,鸡鱼共养的坏处
其实很多普通人并不了解,还不知道鱼还可以吃鸡屎长大,恐怕有些人会再也不吃鱼喽,并且鸡鱼共养也并非全是好处,阿坤认为有以下坏处,首先养鸡场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粪便,这些粪便中含有许多菌类,像大肠杆菌便是其中一类,粪便经过自然发酵会产生热量和氨气,若粪便没有处理发酵好,直接倒入水中,容易造成水温升高、水污染等问题,只能养殖一些耐缺氧的鱼种,像罗非鱼和埃及塘鲺鱼等等,还要不停地给水面供氧才行。
总之,尽管这种养殖方法还没有普及,但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实践,先不说能不能赚钱但经过实践证明,这种养殖模式在科学合理的管理下,是可以实现的,是可行的一种养殖模式。
水上面建鸡场,上面养鸡,下面养鱼,这样的养殖基地可行吗?
随着场地租金的增长,现在很多养殖场都在慢慢做立体养殖,例如在水产养殖中很多朋友喜欢在芋塘上面或是边上搭棚来养殖鸭和鹅,有的在塘边养猪之类的,这样的好处是不仅可以更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还可以合理地利养殖畜禽时所产生的粪便,从而起到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那么在养殖鱼时能不能在水面上建鸡场,上面养鸡,水中养鱼,这种养殖基地可行吗?
踏火在水产行业做了这么多年还真没有见过在鱼塘水面上建场养鸡的(也许是我没遇到过),因为鸡不比鸭和鹅这一类水禽,鸭和鹅不怕水,生活的环境湿度大一些问题不大,而且也不是一天到晚关在水面上,一般白天都是放出来,只有晚上才赶进棚里去。而鸡的生存环境如长期比较湿的话会出现很多问题,特别是密度高的情况下更易出现问题。所以一般鱼场的老板也不会冒这个险去做,一般最多也就是在鱼塘的堤上散养一些鸡。
另外在水面养殖鸡虽然鸡粪可以用来养鱼,但是鸡粪相对鸭粪和猪粪这些来说,其里面的有机质和残余的蛋白含量会更高,因此这一类粪便进入鱼塘之后如果量稍一多的话则很易引起水质变差,养殖的鸡少可能问题不大,但是鸡一多的话鱼塘里的鱼根本养不好。因此在水产养殖中,如果塘里要用鸡粪则也是用一些发酵好了鸡粪,没有发酵的鸡粪一般的养殖户是不敢大量用的。
因此说,如你想在鱼场养殖鸡的话,个人建议你最好是在塘堤上养殖,或是在塘边的水面搭棚来养殖也行,但是最好不要将鸡粪直接排入鱼塘,特别是底质肥水源不好的塘一定要注意这,要不天气变化时塘里的水很易出现问题。
以上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水上面建鸡场养鸡,下面养鱼,这个模式好,早在70年代已经有了,这个养殖方法也有具体的要求,一,水面积不能太少,并且一定要有活水,池塘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二,鸡场的复盖面积不能超过池塘的1/3之一,鸡场必须建在池塘的出水口。三,鱼种的放养搭配,我国的四大淡水鱼全部要合理投放,养殖4斤重以上的青鱼,要在池圹里投放螺丝,青鱼10斤重以内不要捕捞,正是快速成长的阶段,在放养四大亲鱼的同时,适当的投放鲤,鲫鱼。投放一年内的亲鱼最好不要捕捞,到第二年底再捕捞,捕捞时选择大的,留下小的继续养殖,如果管理的好,两年后的四大亲鱼都在10斤以上了。鸡鱼套养这个模式好,节省了空间,土地投资,节省了鱼饲料的投资,方便管理,值得提倡,最后加一句,池塘内安装增氧设备,备用。
早在1997年的时候,我们村有一个人就做了这种养殖模式,那时他是养肉鸡,他的那个鱼塘很大,有十七亩多地那么大,基本是一个长方形的鱼塘,他在最窄处建了一条通桥(钢木结构),能养1500多鸡,它的设计还算很合理,鸡舍半封闭,鸡粪和费饲料全部落入鱼塘,外加直接抽取塘水冲洗鸡舍(底部粪便)。
