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东北农村冬季特别寒冷,养猪户如何才能平稳度过冬季?

冬季养猪和其他季节不一样,因为冬季温度比较低猪更容易生病,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就需要格外留意。以下是猪倌巴巴总结的六点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

东北农村冬季特别寒冷,养猪户如何才能平稳度过冬季?

第一、尽量不换料

冬季到了由于气温的原因,猪产生应激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所以我们应当尽量减少导致猪发生应激的因素。在众多导致猪应激的因素中,换料无疑是最常见的一种。所以一旦步入冬季我们应当长期给猪供应优质稳定的饲料,尽量避免更换饲料给猪造成的不适。

第二、不要喂冷食

冬季给猪喂料呢,最好就不要喂湿料了,如果一定要喂湿料那么在拌料的时候千万不要用冷水拌料,最好用三十度以上的温水拌料,这样对猪的肠胃更有好处。此外,为了保证猪的正常消化,每次给猪填料不宜添置太多,可以少喂勤补,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热度。

第三、不要饮冷水

冬季是一年中最为干燥的季节,所以猪对于水分的需求比其他季节更高。而在饮水方面,为了避免猪患病,最好不要给猪饮用冷水,而应当给其供应温开水。当然你也可以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葡萄糖来给猪群补充能量。

第四、注意防低温

在一年之中,猪生长最为缓慢的季节就是冬季,而在冬季中又以小寒和大寒两个节气对猪的影响最为严重,因为这两个节气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节。所以冬季猪舍的保温对于促进猪的生长发育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光吃料不长肉,那养殖效益可就无法保证了。

第五、猪舍要干燥

与干冷比起来,湿冷对于动物机体的影响是更为明显的。这也是为什么南方只要稍微降温人们就会感觉不适,而北方只有降到零度以下人们才会觉得很冷的原因。所以呢,我们一定要保证猪舍的干燥,粪便及时清理,避免猪舍有积液。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在猪舍周围放置生石灰来吸潮。

第六、防寒风入舍

冬季猪舍的密闭程度越高,猪患病的概率就越低(也要定期通风保证猪舍内的空气质量)。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寒风侵入猪舍,从而导致猪患上感冒。如果冬季猪患上了感冒,那传播起来可是很吓人的。

未来养猪产业将如何布局?

按照生猪屠企最新调价动作来看,在7月9日,全国猪价总体行情格局呈现南跌北涨的状态。

作为全国猪价风向标的华北和东北地区猪价迎来全面上涨,华东、华中、西北的个别地区猪价也呈现了上涨变化。

从基层生猪实际收购价的情况来看,猪价的反弹幅度还是较为可观。

但是这一轮的行情变化是否能够说明,在7月上旬国内猪价还会迎来上涨,现在下这个定论为时过早,毕竟目前发改委调控猪价的意愿强烈,生猪屠企哪怕要上调猪价,也要考虑保供稳价的问题。

另外对于我们养殖户们来讲,大家的卖猪情绪也随着猪价的连番震荡有所转变。

客观地说,目前生猪价格迎来上涨,本身存在风险,因为消费无法提供支撑。

再结合当前猪价的高位水平,已经能够说明生猪价格易跌难涨。

所以哪怕目前有14个省份猪价迎来上涨,但是我们也不能够掉以轻心。

对于养殖户们来说,大家一定要理性看待猪价变化,尤其是在选择二次育肥方面,养猪人们一定要保持警惕。

一方面要控制好生猪饲养成本,另外一个方面也要调整好生猪出栏节奏。

根据目前国内猪粮比的情况来看,基层猪粮比现在维持在7.68:1的水平,养殖户们卖猪的收益较为可观。

而且目前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也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尤其是豆粕价格现在环比跌幅达到3.98%。

相信在未来豆粕价格还会迎来新一轮的震荡调整!

而从目前生猪实际收购价的情况来看,生猪实际收购价环比涨幅达到40%,同比涨幅也高达38%以上。

所以现在生猪价格已经达到高位水平,希望大家能够摒弃赌行情、赌后市的心态,结合生猪饲养的实际情况,把握住猪价的利好机会。

华东:上海11.0~11.7跌山东11.0~11.7涨安徽10.8~11.6涨浙江11.0~11.7跌江苏11.0~11.6涨福建11.4~11.6平;

华中:江西10.7~11.0平湖北10.5~11.7涨河南10.5~11.4涨湖南10.6~11.1跌;

华南:广东11.7~12.0跌广西10.6~11.0跌海南11.5~11.8平;

华北:北京11.5~12.0涨天津11.5~12.0涨山西11.0~12.0涨河北11.0~11.9涨;

东北:黑龙江11.4~12.0涨吉林11.7~12.2涨辽宁11.2~11.8涨;

