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适合什么地方种植(天麻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天麻什么地方可以种植?什么时候采收好?据悉,天麻是我国传统名贵的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天麻还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健食品,深受大家的喜爱与追捧,市场需求日益增大,价格逐年增高,故种植天麻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天麻种植方法,天麻采收时间!
一、天麻生长在什么地方
天麻主要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尼泊尔、不丹、印度、日本、朝鲜半岛至西伯利亚也有分布。其模式标本采自东亚。
二、天麻的生长需要怎样的条件
1、光照条件
天麻从栽种到收获,整个无性繁殖过程都在地下。阳光对其无大的影响。正因为有种特性,在室外、室内、防空洞、地道,有光无光都可栽培。但有性繁殖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照。箭麻出土后,强烈的直射光会危害天麻茎秆,产生日灼,导致植株死亡,因此育种圃应搭棚遮阳。
2、地势条件
天麻无性繁殖GAP栽培时,如能根据天麻和蜜环菌生长所需要的条件,控制夏季的高温及冬季低温,安排适宜栽种时期,可以不受海拔高度的限制,无论在平原、高山、南方炎热地区或东北低温地区都可引种栽培。
3、土壤条件
土壤质地与天麻生长有着蜜切的关系。天麻适宜生长于含有丰富腐殖质而又湿润的砂质土壤中。这种土壤土质疏松,保水性强,透气性好。土壤酸碱度要求在pH值5.8~6.7。一般黏质土壤透水性,透气性较差,天麻和蜜环菌生长不良。
三、天麻什么时候可以采收
冬栽的第二年冬或第三年春收。春栽的当年冬季或第二年春收。
野生天麻都在芒种前后采挖。挖时注意收大留小,小的让它继续长大。挖后去茎,洗去泥土,擦去粗皮,分大小3.4个等级,水开后在水中稍加一点明矾,然后把天麻投入水中,大者煮10~15分钟,小者煮3~4分钟,以能煮过心为准。炕时,先急火而后缓火,要经常翻动(不宜直接用手翻,以免手污染至发黑),并用干净的布擦去天麻上的水汽,若膨胀用小针刺几个小孔放气,至半干时宜用石头或木板压一夜,使体扁,再晒或炕至全干。
如何种植天麻?
天麻的 种植 需要一些 方法 与技巧,那么天麻种子如何种植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天麻种子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天麻种子种植技术
一、种植季节和种植方法
天麻种子的成熟期即为种植期,一般在6~7月份。以室内种植为例,先把室内打扫干净,用5%~10%的多菌灵将地面和墙壁四周喷洒一遍,如果是水泥地坪,排水不畅的,要铺一层10厘米厚的鹅卵石。
有性繁殖一般每穴一瓶萌发菌、一瓶蜜环菌、8~10个天麻果子。其中蜜环菌多为枝条菌,称为菌枝;萌发菌多为树叶菌,称为菌叶。种植穴的规格是长50厘米、宽50厘米、深40厘米。
种植时先把萌发菌倒入一个干净盆内,用剪刀把树叶菌剪成指甲盖大小,把天麻果子用手捏开,将果子里的粉末状种子轻轻弹撒在菌叶上,要尽量撒匀,并不断翻动使种子和菌叶混合均匀。把拌过种子的树叶菌分为两等份,然后把蜜环菌菌枝倒入另一个干净盆内,均分为两份。
种植时要靠墙成行种植?先在底层铺一层10厘米的沙?拌过木屑 ,再在沙上面铺一层2厘米厚的浸泡过的树叶,然后把拌过种子的萌发菌的一等份均匀撒播在树叶上。平行摆放一节蜜环菌菌枝,两头各放一节,摆放时要尽量贴近砍口。将另一半菌枝撒在木材空隙处,用沙将空隙填实,填至木材微露即可,用同样的方法再播第二层。播好后,再盖10厘米厚的沙?最后再盖3厘米厚的稻草等覆盖物。用同样的方法接着种第二穴,种第二穴可间隔10厘米?中间用沙填实。
