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2018年的中考即将到来,历史的复习也可以结合历史试卷。下面由我为大家提供关于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毎小题2分,共50分)

 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你的选项所对应的大写字母涂黑

 1、 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的是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禹

 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秦朝 C.随朝 D.清朝

 3、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A.钟繇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

 4、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它正式诞生于

 A.唐朝 B.明朝 C.隋朝 D.清朝

 5、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6、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五铢钱 B.贝币 C.圆形方孔钱 D.交子

 7、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淸朝

 8、 ?开辟荆榛逐荷夷?,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岳飞 C.文天祥 D.郑成功

 9、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北伐战争 B.五四运动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10、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武昌起义 D.辛亥革命

 11、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12、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不包括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台儿庄战役

 1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14、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15、2017年是香港回归多少周年

 A.19周年 B.20周年 C.21周年 D.22周年

 16、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水稻专家是

 A.邓稼先 B.魏源 C.严复 D.袁隆平

 17、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创立于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罗马

 18、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当时执政的是

 A.汉谟拉比 B.凯撤 C.屋大维 D.伯利克里

 1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宣言》的发表 B.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C.新经济政策 D.苏联解体

 20、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论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成为日本历史里大转折点的事件是

 A.1861年农奴制改革 B.査理?马特改革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2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 B.英国宪章运动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22、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国家对农业的调整 B.国家对银行业的调整

 C.国家对工商业的调整 D.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23、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组织的建立 D.华约组织的建立

 2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A.航天技术 B.生物工程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D.原子能

 25、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A.1999 年 B.2000 年 C.2001年 D.2015 年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非选择题

 二、判断对错题(本题共6个题,毎小题1分,共6分)

 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你的判断结果所对应的方框涂黑

 26、秦国商鞅、北魏孝文帝都曾进行过改革。

 27、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28、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富?为口号,后期以?自强?为口号。

 29、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0、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次资产阶级革命,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31、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三、组合连线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请在答题卡上把相关选项用线段连接起来

 32、《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鸦片战争

 3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美国独立战争 攻占巴士底监狱

 四、读图识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毎小题6分,共18分)

 34、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上图所示的路线是历史上著名的______,(2分)起点是_______。(2分)

 (2)为开通此路线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是_______。(2分)

 35、识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一为瓦特改良的___________;(2分)

 图二为美国?发明大王?_______。(2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______时代?。 (1分)

 (3)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迈入?______时代?。 (1分)

 36、识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一为______,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2分)

 (2)图二为_____,他改进了造纸术。(2分)

 (3)图三为_____,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2分)

 五、材料分析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在总书记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国人民共同的理想。此时此刻,就让我们沿着中国***成长的足迹,重温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三: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 54门礼炮齐鸣28响。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1)材料一中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2分)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

 这一事件中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什么?(2分)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历史场景?(2分)

 这一令人激动的场景发生的时间?(2分)

 38、战争对人类来说是灾难,是浩劫。我们无法抹去战争留给我们的创伤。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残酷的战争史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交战双方争相使用各种新式武器。大战历时四年多,最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材料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0年对英国人民说: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斯大林号召人民抗击法西斯,他说: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次战争?(2分)

 战争中发生的被称为?绞肉机?的是哪次战役?(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战争中,成为重要转折点的是哪次战役?(2分)

 战争中召开的哪次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固? (2分)

 (3)哪个国家成为战争中也是世界上唯?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2分)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B B C D D B D B A B D C C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C D A D D D A C C

 二、判断对错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6、? 27、? 28、? 29、? 30、? 31、?

