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的管理方法
1、覆盖大膜前,也就是在草莓花开前做好,防病防虫工作,可喷味霉胺或扑海因加粉锈宁加螨净泥混合药液1—2次,以防灰霉病、白粉病及蚜虫、红蜘蛛的早期发生。
2、适时掀放大棚两侧大膜,根据气温的变化以及棚内外温度的差异,灵活防控,尽力做到既通风又能达到保温效果。
3、每棚中间放置一箱蜜蜂,通过蜜蜂授粉,减少畸形果的产生,提高坐果率,并做好蜜蜂的管理工作,阴雨及寒冷天气要及时饲喂。
4、按每棚顺序对8成熟以上的果实进行采摘,及时采摘除老黄叶片,在三月份左右对全园进行脱叶一次,这样可减少植株的营养消耗,增强植株的通风性,受果实易受光照,降低因气温逐渐回升引起的病虫害发生率。
总之,大棚草莓种植因管理期长,管理人员应对每天的气温、大棚通风状况,棚内温度、湿度、植株生长状况、果实的成熟度以及蜜蜂授粉等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数,这样,进行大棚草莓种植才能取得稳产、丰产之效果。
草莓营养丰富,含有果糖、蔗糖、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水杨酸、胡萝卜素、氨基酸以及钙、磷、铁、钾、锌、铬等矿物质。此外,它还含有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C、PP,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非常丰富。果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有机酸、果胶等营养物质。草莓是人体必需的纤维素、铁、钾、维生素C和黄酮类等成分的重要来源。这些营养素对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老人、儿童大有裨益。草莓的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多吃也不会受凉或上火,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
草莓的吃法多样化,鲜吃,加工,作为饭菜的煮食材料,蛋糕的装饰或馅饼、水果挞的主角皆宜。
鲜吃
将草莓冲洗干净,直接食用,或将洗净的草莓拌以白糖或甜牛奶食用,风味独特,别具一格。淋上优酪乳、奶油、果糖、巧克力、炼乳也可,草莓雪糕、草莓乳酪同样是不错的选择。
加工
完整果实加工的有蜜饯、糖水罐头、又可切细加工成果酱、果冻、或者榨汁后制成浓缩果汁或草莓酒。
吃草莓要注意
首先不买畸形草莓。正常生长的草莓外观呈心形,但有些草莓色鲜个大,颗粒上有畸形凸起,咬开后中间有空心。这种畸形莓往往是在种植过程中滥用激素造成的,长期大量食用这样的果实,有可能损害人体健康。特别是孕妇和儿童,不能食用畸形莓。
另外,由于草莓是低矮的草茎植物,虽然是在地膜中培育生长,在生长过程中还是容易受到泥土和细菌的污染,所以草莓入口前一定要把好“清洗关”。
第三,草莓最好在饭后吃,因为其含有大量果胶及纤维素,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改善便秘,预防痔疮、肠癌的发生。
另外,不少人喜欢把草莓切成块儿,拌在酸奶或牛奶里一起食用,专家指出,从营养学角度讲,这样做不合理。因为草莓中的成分会影响酸奶和牛奶中钙的吸收,还会降低乳蛋白的吸收率。
1、种植前的准备工作在种植草莓前,要进行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
2、地块选择,草莓对种植土壤是有一定要求的,草莓最适宜栽植在疏松、肥沃、透水透气都比较良好的土壤中,适宜的pH值为5.8~7,也就是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环境,当pH值在4以下或8以上时,就会出现生长发育障碍。
3、施基肥、草莓需肥量大,在栽植前要施入足够的优质有机肥和一定比例的化肥作为底肥。一般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4000千克,除了有机肥外,每亩再施低氮、中磷、高钾的缓释性三元复合肥50千克。
4、整地起垄、施肥后进行翻耕。草莓的根系浅,大部分根系分布在20厘米以内的表层土壤中,为了使根系更好的吸收底肥中的养分,翻耕深度最好在15~20厘米之间,翻耕后耧平,南北向做高畦,畦下宽50~60厘米,上宽40~50厘米,为了更好地保持地温,畦的高度应该在30~35厘米之间比较合适,最后要拍实畦面,防止畦面坍塌。
5、选择符合标准的幼苗是草莓顺利生产的关键,符合幼苗定植的标准是苗高15厘米左右,无病虫害,根系发达,须根多而粗,一般苗重25~30克左右比较合适。
6、幼苗处理、首先,在栽植前摘除一部分老叶,只留下2~3片新叶,这样可以减少蒸发失水,有利于幼苗成活。在摘叶的时候用指甲把老叶掐下,基部要留一段叶柄,千万不要劈叶,否则会损伤根茎。整理好的幼苗如不能马上进行定植,就要把幼苗放到阴凉处并加盖遮阳物,减少水分的蒸发。
7、在草莓定植前,一定要做好消毒杀菌工作,确保无菌苗定植,可用有效活菌数≥300亿/g的枯草芽孢杆菌20克+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克+30%甲霜·恶霉灵水剂10毫升兑水30斤,直接喷淋草莓苗的根茎部,能有效预防草莓根腐病和炭疽病的发生。
8、在定植前用5~10_/_萘乙酸钠或萘乙酸钠药液蘸根2~6小时,对促进生根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栽植成活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71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