他的这种设计只能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应用,冬季不行,我们这里冬季气温低。
第一年效益很很好,鸡和鱼双丰收,收入双倍增长。
到了第二年就出问题了,他的鸡得了病,感染了鱼塘,当他顾着挽救鸡群的时候,鱼塘水质突然恶化了,给他来了个措手不及,他赶紧再挽救鱼塘,最后的结果是鱼塘救过来了,损失差不多三分之一,鸡却没有,死掉了一半多,最后便宜处理掉了。
后来他吸取了教训,改建了鸡舍,采取了半岸通桥鸡舍,发现问题,只需1个小时,鸡就可以全部回到岸上,他也加强了对鱼塘水质的管理,他每年可以在在鱼塘上养殖3批肉鸡,给鱼塘节省80%的鱼饲料。
几年后由于市场不好,他就改行了,他那套设施就转给了别人,2012年土地流转,那片鱼塘改建成了一个市郊公园,原来的模样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其实这种养殖方式并不占多大优势,除了节约用地以外,就是节省鱼饲料投放时间,如果换个方式采取岸养,机械投料反而比这种更安全,更经济,更容易疾病防控。
总之就是一种生产方式吧,高收益伴随高风险。
水上面养鸡、水下面养鱼,这样的养殖模式看起来很好,可是我国目前没有这样的养殖模式。 不过,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们想不到的不一定别人想不到,我们不敢做的不一定别人不敢做!在水面上养鸡,我们会考虑湿度会不会比较大。毕竟如果养鸡的环境湿度比较大,对于鸡的生长或者产蛋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国外,就有人利用 水上面养鸡、水下面养鱼这样的养殖模式,大家可以去看看越南那边,他们那边是有这样的养殖户。
其实在水面上养鸡、水面下面养鱼,还是有很多优点。比如 节约了养殖空间,还有就是节约了鱼的饲料成本。 但是因为鸡的本身原因,所以说在水上面养鸡的话,那么对鸡场的建设有一些特定的要求。
一、水上面养鸡、水下面养鱼,为什么能节约养殖空间,节约饲料成本?我们都知道池塘的上面,是有足够的空间未被利用。池塘有多大,水上面未被利用的空间就有多大。 如果我们能将池塘上面的空间利用起来,那么这个被利用的空间,就会产生额外的收益。 同时也是节约了一定的养殖空间,就比如在池塘上面建立养鸡场。而且养鸡场的鸡,每天会排泄大量的粪便。鸡的粪便对于鱼来说,算是一定的饲料。毕竟 鸡属于直肠动物,其粪便中会含有很多未被消化的食物,对于鱼来说其营养很高。
不过虽然鸡粪对于鱼来说算是一定的饲料,可我们最好是投放经过发酵的鸡粪。因为没有发酵好的鸡粪,会含有大量的病菌,对于鱼的生长不好。我们在发酵鸡粪的时候,发酵所产生的热能,能有效的消灭大部分的病菌。
但是 未发酵的鸡粪也能投喂给鱼吃,只是说经过发酵的鸡粪会比较好一些。 另外,我们需要注意一点,池塘的面积需要足够的大,才可以在上面建立鸡场。因为鸡场内的鸡,排泄的粪便还是比较多,当超过池塘的承载量时,池塘的水质会逐渐的变差。解决这样的问题,最好是定期给池塘进行换水工作。
二、鱼塘上面建立鸡场,需要保持一定的防风透气性如果鸡长时间的生活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那么它的产蛋性能和自身的生长,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所以,如果要在池塘上面建立鸡场养鸡,就必须想办法降低鸡场内的潮湿度,毕竟池塘上方的空气湿度比较高。
降低鸡场潮湿度的最好办法,就是使鸡场保持一定的空气流通,让潮湿的空气不会一直聚集在一定地方。不过因为 在晚上,池塘上方会比较寒冷,容易形成冷风直吹,所以我们建立的鸡场也要保证一定的防风性。 因此我们在池塘上方建立的鸡场,最好是围墙的上部处于漏空状态,而围墙下部处于密闭状态。这样既能防止冷风吹伤鸡,又能防止鸡场内太过于潮湿。