 三、组合连线题(本题共2个小题,毎小题3分,共6分)

 32、

 33、

 四、读图识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4、(1)丝绸之路(2分) 长安(2分) (2)张骞(2分)

 35、(1)蒸汽机(2分) 爱迪生(2分)

 (2)蒸汽(1分) (3)电气(1分)

 36、(1)毕升或毕升均可(2分)(2)蔡伦(2分)(3)牛顿(2分)

 五、材料分析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1)中共一大或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均可(2分)

 (2)长征或红军长征均可(2分) 遵义会议(2分)

 (3)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新中国成立等均可(2分)

 1949年10月1日(2分)其它答案均不给分

 38、(1)一战或第一次世界大战(2分)凡尔登战役(2分)

 (2)斯大林格勒战役(2分) 雅尔塔会议(2分)

 (3)日本(2分)

猜你喜欢:

1. 中考历史真题

2. 2018届高考历史考前模拟试卷

3. 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4. 中考历史同步试题及答案3套

5. 2017中考历史考前必做试题及答案解析

西北绿洲的发展阶段

自然地理因素(冰川、地表水、地下水、地质地貌、气候等)的综合决定了绿洲的存在与分布,这些因素可统称为绿洲的发生因素。但绿洲进一步的发展与兴衰则受“人”这一因素所制约,人类的活动决定着绿洲的发展方向。天然绿洲是在无人工干预条件下,以水为主导因素塑造成的自然生态景观,随气候变异导致的河流水量剧变是绿洲兴衰的关键。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活动的日趋频繁,使干旱区的绿洲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古代的天然绿洲逐渐得到改造,新的绿洲在人为作用下日益扩大。这种由人工经营和建设的生态系统,使之进入人工绿洲阶段。从此,绿洲的演变除受控于自然条件外,已越来越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常占据主导或决定的地位。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的发展,大体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1)原始绿洲阶段。最初发育在自然条件严酷的荒漠地区的绿洲都是天然绿洲。人类在这些有水、有树、有草的地方开始聚居,遂形成一些原始部落。他们或渔猎,或耕种,有选择地适应绿洲、利用绿洲,成为影响绿洲的因素。根据考古资料,早在新石器时代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绿洲地区就有人类居住并进行生产活动。这一时期的农业文化遗存,在我国西北干旱区的新疆、甘肃河西走廊和宁夏等地发现的越来越多。新疆绿洲地处中西交通要冲,东和中原,西和中亚、欧洲都有交往联系,民族迁徙与融合又比较频繁,因此受东、西两方面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绿洲文明。在南、北疆,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文化遗址分布很广。如哈密的七角井、三道岭;吐鲁番的阿斯塔那、雅尔湖、辛格尔;乌鲁木齐南郊的柴窝堡以及南山矿区的鱼儿沟、阿拉沟;塔里木盆地周边的且末、民丰、于田、皮山、疏附、巴楚、柯坪、阿克苏、库车;天山北麓的木垒、吉木萨尔、奇台以及伊犁河谷等均有发现。特别是在乌鲁木齐阿拉沟墓地、和静察乌乎沟口墓地、轮台群巴克墓地以及帕米香宝宝墓地,都发现了早期铁器。经测定,年代约在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末,比内地发现的铁器还早,且与彩陶、铜器同出一地,看来铁器已经在这里流行一段时间。塔里木盆地的农业发展甚早。经对孔雀河下游公共墓地出土的木质农具和小麦进行年代测定,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上述文化遗存,基本代表着新疆原始社会以来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

在甘肃河西内陆流域,已发现的新石器遗址近20处,未经清理的零星新石器遗物分布点数以百计。它们分属于新石器晚期到青铜器时代文化。测定较早的时代为距今约5100~4000年,遗址分布在河流出山口附近的祁连山山前高扇面细土平原之内。这里近河靠水,汲取方便,且地势较高,无洪水之虞。同时土壤疏松易播,性状良好,运用石锄、石铲等农具进行播种,并就近渔猎或采集。在甘肃永昌县和民乐县发现的粟、小麦距今已有5000年。宁夏的暖泉遗址也有7000多年的历史。

从总体上看,在西汉以前,绿洲虽已有人类居住,但由于人口数量很少,产品直接从大自然取得,对绿洲景观影响不大,绿洲面貌仍处于自然状态,并依自然规律演化。这个时期的绿洲灌溉是一种不加人工控制的自流灌溉。对绿洲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和改造作用很有限。