西北:陕西10.5~11.6涨甘肃10.5~11.5涨;

西南:重庆10.2~10.7跌四川10.3~10.7跌云南10.2~10.5跌贵州10.3~10.7跌;

最近很多养猪人被暴跌的猪价整蒙圈了,已经选择二次育肥的养猪户们在苦苦坚持,心理斗争天天在做!而计划选择二次育肥,开始真正开始的养猪户们又左右为难,不知道应该咋办!一时间,焦灼、烦躁、迷惑各种情绪充斥,五味杂陈!现在国内猪价依然呈现涨跌调整剧烈震荡,随着南北猪价的大降温,猪财神认为下跌最猛的时候即将过去!其实在这一起一落的过程中,已经为我们充分说明3件事!下面猪财神就给大家说一说!

第1件事:猪价未来不可能暴涨了,调控是影响猪价的最直接、最强力因素;

第2件事:养殖端并不具备扛价条件,因为集团化猪场会持续不断地卖猪;

第3件事:猪粮比成为衡量猪价是否合理的关键因素,也是预判调控的关键;

在昨天,猪财神就给大家分析过,随着生猪市场降温,基层猪价很有可能在3天内跌破10元。

但是猪价下跌并不意味着,未来也要跌,会跌回“解放前”。

现在猪粮比高达7.68:1,从养猪收益的角度来说,当猪粮比跌落至6.7~7.1:1的时候,基层猪价的下跌形势就会缓解,并且以小涨小跌的状态持续推进!

其实国家政策调控猪价的基调是明确的,不能让猪价大起大落,不能出现生猪产能翻烙饼。

用句大白话讲,在稳住生猪产能方面可以允许猪价适度上涨,但绝对不允许猪价上涨过猛,超出控制范围!所以养猪户们到底要不要继续选择二次育肥,相信大家已经有答案了!

“南猪北养”,是2017年养猪产业的一个热词,所有养猪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它与每个养猪人密切相关。

目前,“南猪北养”让养猪人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全国大范围的环保治理和整治,形成了由南向北的猪场“拆迁潮”,与此同时,大型规模企业却在不断新建、扩建猪场。那么,“南猪北养”对于生猪产业的影响仅限于此吗?它对整个生猪产业又何深远影响?其中又有哪些机会和风险?

按照农业部制定的《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综合考虑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禀赋、消费偏好和屠宰加工等因素,将生猪发展区域分为四类: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也就是在受环境资源限制的地方要少养猪,传统生猪产区重点发展养猪业,环境承载能力大的地区划为潜力增长区。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南猪北养”。

按照这份发展规划,河北、山东、河南、重庆、广西、四川、海南7省(市)处于重点发展区,京津沪地区和南方水网地区处于约束发展区,东北四省和云南、贵州2省处于潜力增长区,山西、陕西、甘肃、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等7省区处于适度发展区。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南”、“北”的区域划分来看,南方地区多地处于约束发展区,北方区域处于重点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北方地区更有发展潜力。

“南猪北养”要综合来看,我国幅员辽阔,北方区域可以划分为东北、西北和华北,不同区域的地理和自然条件、饲料资源、地理位置各有优劣势,进而会影响生猪产业的布局。

就区位条件来看,我国猪肉消费的主要区域在南方,而且受人们消费习惯的制约,当前的生猪调运只能以活猪运输为主,一旦出现高温或者寒潮降温天气,生猪调运的风险也将增加,因此,距离销区最远的东北地区不仅运输成本较高,而且调运风险较大,而华北地区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从原料成本来看,东北地区是玉米的主产区,在东北建厂养猪,玉米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但豆粕、小麦麸等饲料原料的成本优势却不那么明显了,因此,东北养猪有一定成本优势,但综合成本可能不是最低的。华北地区,占据综合饲料成本优势,既是玉米、小麦产区,又临近港口,玉米、豆粕,小麦麸等饲料原料资源丰富且价格便宜。

就目前的养殖现在来看,西北地区多处于生猪养殖的适度发展区,地域辽阔,土地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农牧结合条件较好,但生猪养殖基础薄弱,部分省区水资源短缺,自然环境制约了养猪生产。华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生猪主产区,养殖总量已经很大。东北处于潜力发产区。

可以看出,虽然都处于北方地区,但是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不同,在“南猪北养”的大趋势下,未来生猪产业将如何布局?“南猪北养”对整个生猪产业及生猪产业链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哪些变化将与养猪人密切相关?不同规模的养猪主体该如何寻求发展?

点击了解更多!

学习养殖技术,了解养殖行情,咨询养殖问题,欢迎关注“中国养殖业联盟”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zgyzylm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67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