总结:水上面建立鸡场,上面养鸡、下面养鱼,这样的养殖模式还是可以。不过最好不要这么做,毕竟这样涉及的问题比较多。主要是如果鸡场比较潮湿,对于鸡的生长和产蛋都有一定的影响。目前来说,在我国还没有人这么做,但是在国外就有人这么尝试,特别是越南那边!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很骨感。现实中这样的养殖却少有人去实行。
水上面建鸡场,上面养鸡、下面养鱼,这样的养殖方式听起来不错,循环利用的养殖方法,这样的养殖方法理论上有两个好处,
而这样的方法养殖坏处却要比好处多
1,池塘上建鸡场养的鸡容易得病。 鸡是喜欢通风干燥的场所,在池塘上养鸡,下面的水气挥发上来鸡舍潮湿,容易滋生细茵影响鸡的 健康 ,冬天鸡场下面来风,吹的鸡爪受冷容易站不起来。
2,鱼塘里的鱼儿肉质不好影响销售。如果这个方式池塘养的鱼是用来卖的话,建议不要这样做,为什么? 告诉你一个真实事件,我朋友是养鸡的,当然他不是在池塘上面养鸡,只是鸡场门前有口池塘,他便将鸡粪全铲到池塘里,鱼儿有吃的肥料,到年底他将鱼塘里的鱼清出来卖却被村里的人骂,因为鱼吃出来一股味,难吃的很,他也被传的周边都知道了名声也坏了,之后他家卖鱼都没人买,大家都知道他家鱼的肉质不好有股味道,不管鱼是喂什么的大家都不买他家的。
3,两边都得不了益。从上面所说的可以看出来,出发点是为了能够循环利用养殖,但是缺点带来的却是,鸡养不好了容易得病,长势不好形成不了效益,鱼儿虽然喂养成本降低了,但是肉质不好,变成了一次性生意,人家买了一次鱼之后都不买了,搞得两个养殖的效益不升反降。
1,鸡场建鱼塘里上需分上下层建设,上层是鸡休憩的场所,下层是鸡活动场所,这样上层不受潮湿影响,鸡休息的好,病就少了。
2,鸡场建设不能占池塘的1/3,只能占更少的地方,这样,池塘和鸡场才能形成良好循环。
3,鱼塘必须有足够的新鲜水流入。因为鱼塘有鸡鸡粪的掉入,当中会含有细菌,池塘水没有新鲜水流入的话,久而久之,塘水质变差,鱼儿容易得病,鱼儿肉质也会变差。
4,鱼塘里的供氧要保证,鸡粪会产生热量消耗池塘里的氧气,所以鱼塘里新鲜水要充足,或是有供氧设备保证。
水上面建鸡场,上面养鸡,下面养鱼,这样的养殖基地可行吗?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针对你这个问题,在国内的话只能说: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从以下几点来分析水上养殖的利弊:
第一、水上养殖的好处
鸡舍建在鱼池上面,鸡舍里养鸡,鸡粪直接喂养鱼池里面的鱼,消除了处理鸡粪的麻烦及开支,同时节省了一部分养鱼的饲料开支。
水上养鸡,鱼池是一个天然的降温环境,这对于夏季养殖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一面,节省了鸡舍降温的开支。
第二、水上养殖投资在这里以养10000只鸡来计算,如果养1万只鸡需要配套60亩的鱼池。因为,如果鱼池太小,鸡粪直接排到鱼池了,鱼吃不完鸡粪的话,最后直接造成鱼池就成为一个抽粪坑了。那么在鱼池上方建设折一万只鸡的鸡舍,再加上这60亩地的鱼池,成本在这里就不给计算了。再加上一些其他设施的成本,没有个100万以上基本动不了。
第三、环境污染治理
现在国家对养殖污染的治理是非常大的,如果我们只是养殖,不管污染的话,基本是不可能了。很现实的一个例子,我们村有个水库,后来让人承包养鱼,喂得就是鸡粪加饲料,周围养鸡的鸡粪都给拉去直接倒在水库了,本来一个非常干净的,充满童年回忆的水库,最后变成了臭气熏天的水库。不过去年镇上给收回了,不让在承包养鱼了,水库里的水全部放干重新蓄水。所以,如果你真想用这个模式养殖的话,环境污染这块是需要重点考虑。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谢谢!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吐槽!