(2)古绿洲阶段。从狩猎为主的原始农业到以灌溉为主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对绿洲的影响逐步增强。在我国甘肃河西地区和新疆南北,尤其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饮食、客店与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以进行商品交换为功能的城市或驿镇。这时绿洲农业除了给定居的人提供衣食之外,也提供了供交换的商品粮,绿洲经济已显示出一定的分化性,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分离。西汉开始移民屯垦,使原有农业向前推进了一步。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等地大规模驻军屯戍、移民支边,“寓兵于农”。当时,西域36国(最多时有50多国)实际就是比较大的36个绿洲。其中龟兹国(包括现今的库车、沙雅、新和)是最大绿洲之一,有居民6970户,人口81300人,戍兵125000人。

公元前2世纪,吐鲁番盆地已经利用冲积扇边缘溢出的泉水从事农耕。公元前60年,我国内地人民已开始移居吐鲁番开垦屯耕。公元前48年,西汉开始在这里筑“高昌壁”,并设置官吏,管理屯戍事宜。据《汉书&

9642;西域传》记载:“高昌谷麦一岁两熟”,还生产葡萄、甜瓜、桃、杏、核桃、枣等,说明当时农业及园艺生产已相当发展,对绿洲的影响已经很大。从两汉到唐宋,吐鲁番盆地一直为我国西域重要屯田中心之一。2000多年前有1万人口的楼兰是一个不小的“城廓”国家,汉代将军率兵屯田,拦水修渠灌溉,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绿洲农业生产系统。轮台、渠犁,“有灌田五千顷”。沙雅县东南考古发现汉代所修大型灌溉渠道长达百里。如此规模的灌溉农业对绿洲影响之巨大,是不言而喻的。

公元前111年,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先后建置了武威、酒泉、张掖、敦煌中心城市,号称“河西四郡”,并在主要交通线上开辟了灌溉农业区,建立了35个县。据《汉书&

9642;地理志》所载:“河西四郡有户六万一千余,(人)口二十八万余。”如果再加上屯田的士卒,估计整个河西有40万人左右。大量劳动力的进入,加上他们带来中原人民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灌溉技术,大大地促进了河西绿洲的开发。西汉末年,中原大乱,河西却是一个相对安定的地区。大量农民逃亡这里,兴修水利,从事农桑,百姓安居乐业。隋唐之际,河西绿洲经济文化进入更加发展的时期。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河西走廊成了一个农桑繁盛、士民殷富的区域。《资治通鉴》提到当时“天下称富庶者奠如陇右”。武则天时,“甘州土地肥沃,四十余屯”,“每年收获常不减二十余万(担)”。数年丰收粮食、布匹可供驻军数十年用。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唐王朝从河西收购了37.1万余石粮食,占当年全国总数的32%以上。由此可见河西绿洲灌溉农业发达的一斑。

汉唐以前,绿洲用水局限在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两个方面,规模不大,水资源呈现过剩状态,绿洲处在繁荣和发展阶段。尽管有的绿洲其古今位置不尽相同,但绝大部分古代绿洲被开发而成为现代大绿洲的一部分。因此,在汉唐以前,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分布的基本格局已经奠定,为后来绿洲打下基础,并可作为绿洲兴衰演替的尺度和比较标准。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把古绿洲定义为汉唐时期形成或存在过的绿洲。

(3)老绿洲阶段。随着人口与耕地的增长,绿洲面积日益扩大,水资源由过剩逐步转入饱和,绿洲的发展也随着进入鼎盛阶段。

唐末安史之乱后,河西走廊沦为吐蕃、党项族争夺之地。由于这些民族主要从事畜牧业,不重视农业加之战争的破坏,绿洲经济已失去了隋唐之盛况。元代“河西之地,自唐中叶以后,一沦异域,顿化为龙荒沙漠之区,无复昔之殷富繁华矣”。元朝起源于蒙古游牧民族,在统一全国之后,才逐渐重视农业生产。特别是成吉思汗西征造成民族大迁徙,使许多西亚人、中亚人甚至欧洲人进入西北干旱区绿洲戍边和屯垦。绿洲则成为远征军军粮、军马、军饷的筹集基地,农田用水和人畜用水大量增加。由于蒙元贵族随意侵夺农田,掠夺粮食,致使河西走廊一带的绿洲经济一直处于不景气的状态。