二、播种后的管理
1.调节温度:天麻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是22℃~25℃?若播种初期温度低?要加盖塑料薄膜或稻草提高地温。7~8月气温较高时?要搭阴棚?或在四周洒水降温。
2.控制湿度:种植的沙要经常保持湿润?要及时洒水,做到勤洒、少洒、宁旱勿涝。
总之,有性繁殖的生长期为一年半,即当年6~7月种植?第二年年底采收,其中30%的成品天麻可直接出售?剩余的下一代可直接进行无性繁殖。
天麻种子种植要点
1、温度:室外天麻生长以自然温度为主,最适温为土表以下30㎝深菌材中温度10-26℃, 其它 温度为休眠状态. 在土层中,天麻短时耐低温能力,以天气预报为准:室外-30℃-33℃,室内-10℃。短时耐高温能力40度. 故冬季应在土表盖一薄层杂草或者干树叶后再盖上薄膜, 膜上再盖20厘米以上的杂枝杂草,保温保湿防冻。冬去春来,地温稳定在10度以上时,揭弃薄膜,让 雨水 自然浸透湿润。春天种植的天麻就不必盖膜了,但要盖草遮阳保湿。
2、水分:特别旱、涝的灾年,如连续20天以上,应加强防护工作;涝期下大雨半小时后最好盖上膜、让水排入水沟、天晴马上揭开,保墒排渍,综合管理。6、7、8月份天麻进入生理成熟阶段,一定要水份充足、干旱15天以上必须补水才能获高产,补水以日落土温下降后进行。9月份开始要控制水份,以防蜜环菌生长过旺反消化天麻成空壳减产。
天麻的栽培技术
1、备料 天麻有性繁殖每穴需蜜环苗100g,萌发菌1包(400?500g),天麻人工授粉成熟朔果8?10个,长3?6cm、粗50cm阔叶杂木(栎类即柞树棒最好)10根,干栎(柞)树叶1kg,长3?6cm的细树枝1kg,净沙100kg左右。
2、育种 每年10月挖天麻时,选顶芽饱满、无虫蛀、无病斑,150g以上大箭麻,选好后埋于沙中过冬眠期。也可到 小满 前后在山上挖出苔野箭麻。培育种子要经过培土育麻、抽苔、开花授粉、打顶摘果。主要是授粉,杂交或异花授粉最好,天麻花是从下向上依次开放,开一朵授粉一朵。授粉后17?19天朔果成熟,成熟的朔果上面有6条突起的黑线,用手摸感觉微软,眼观透明即可采收,果成熟一个采摘一个。天麻种子寿命短,应当天摘当天种。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播种,将果晾2?3小时,用牛皮纸袋包好放于4℃冰箱恒温贮藏。另外可将种子拌入萌发菌内保存,最长不超过5天就要播种。
3、播种 造穴 穴大小为60x70cm,平地;材料最好用砖,其它亦可,但必须通风、保湿、沥水。山上开穴,要注重保水沥水。坡度5?10度,最好顺坡开,15度以上最好横开穴,但切记要开排气孔。
菌种拌种 将萌发菌叶用手慢慢撕碎,把成熟的天麻朔果8?10个,分3次掰开贴紧树叶均匀将种子拌入菌叶中(最好2人操作,一人撕菌叶,一人播种子),搅拌次数不少于3遍。
原材料的处理 把准备好的干树叶头一天浸泡在清水中,将新鲜树棒砍成鱼鳞口,深度以砍到木质部为宜,把指头粗细的长2cm的1kg树枝,在种前同时浸泡于0.2%的硝酸铵水中10分钟。
穴种 先铺5cm厚的沙,在沙土上均匀铺放泡好的湿树叶250g,将1/2拌有种子的萌发菌均匀撒于树叶上,然后放新棒5根,间距8cm,棒两头留8cm空,再放1/2的蜜环菌(放鱼鳞口处),再放上泡好的细树枝,然后填上沙,以遮住菌棒为好,第二层种法同上。种好后用5?6cm厚的沙封项。在山上种时,种好后将顶部覆土踏实,以防种后穴顶部下陷积水,种后上面用 编织 袋盖好,或先培菌柴(床),再用萌发菌、种子种植也可。