关注养殖达人,谈天说地话养殖。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告诉我!
水上年建鸡场,上面养鸡,下面养鱼,这样的养殖基地可行吗?
题主是在说笑吧,你是养鱼还是养鸡场下面建个大粪坑啊。你的目的是什么?你想用鸡粪来养鱼吗?但是,你认为什么鱼吃鸡粪呢?
我就不明白了,养鸡场建在陆地上多好,还节省很多投资,而想把鸡场建在鱼池上面,你知道工程有多大,投资要多花多少吗?这样说吧,你建一个鱼池上面的养鸡场,可以在陆地上建两个同等规模的养鸡场,这是何必呢?
再说,养鸡场产生的污染物鸡粪等,是很难溶于水的,如果全部放入鱼池中的水体中,会使水体变得十分浑浊,十足像个大臭粪坑,这样还可以养鱼吗?肯定是不行的。
养鸡场要保证干燥,在鱼池上面,会是鸡舍变得很潮湿,这样就会使鸡舍滋生细菌,这样不利于鸡身体 健康 的。
这样做,投资大,还不利于鸡生长,关键鱼池还会被破坏,水体根本不适合养鱼。
关注农民,一起学三农。
这就是我们古代所创的桑基鱼塘,早在齐民要术当中就有记载。这么优良的模式在古代就有创立,但是现在却不能使用这种模式了。主要是为什么呢?上面养鸡,下面养鱼是行不通的。如果你想行得通,就必须要对污水进行处理。
为什么行不通?如果你在大型养殖场上过班,你就会知道。你去鸡场看一看,现在养鸡基本上都是用药物来堆积而成的。小鸡刚出生时就开始打疫苗,然后就要使用抗球虫的药物,还要使用诺氟沙星等治疗肠炎的药物,还有一些其他的抗生素。
①抗生素残留严重:抗生素的残留特别严重,这样的抗生素会对池塘当中的微生物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水产的生长 ,尤其是一些名贵的水产,他们对水质的要求特别高。
②尿酸较多营养过剩: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鸡粪当中尿酸过多,会对水体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水体整体呈酸性,在这样的环境当中除非极个别特殊的鱼,其他的鱼是生存不了的。
为什么古代却可以?①他们不使用抗生素:因为古代他们并不使用抗生素,因此排在粪便当中更不会有抗生素残留,这样鱼和其他的微生物在水中就可以共存。
②散养数量少:而且他们主要是以散养的状态,养殖的数量比较少。在齐民要术当中就有记载,上面搭设凉棚,主要是几根竹竿搭建而成,下面是于生活的场所,周围几户农家种的还有桑树等,现在的养殖模式是什么样子呢?一个养鸡场最少要有2万只以上,一只鸡一天至少要排50~100克的水粪,2万只鸡一天要排出多少呢?也就是要排一吨的粪便,对于这样的粪便一个池塘能装得下。
怎么才可以养鱼呢?首先我们要对鸡粪进行处理,要把它的污水处理干净。但是据我所知,能将生产污水以及粪便处理得达到养殖标准的还没有几家鸡场,仅仅是一个新希望六合有一个示范基地,他们才是将污水处理以后达到了排放以及农田的使用标准,其他的更不要说了,使用标准都达不到。如何达到养殖的标准呢?
水面上建鸡场,上面养鸡,下面养鱼这种模式笔者认为不好,首先一个是成本太高了,地面上围一个养鸡场用不了其一半的钱;二是很难保证鸡舍内不漏风,毕竟鸡不但怕热同时也怕冷。要是养鸭子到可以考虑考虑,水源那么近,加上鸭子又是喜水的动物。
养鸡的利润本来就不高,所以每一份投入都必须精打细算。尤其是大份额的场地建设费用、养鸡场设备费用等,一个小小的失误就有可能导致白养几十,甚至上百只鸡。还有一个也是相对比较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鸡场的地面该如何建造?题主最初的想法肯定是觉得上面的鸡粪,可以用来喂食下面养的鱼,其实也没错,但问题是鸡粪这么下去?