明朝平定全国后,划嘉峪关而治。为抵御退回草原的蒙古势力,洪武初年,即大规模的移民戍边,曾将北平、山西、山东一带的数十万居民迁移到西北甘、宁及河西一带屯田生产。永乐、万历年间,也曾移民到甘(今张掖)、凉(今武威)一带屯垦。据统计,公元1488~1505年,凉州等十二卫有正式屯田军队7万余人,屯田面积最高时达2.6余顷。清统一全国后,采取措施恢复河西的经济。清王朝初年曾大量召民到河西屯种,如雍正年间,一次就召民2400余户去敦煌屯垦。同时,还实行了诸如改凉州戍军为屯丁,把明藩王的土地归民户经营,以及免除钱粮,兴修水利等措施,使河西更加繁荣起来了。据旧县志载,清雍正三年武威已有耕地12225多顷。这一数量比现有数量152万亩,只差30万亩。可见在200多年前武威绿洲土地开垦的规模已是相当可观。因而有“兵食恒足,战守多利,斗粟尺布,人不病饥”之誉。所谓“金张掖,银武威”的传说,也就从那时起一直流传到今天。

但是,绿洲的盲目发展所积累的矛盾也越来越大,预示着绿洲退缩,荒漠化发展时期的来到。

到1949年,武威绿洲所在的石羊河流域,已经形成了4个相对稳定的灌溉体系。当时,全流域有效灌溉面积为200万亩,保灌面积有58万亩,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加上长期以来对上游祁连山区植被的破坏,减低了涵养水源的能力,使绿洲南北用水矛盾日益加剧。北部民勤绿洲因地面水源不足,昔日“水族孳生,泽梁沮而多鱼”的湖泊和水足土沃的景象已成为历史。清代初年,民勤县与武威县为解决石羊河中、下游用水的矛盾,就发生多次争讼案件,因而在《镇番(即民勤)县志》中,特编“水案”一章,至今仍可查到官方文献规定民勤与武威用水比例的旧制。

(4)新绿洲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西北地区工业、农业、商业、国防建设、交通建设、文教卫生百业俱兴。随着东部支援边疆建设人口的移入,尤其是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农田水利化措施,用水类型和规模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绿洲水土资源的开发强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代。经过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开发建设,1988年与1949年相比,新疆人口增长3倍以上,绿洲耕地规模增加了2倍多;同期河西走廊人口增加1.5倍,耕地增加1倍以上;柴达木盆地增长幅度更大。

绿洲环境的恶化

绿洲的扩大一般是与人口的增长成正比关系。生活和灌溉用水的增长,兴修水利是建设新绿洲的前提。人工绿洲的建立,使环境明显改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这里获得了有机的统一,带来了绿洲短时间的繁荣与发展,但是如果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绿洲的发展到了极限阶段,改善的环境还可能再度恶化,成为寸草不生的荒野。

在发展绿洲经济的时候,由于人们对干旱区水资源的特点和运行规律认识不足,忽视利用规模必须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相适应的道理,任意改变水系,过度利用水源,尤其是上游无节制的开采地表水源,使下游水源枯竭,出现了一系列相当严重的区域环境恶化。

(1)人为地改变水系布局,水资源向上中游集中,下游水源断绝,湖泊萎缩干涸。

例如,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发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内陆水系在出山口大多修建了调蓄水库,河水被中上游控制,下游河床断流,形成新的人工水系格局。黑河流域已建成百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30座,拦截了大量河水,致使河流尾闾湖东西居延海干涸;疏勒河支流的党河,因敦煌城附近水库的修建,使下游早已断流,终端湖泊哈拉诺尔完全干涸;石羊河流域建成中小型水库21座,截断了下游水源,尾闾的青土湖、月亭湖不仅消失,而且为流沙埋没。再以南疆塔里木河为例,最早注入罗布泊,上游筑库拦截、任意扒口利用,20世纪50年代退缩到只能注入台特马湖,80年代就只能以人工水库大西海子为终端了。

