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大棚生姜种植方法和时间安排

1、提早播种

大棚生姜种植方法和时间安排

在长流流域,大棚覆盖栽培生姜可在3月下旬播种,地膜覆盖加盖大棚栽培可在3 月中旬播种。

2、加温催芽

必须提早采用加温方法催芽,且催芽时间比播期提早25 天左右。常用的有酸热温床催芽祛、电热温床催芽法和电热毯催芽法等。利用电热温床及电热毯催芽时,姜种排放高度在50厘米以内为佳,上面铺一层稻草,盖上塑料薄膜保温,开始保持姜温25~30摄氏度,待姜芽萌动时,保持温度22~25摄氏度,姜芽达1厘米左右时播种。

3、重施基肥

因覆盖栽培生姜施肥不便,应加大基肥施用量,一般每亩施充分腐热鸡粪3~4 平方米,深翻后开沟起垄,在沟底施入100 千克饼肥、100 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尿素,25 千克硫酸钾,或100 千克复合肥,为防止地下害虫,可一并施人2~-3 千克辛硫磷颗粒剂。

4、宽垄稀播

生姜种植密度应小于露地栽培,种植大姜以行距60厘米,株距18~-20厘米,每亩栽植500~6000株为宜, 种植小姜以行距55厘米、株距18厘米,每亩栽植6500栋左右为宜。每块姜种50~-70克,用种量350~500 千克左右,姜种可在秋季回收,损耗不大,

5、除草覆盖

应在生姜播种后盖膜前严格施用除草剂,一般采用喷雾法,方法是,每亩用33% 二甲戊灵乳油150~-180毫升,加水60升左右请水配皮药液,手生要播神后,趁土壤湿润将药液均匀地喷在姜沟及周围地面上,沙土地用药需跋量,喷药时应仔细,不留死角,注意倒退操作,防止脚踏破地面破坏土表药膜。

喷洒除草剂后先盖地膜,为提高地膜效应,可选用宽幅地膜,次覆盖2~4沟,无需割开,两边压实,中间隔一定距离压一小堆土。最好在生姜整地后播种前,提早5~7天盖好大棚膜。如不能提早盖棚,则应在盖地膜后及时盖棚。

6、温光调剂

一般在生姜播后出苗前,为促进出苗温度宜保持在25~30摄氏度,不通风; 出苗后,应严格温度管理,白天保持在22~28摄氏度,勿高于30摄氏度,夜间保持15~18摄氏度,勿低于13摄氏度。至6月上中旬,气温高时,可撤膜换上透光率60%的遮阳网,也可继续利用棚膜作遮用物,但必须注意顶部与基部均进行大通风。采用了地膜覆盖的,顶土时要进行破膜处理,引出幼苗,防止灼伤幼芽,等多数苗长出后,应撤除地膜,

7、水肥管理

大棚栽培生姜浇水次数比露地减少,一般出苗前不得浇水,出苗后浇一次透水,之后始终保持地面湿润。待7月中旬地膜及棚膜后,生长量大,需水量多,一般应每4~6 天浇一经常保持士壤相对湿度75%~80%。收获前2~3天最后浇

大水追肥适当较露地早。一般生姜提苗肥可在6月上旬结合浇水,顺水冲施少量氮肥每亩10千克尿素),至7 月初再冲施同量尿素。

大棚栽培生姜追肥也应比露地栽培提早进行,一般在7月下旬,先划锄松土,晾晒2~3 天后,开沟施肥,一般每亩施饼肥75 千克。追肥方法是: 在拔除姜草后于姜沟北侧东西向沟或东侧南北向沟距植林基部15 厘米左右处开深沟,将肥料施人沟中,再覆土封沟培垄,使原来生姜植株生长的沟变为垄,而垄变为沟,最后浇透水。

进人9 月中旬,还可根据植物长势施一次补充肥,一般每亩生姜施硫酸铵10 ~15 千克、硫酸钾15~20 千克或复合肥25 千克。追肥时,可在垄下开小沟施人,也可将肥料溶解在水中顺水冲人。