利用人工收集显然不现实,最便捷的办法就是把鸡场地面做成网格状,随便用水冲或者用扫把扫都轻而易举。但是上面的鸡会不“乐意”的,网格养鸡,非常容易发生鸡腿病,何况还是在湿气本来就比较重的水面上,发生率更高。而且太过于透风,还会提高引发各种类型传染病的几率,本想着一举两得,到头来可能连一个都得不到。
鸡是喜干厌湿的动物,要想配套养殖,首先一定要了解所养殖品种的特性和生活习惯,以及各类传染病的诱因。比如题主说的养鱼水塘,其实在上面养些鸭子、鹅这类喜水的动物,可以更好的合理利用本地资源,达到双收益也更容易一些。
文/ 水产前沿 陈羽翀 图/ 广东瀚海水产科技中心
从2002年开始,国内就有企业涉足水产在线监测系统产品,至今已经历了整整10年时间,但相关产品依旧未能打开市场。就当前的水产养殖现状而言,实现水产养殖智能化管理还有些遥远。
能24小时辅助管理的系统
2011年9月初福建闽江水口库区水系出现大面积死鱼,最后统计的死鱼总量近一亿斤。此件大型水质安全事故中,最后经过当地渔业部门的检测,断定鱼的死亡原因是缺氧。事发当天,环保部门把事发水域的采样送至福州进行检验,但是检验结果经过一天之后才得到反馈,得到结果的时候,造成的损失已经非常严重。当时由于不知是缺氧缘故,许多养殖户采用不正确的自救手段,如继续在网箱投放饵料,把网箱拖到河道中间,结果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很多养殖户抱怨水质检测手段落后,效率太低,严重影响了养殖安全性。而如何才能及时监测水质参数,其实国内早有水产养殖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存在,并且在国外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水产养殖在线监测系统又称水产养殖自动控制系统,名称上并未有统一的叫法,行业内通常也会统称为“物联网”。 能24小时在线监测多种水质参数,包括: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氢、盐度、浊度、温度、叶绿素a、各种重金属离子、总磷、总氮等参数,水产养殖自动控制系统汇集了在线监测水质参数、根据在线监测到的水质参数自动控制相关电气设备运行(如增氧机、水泵)、查看历史数据记录三大功能。只要设定程序,接入水泵、增氧机等设备,系统就会自动开启或关闭相关电器设备,进行智能化养殖。
粤东饶平地区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户林老板拥有100多亩的高位池虾场,每年亩产达到6000-8000斤。每口5亩的池塘安装9台增氧机,其中3台水车式,6台中层增氧设备,而且还加上底部增氧,这等架势确实很少见,一直以来的养殖效果都相当不错。他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多次记录溶氧、温度和天气情况等数据,录入档案。从2009年开始,他改变了人工记录的操作模式,开始使用电子设备进行监测。从便携式溶氧仪、便携式pH仪,到在线溶氧监控系统,每40分钟测试一次数据并且记录在案,林老板会去反复研究这些数据,发现其中的规律,总结经验。他坦言,这也是成功养殖的重要习惯。
水产物联网未广泛应用
从人工测试到电子设备测试,节省了人力成本、时间成本,操作和记录更有条理。水产在线监测系统正是集中了检测、信息平台和远程发布于一身的实时同步监测工具,作为水产养殖电子化信息化的趋势,却并未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应用。
以福建省为例,全省如今使用的水产在线监测系统数目在100套左右。作为养殖大省,可见使用此类监测设备的养殖户其实只占非常小的一个部分。厦门水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贝”)总经理魏茂春介绍,在线监测系统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实行工厂化育苗和高密度养殖的企业中,其中包含的养殖品种十分广泛,包括大黄鱼、石斑鱼、南美白对虾、草鱼、海参和花蛤等。经总结,魏茂春认为养殖密度高、产品赋值高的大企业更有兴趣尝试在线监测系统。
对比国内的情况,国外对水产在线监测系统的使用要广泛很多。广东瀚海水产科技中心(以下简称“瀚海”)经理丘晓君向笔者介绍,欧洲对此类监测系统的使用率在70%以上,普及程度非常高。主要是因为政府对养殖的要求高,对用水、排水、排污等指标都有严格的标准。所以欧洲的水产养殖必须通过物联网系统对养殖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养殖的安全性、对环境的保护、资源节约以及保证养殖回报。