(2)天然绿洲衰退,出现了土地沙漠化和土壤盐渍化过程。

地表水不能满足灌溉需要,甚至断绝时,人们不得不转而挖掘地下水。大量开采地下水的结果使绿洲水资源的消耗远大于收入,地下水位开始下降,水分条件的改变动摇了绿洲存在的基础,生态环境出现严重的衰退。植被退化以致消失,土地沙漠化过程开始。所以土地沙漠化是从河流下游绿洲开始的,逐渐向中上游发展。

我国西北干旱区以盆地地形为主,低洼闭塞,径流不畅,蒸发强烈,上游各种灌溉工程的修建,便利了用水,大水漫灌和过量灌溉(个别地方灌水量高达每亩每一次灌600~1000立方米水),排水系统不完善,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引起地下水位抬高到强烈蒸发的深度,土壤盐分随着水分蒸发向表层集中,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盐分的积累还因为引用盐化水灌溉和水源经过人工水库的强烈蒸发,盐分浓缩,以及上游灌溉洗盐的高盐分水掺入下游灌溉水中,使灌溉水本身的盐分含量增高。

(3) 人工绿洲逆变,大面积弃耕撂荒。

在干旱、多风,具有土地沙漠化的因素下,耕地一旦弃耕撂荒就意味着荒漠化过程的开始。根据资料,贺兰山、乌稍岭以西的干旱内陆区,每年沙漠化面积421平方千米,其中10%是外围沙丘移动掩埋造成的,90%是新绿洲建设对资源开发利用不当造成的。

环境退化造成严重社会经济问题。由于地表淡水减少,地下水质恶化,民勤湖区的人畜饮水严重短缺,一度出现了人口流动。长期饮用咸水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发展,牲畜普遍个小体瘦,脱毛无膘,影响使役。大量打井和井渠改造,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出现了“高产穷乡”(农业增产的同时,成本增加更高,使之入不敷出)。

但是,也不能说干旱区绿洲发展已经进入不能再继续发展的“顶极”阶段。拿水资源的利用来说,目前,河西走廊水资源的总量净利用率为55%还多,高于世界干旱地区平均利用率。但是,如果与全面采取现代灌溉技术,水利用率高的国家(例如以色列国)相比,还有很大地差别。根据研究结果,即便就现在技术条件下,包括重复利用在内的远景总水资源利用率可望达到67%,远景利用净水量为46.2亿立方米,远景灌溉面积可达到1042万~1126万亩。

沙漠历来被看做是生命的禁区,黄尘滚滚,飞沙走石,满目凄凉,一片死寂,还常常起风带沙,肆虐人类的田野和村落。这样的不毛之地难道于人有利吗?沙漠其实并非生命绝迹之处,也有片片绿洲点缀其中。

由于气候干旱,日照丰沛,只要有水,农作物和瓜果生长极为茂盛。世界上最甜最好的瓜大多产在沙漠。美国加利福尼亚沙漠和以色列内格夫产的甜瓜是世界上最甜的。

沙漠又是蕴藏着丰富矿产的宝地。世界上主要油井几乎都在沙漠之中,中东的石油闻名于世,撒哈拉也有不少油田,我国的塔克拉玛干也是一个大油田。

沙漠是培育藻类的理想之地。在人口剧增的今天,粮食紧缺、耕地匮乏的态势日趋严峻,藻类已被许多国家列为未来食品进行研究开发。日本科学家在科威特沙漠成功地做了实验,仅用了2个普通游泳池大小的培育池,在半年中竟生产了37吨蓝藻,并用这些蓝藻提炼液制成调味剂,生产富有营养的饮料、面包和饼干,将残渣以一定的比例掺入饲料,喂养瘦肉型猪和产蛋鸡,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日本科学家作了一个估算,从目前沙漠中对蓝藻的培育来看,按世界人口50亿计,需要占用20万平方千米的沙漠。而全球沙漠面积为314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5强。这些沙漠至今大多还是不毛之地,原因在于缺乏淡水灌溉。若能发现足够沙漠之用的淡水,或是研究出海水能灌溉生长的作物,那么沙漠就会变成绿洲。

在人满为患的今天,正确认识沙漠、利用开发沙漠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钱学森早就提出了发展沙产业的重要性。20年来,我国在固沙造林、改造沙漠的沙产业上取得了重大的成绩,这一产业在21世纪会有更大地进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63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