据报道,生长后期,适当施一些锌、硼等微量元素,有增产作用。如每亩生姜施硫酸锌2?千克,可增产23.9%,每亩施硼砂1千克,可增产12.1%,二者同时施用增产38.9%。

8、延迟收获

据实验,大棚生姜在霜降后,每晚收一天,每亩可增产30~60?千克,因此应提前在10?月上旬扣膜,进行延迟生产。扣棚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摄氏度,夜间15~18摄氏度,适当控制浇水,也不适宜再进行追肥,可延迟至11月上旬前后,根据下茬耐寒性蔬菜的栽植适时收获。

生姜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中耕除草

姜为浅根性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因此不宜多次中耕,以免伤根。一般在出苗后结合浇水,中耕1至2次,并及时清除杂草。进入旺盛生长期,植株逐渐封垄,杂草发生量减少,可采用人工拔除的方法除草。无公害生姜生产,最好不用除草剂防除杂草,可采用黑色地膜覆盖、或覆盖白色地膜再盖一层薄土等方法防除杂草。

浇水

姜不耐旱,根系又浅,应合理浇水,确保植株正常生长。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幼苗期虽需水不多,但根系吸收力弱,应小水勤浇,浇后浅耕保墒。夏季勤浇水,可降低地温,以早、晚浇水为好,田间积水过多应及时排涝。立秋后,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期,需水量增多,应保证水分的充足供应,保持土壤相对湿度75%至80%。收获前3天浇最后一水,以便收获时姜块上可带潮湿泥土,有利于贮藏。

追肥与培土

姜极耐肥,除施足基肥外,应多次追肥。幼苗期为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应追一次“壮苗肥”,每亩随水冲施腐熟人粪尿1000千克,或尿素10千克。立秋前后,姜苗处于“三股杈”阶段,是生长的转折期,也是吸肥量变化的转折期,应追施“转折肥”,可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并配合施入三元复合肥15至20千克。9月上旬前后,姜的根茎进入旺盛生长期,为促进姜块膨大,防止早衰,追一次“补充肥”,每亩施三元复合肥30千克。

姜的根茎在土壤里生长,要求黑暗、潮湿,需要进行培土。一般于立秋后结合拔草和施肥,培土2至3次,逐渐将播种沟变成垄,防止根茎露出地表。

采收留种

姜不耐寒,通常于10月中、下旬初霜到来之前收获。收后自茎杆基部削去地上茎(保留2厘米至3厘米茎茬),不需进行晾晒。

采收

姜的采收与其它蔬菜不同,可分嫩姜采收、老姜采收及种姜采收三种方法:

⑴采收嫩姜,可作为鲜菜提早供应市场。一般在8月初即开始采收。早采的姜块肉质鲜嫩,辣味轻,含水量多,不耐贮藏,宜作为腌泡菜或制作糟辣椒调料,食味鲜美,极受市场欢迎,经济效益好。

⑵老姜采收,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份进行。待姜的地上部植株开始枯黄,根茎充分膨大老熟时采收。这时采收的姜块产量高,辣味重,且耐贮藏运输,作为调味或加工干姜片品质好。但采收必须在霜冻前完成,防止受冻腐烂。采收应选晴天完成,齐地割断植株,再挖取姜块,尽量减少损伤。

⑶种姜的采收,一般掌握在地上植株具有4至5片叶片时,大约在6月中下旬进行。采收时小心将植株根际的土壤拨开,取出种姜后再覆土掩盖根部。若采收过迟伤根重影响植株生长。

留种

留种用的姜块,最好另设留种田进行栽培,在生长期间多施钾肥(草木灰等),少施氮肥(如尿素等)。采收时晾晒数天,降低种块水分进行贮藏。也可在大田生产中选择植株健壮、姜块充实、无病虫害感染、不受损伤的姜块,进行晾晒后,贮藏作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64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