水贝从2009年开始进行水产养殖监测系统的研发,借助于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的科研成果,并一直保持产品的技术升级以及故障问题的解决。魏茂春介绍,现在国内的水产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发和制造上,在传感器这一环节上暂时还无法与国外产品比较,所以在系统安装的时候,通常会选用进口的传感器作为搭配。
推广应用的三大阻力
从2002年开始,国内就有企业涉足水产在线监测系统产品,至今已经历了整整10年时间。但水产在线监测系统产品依旧未能打开市场,国产品牌普及受阻,进口品牌更是价格定位高而难以推广。“系统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有所普及或者更好地推广,可能是5-10年。”丘晓君说。
总结下来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传统养殖观念使养殖者未能完全接受智能化的监测系统。国内养殖者大多信奉经验主义,特别是养殖效果一直都不错的养殖者,容易形成不借助电子设备仪器也可以养好鱼养好虾的理念,观念一旦形成,短时间内还难以改变。
其次,一套最普通的国产水产在线监测系统需要投资约3万元,若采用进口的零部件,价格就几近翻倍,如果整套都是进口产品,价格更甚。所以现阶段价格因素是水产在线监测系统普及的最大障碍。一般小规模养殖的散户难以支付这么一笔费用,而且也难以预计这套系统所能带来的利益是否可以抵过产品本身的价钱。
再者,售后服务是否到位直接影响行业整体,早期有一些企业试水水产在线监测系统产品的销售,但往往忽略了售后跟踪服务的重要性,最终影响了用户对产品的体验。魏茂春和丘晓君都重点提到过售后服务的重要性,水产在线监测系统设备安装后,需要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维护,而且培训客户的自主动手操作和维护技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服务内容。整体来讲,国内外的水产在线监测系统目前都处于不断的技术提升和产品的更新研发过程之中,期间也需要客户的反馈意见。
随着自然环境的越来越恶劣,水资源的一步步减少,土地变得稀缺以及人力成本提高的大环境下,国家政策也会对相关的产业重视起来,信息化、智能化将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水产养殖的一个新趋势。水产养殖在线系统在环境保护、资源优化以及保障养殖方面都有效率上的优势,用自动控制设备代替人工管理操作,对养殖水体和生态条件进行监测、处理和控制。当然水产物联网系统并非万能,使用了系统并不足以保证养殖的必然成功。系统所提供的是及时的数据监测,可辅助降低养殖风险,为养殖提供多一套保障系统。
水产养殖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功能
24小时在线监测各养殖水体的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氮、盐度、浊度、温度、叶绿素a等水质参数。
可通过监测到的溶解氧值自动控制增氧机工作,防止出现缺氧事故。当溶解氧低于安全值时(例如4mg/L),自动打开增氧机,当溶解氧达到安全值时(例如5mg/L),自动关闭增氧机,以节省电能。
当监测到溶解氧值达到危险值时(例如3mg/L),启动声光警报系统,并给管理者发送手机短信,中心控制软件会启动报警提示。
可通过手机、电脑网络查询水质参数和各种设备工作状况。
可通过手机、电脑网络远程控制增氧机、投料机、水泵等设备启动或停止。
可自动记录、储存现场监测到的溶解氧数据,并永久保存,帮助用户查询、分析:季节、时间、天气、温度等因素对溶解氧含量的影响。
用户可根据水中溶解氧测量值,精准控制饵料投放量,提高饵料的转化率。
具有电机缺相,漏电及过载保护功能,可以有效的保护增氧机的电机。
停电报警系统。停电时现场警报器会开启,并给管理者发送短信提示。
单台设备可测控24口工厂化养殖水池或8口土池塘(单口池塘10亩以内)。
《水产前沿》杂志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63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