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菜地使用除草剂的讲究,你都了解哪些?

?蔬菜是我们日常可见的一种食物,时常出现在我的饭桌上。但是你们知道蔬菜是怎么除草的么?除草需要注意一些什么么?下面就来看看蔬菜地除草需要注意一些什么。

菜地使用除草剂的讲究,你都了解哪些?

?首先我们要选择合适的除草剂,随着科技的进步,五花八门的除草剂进入市场,在我们选择的时候要根据菜地里长的草来选择除草剂。例如有,内吸传导型,触杀型除草剂,我们介绍一下触杀型除草剂,顾名思义,触杀型除草剂喷到土壤表面或者叶子上,不会被传导到植物的根,花果实上,反而接触到草会很快杀死,因此,我们在选择除草剂的时候尽量选择触杀型。接着就是对地的要求,在蔬菜地使用除草剂时,要求土壤平整,湿润,创造杂草萌发的良好条件,利于施药,利于一次性除灭。

选择好了除草剂,整理好了草地,我们就要明白在什么时候施药了,施要期的选择最好是在幼苗生长四十天后,此时的幼苗有了抵抗力,而杂草也开始露头,这时候有很好的除杀效果。紧接着就是除草剂的稀释,当我们稀释的时候,严格按照说明书比例进行配制,不可过多,或者过少,过多可能导致蔬菜幼苗的死亡,过少可能达不到除草效果。在稀释的时候,我们先取一部分水进行稀释,稀释完成之后和母液二次进行配制。配制完成以后开始施药,施药时候要均匀喷药,每一块地都喷到,不要多喷或者漏喷,多喷可能导致损伤附近幼苗,漏喷达不到除草效果。紧接着就是施要天气选择,不要选择在极端天气,大风,大雨天施药,大风会使喷射的药水吹到不均匀,大雨会使刚喷药后的地方被大雨冲刷,达不到除草效果。

? 以上就是我对菜地使用除草剂的一些看法及办法。

适期施药

蔬菜地除草使用化学除草剂,大多数采用土壤处理法,必须在播种前和播后苗前进行。即施药时间以杂草初生阶段效果最好,当杂草长至9~12厘米或处在分蘖期以后再施用除草剂,防治效果差甚至无效。除草剂有内吸传导型、触杀型。内吸传导除草剂在植物某一叶上被吸收后,可被传导到另外叶片,被植物根系吸收后,可传导到花、果或根部。触杀型的除草剂喷到土壤表面或植物的某一叶片,不会被传到其他叶片,更不会被传导到植物的根、花和果部。因此,蔬菜在除草时应尽量用触杀型除草剂如果尔、恶草灵等,或选用内吸传导型传导性能差的除草剂,如除草通等。

精细整地

在菜地施用除草剂除草时,要求土壤平整、细碎、湿润、创造杂草萌发的良好条件。使杂草一次萌发,以利于一次施药后大部分的杂草能够加以灭除,有利于提高整体的除草效果。在整地时,必须做到田块面积心中有数,以便准确计算出药剂施用量。不同土质施用除草剂也有不同的要示,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因微生物能分解除草剂,粘土对除草剂又有吸附作用,因此,这类土壤除草剂的用药量要适当增加,反之对瘦田或沙地的药量要适当减少,在整地时要了解土壤的这些情况,以利于选择除草剂并确定用量高低。

用药时间很重要

氟乐灵、敌草胺、扑草净、施田补等均属于土壤处理剂,主要通过杂草幼根和幼芽吸收而产生效果,抑制杂草生长,一般在作物出苗前或定植前施用。对茎叶处理的除草剂,是通过杂草的茎和叶吸收到植物体内而破坏其分裂组织,用药时间应在禾本科杂草3~6叶期为宜。土壤处理剂必须在雨后或浇水后喷药,即土壤含水量在20%~30%时施药效果好。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对除草剂的敏感性不同,在施用时最好选在蔬菜作物的非敏感时间,以防止产生药害。如马铃薯在株高10厘米以下时,它对除草剂赛克津抗性强;株高超过10厘米时,对杂草施用茎叶处理剂时,就会对马铃薯产生药害。通常在蔬菜作物的幼苗期、开花、孕穗期或生长不良的时期,抗药性均较差,在这一时期最好不要施用除草剂。

注意均匀喷药

除草剂稀释后,应均匀地喷施于土壤表层,可湿性差的化学除草剂,容易出现沉淀现象,在喷药时应经常搅动,使药剂分布均们一致。否则药箱下的药液浓度过高,容易产生药害。为了做到均匀喷药,用药时掌握合理的用水量,一般每亩药剂的对水量为30~40公斤,使用的喷雾器应无跑、冒、滴、漏现象,以保证喷药均匀,提高对杂草的除草效果。

天气影响药效

天气条件不仅关系到药效,更重要的是防止药害发生。高温可诱发药害,低温也可以诱发药害,气温急剧变化时更容易导致药害。

例如在豌豆、蚕豆等豆科蔬菜田使用西草净,施药时气温超过30℃时会产生药害。高温时使用扑草净,也容易发生药害,这主要是因为高温植物对药剂的触杀与吸收作用加快,蔬菜对扑草净不能及时除解。甜菜在气温低于20℃时,不仅影响药效发挥,还易导致药害。大气相对湿度及土壤湿度与除草剂药害亦有关系。

例如在高温下使用西草净,如果大气湿度低,药害就重些。对于旱田除草剂,在高湿条件下,一方面有利于药效的发挥,另一方面也容易 造成除草剂药害。因为高湿条件下作物叶片组织柔嫩,角质层薄,细胞间隙大,有利于除草剂向植株叶片内渗透。另外在高湿条件下,飘移到作物叶片上的药液干燥慢,也利于除草剂向叶片内渗透。

部分旱田除草剂在干旱条件下,也会造成严重药害,例如灭草松在极度干旱的条件下使用容易造成药害。茅毒应用于毛豆田,在气候干旱时会导致毛豆药害。光照强度不仅影响某些除草剂的药效发挥,同时也影响到除草剂药害的产生和发展速度。百草枯在弱光下药害症状表现不明显,在强光下药害症状就很快表现出来。番茄出苗后喷洒赛克津,如果施药前弱光,施药后强光,植株鲜重和干重都会明显下降。

在设施栽培区减量用药

在大棚温室等保护地栽培蔬菜时,因设施内的小气候与露地栽培有异,设施内温度高、湿度大、药效发挥快,其用药量较常规露地栽培的菜地要减少20%~30%左右,以免使蔬菜发生药害。日光温室和大棚使用除草剂时,高温应注意通风透气,以免产生药害。黄瓜、莴苣、茼蒿等,对氟乐灵、扑草净敏感;芹菜、胡萝卜对敌草胺敏感;韭菜、大葱等百合科蔬菜及菠菜对除草醚敏感等等,而且对前茬用过这几种除草剂的田块也很敏感,使用时应注意避免施用和接茬。

注意气味及污染

保护地蔬菜和大棚蔬菜应尽量避免使用有强烈刺激气味的除草剂。有的除草剂飘移污染或对容器的污染十分严重,如在蔬菜地上风2000米内,下风500米内使用2,4-D丁酯,均可危害蔬菜。喷施过2,4-D丁酯的喷雾器,即使清洗得很干净,也会伤害蔬菜。根据不同蔬菜品种和生长期的长短,一般以选用持效期适宜的化学除草剂为好,以减少农药残留污染的时间,避免农药残留,确保食用安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68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