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茸的种植栽培技术是什么?
赤松茸栽培技术
1、准备培养基
选用稻草、稻壳、木屑等混合发酵制成培养基,散热后用于栽培。
培养基的配方有:
(1)、稻草90%,稻壳10%;
(2)、稻草80%,木屑20%;
(3)、稻草40%,玉米秸秆40%,稻壳10%。
播种前稻草、秸秆需浸水2天,或者铺畦后充分浇水。在高温天气原料应经2~3天的预堆发酵,翻堆散热后再用作栽培。培养料的含水量要达到70%~75%。
2、播种
选择合适的种植场地,种植前进行整地、消毒,然后按照一定距离播种。
场地宜选择近水源、排水方便、避风、向阳,又有部分遮阴的地方,最好是在土质肥沃、含腐殖质而又疏松的壤土上种植,有利于早出菇和提高产量。
在栽培场地四周开好排水沟防止雨后积水,地块清理杂草后用旋根机进行旋根以利于作畦,畦宽45-50厘米行宽60-80厘米。
以冬闲田进行陆地栽培或者用塑料大棚进行设施栽培,为创造大红菇的半遮光的生态环境,可在顶部加上一层塑料遮阳网,或者种植蔓生植物适当遮光,也可以另加草帘等创造半遮光、保湿、保温的环境。根据气候变化以及出菇情况进行通风管理。
在整地完成后可以泼浇1%的茶子饼水或者辛硫磷进行杀虫、预防虫害。如果选用山地作菇场,必须撒用灭蚁灵、白蚁粉等灭蚁。
然后在畦内铺一层20厘米厚经过浸泡处理的秸秆,不要超过30厘米厚也不要低于20厘米,成龟背形畦床,畦与畦之间留80厘米的人行沟道。把秸秆压平踏实,再在秸秆上铺一层经过预湿的稻壳,厚5厘米,把菌种掰成鸡蛋大小放在稻壳上进行播种,采用梅花形或三角形点播,距离10-12厘米。
每平方米用秸秆10-15千克,用种量0.6-0.7千克。
3、其他管理
赤松茸生长期间还需做好温度、湿度的管理,长成后及时采收加工。
当料温高过30℃时要揭膜通风,在畦面喷冷水降温,畦面干燥时也应喷水以保湿,要求雾状水使覆土层湿润而水不进入料内为准,气温10℃以下和雨天应盖膜。
扩展资料
松茸的生长分为4个阶段:孢子形成菌丝,菌丝形成菌根,菌根孕育出子实体,子实体散播孢子,整个过程需要5~6年时间。当一支松茸开朵衰老时,它会散播出400亿个孢子。
这些孢子随风飘荡,只有落在松树根系下的那些能够存活,并随着雨露沉入浅层土中,吸收根系附近的养分,长出菌丝。菌丝会逐渐增多并形成菌根,在经历了5~6年的时间后,菌根处会长出一支子实体,这就是我们常言所讲的松茸,子实体会迅速长大然后迅速衰老,开始新的一轮循环。
松茸的寿命极短,子实体从出土到成熟,一般只需要7天时间,子实体成熟48小时后,松茸会迅速衰老,把体内的营养反哺给松树的根系和土壤,自身营养十不存一,表面会出现开裂、脱膜、脱朵等状态,被称之为老茸。
百度百科-赤松茸
红薯耐干旱怕涝,尽管耐干旱贫乏,可是要想种出高品质增产的红薯,规定土壤层浓厚,土壤肥沃,松散透气性,有机物含量丰富多彩,排水管道优良,灌溉方便的农田,因此栽种红薯的时候,一定要开展整地,整地的步骤包含深耕细作和起垄。 红薯根茎生长和块茎的形成彭大,规定土壤层浓厚,土质疏松、富饶及固土特性良好的土地质量,整地时融合增施有机肥料开展深耕细作,不仅能加厚型土壤层耕植土,使土壤层维持松散,
做到改进土壤通气情况,而且能提升土壤养分和提高土壤层储水固土的能力,对红薯的生长和生产量提升尤其有益。因为红薯根茎以及块茎多集中化分布在0-30土壤层内,因而红薯栽种前翻耕深层以25-40cm最合适。对于冬闲田能够在冬季开展深耕细作晒垡,或融合做假垄,促进土壤层风化层,第二年种植红薯前再翻耕碎土做垄。针对油菜子或麦子等农作物前茬宜在获得后尽早开展深耕细作起垄。
红薯是地底块茎作物,对土壤的要求很高,喜爱浓厚松散,富饶砂质土壤。红薯是不可连作农作物,必须和别的农作物轮茬,例如稻谷,麦子,油菜子等。因此选择合适的土地至关重要。整地是红薯栽种的第一步,都是关联红薯中后期成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优质的整地包含稳步发展,起垄固土,灭虫预防疾病。整地是种植作物中较为关键一步工作中,地整好怎么样跟作物的收获是成正比的。仅有把地整好咯,后面管理方法里才好弄,
要不然一切都是竹篮打水。并且整地针对农作物提高产量是有明显实际效果,在山坡旱薄地要想农作物增产离去开整地。把那些水流、流土、流肥地根据整地更改为“锁水、保土、固土”增产地。栽种红薯的时候可以开展起垄,提高产量会很显著,依据土层、地形、涝灾状况对垄规格型号进行调整,相对高度能够掌握在20-30cm中间,目的在于可以有助于避免排水管道、防渍、有益于得到充足的太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68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