天麻(学名:Gastrodia elata?Bl),又名赤箭、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等,是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肥厚,无绿叶,蒴果倒卵状椭圆形,常以块茎或种子繁殖。其根茎入药用以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等症,是名贵中药,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头痛失眠。
一、生物学特征
一种特殊的兰科植物。无根,不能直接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类等养分;又无叶和叶绿素,不能利用阳光制造有机物质,故不能营自养生活。在整个生育期中,除有性期约70天在地表外,常年以块茎形式潜居于土中,专从侵入植体内的蜜环菌菌丝取得营养,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所需。
性喜凉爽而湿润的气候环境。野生天麻多分布在海拔500~3000m的山区。夏季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0℃,3月份地温一般在13℃左右。山区雨水多,湿度大,有利天麻生长。对土壤要求含腐殖质丰富,团粒结构好,疏松透气,保水排水性能好的沙质壤土。粘重的黄泥土、白粘土、盐碱土均不利天麻生长。天麻喜在微酸性土壤生长,pH值5~6为好。怕旱、怕冻、怕高温、怕积水。
二、蜜环菌
蜜环菌为兼性寄生菌,能生长在600多种植物上,其中以木本植物中的阔叶林为好,如板栗、锥栗、栓皮栎、青岗、水冬瓜、野樱桃、法国梧桐等。一般在伐倒的树、竹上或烧过的树、竹的根部及死树干上营腐生生活,又能寄生在活的树上,造成树木的根腐。蜜环菌在氧气充足、温度在25℃左右时发光强。其发光特性可作为观测蜜环菌菌种和菌材质量的依据。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以pH值4.5~5.5为最适,pH值低于4.2时,生长受抑制。天麻与蜜环菌的关系,既是共生关系,又是寄生和反寄生的关系。起初,当菌材上的蜜环菌菌丝侵入块茎后,先吸收天麻营养,后又被天麻块茎消化吸收,形成天麻对蜜环菌的寄生关系。当天麻衰老或环境条件不良时,蜜环菌又侵入天麻块茎,吸收其中营养,最后消亡,这时形成蜜环菌对天麻的寄生关系。但实质上是互惠互利和相互对抗的共生关系。
栽培技术
选好地、培养好菌种和菌材是天麻种植的关键。选地要注意的是天麻性喜凉爽的特性,以及其对湿度要求比较高,一般常年要保持50%以上的湿度。菌种和菌材培养是个细致活,您好好看吧。
三、选地
根据天麻性喜凉爽的特性,在海拔1500m以上的高山地区,一般温度低,湿度大,宜选用无隐蔽的向阳山坡;在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地区,一般温度较高而干燥,尤其在夏秋季常出现连续高温干旱现象,宜选阴坡或半阴坡林间;在海拔1000~1500m的中山地区,其温湿度常介于高山区与低山区之间,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宜选半阴半阳的疏林山坡。对土壤要求不是十分严格,但以沙砾土和沙质壤土,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生荒地为宜。天麻对土壤湿度要求较大,一般常年要保持50%以上的湿度,但过于潮湿的积水地,也不利其生长。
四、整地
对于整地要求,只要砍掉地上过密的杂树、竹林或搬掉大块石头,把土石渣杂草清除干净,便可直接挖窝或开沟栽种。
五、蜜环菌的培养
1、母种的制作(一级菌种)
(1)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加水1000ml;马铃薯200g、蚕蛹粉50g、琼脂20g,加水1000ml;杂木屑100g、麦麸50g、葡萄糖20g、琼脂20g,加水1000ml。以上可任选一种,经过熬制—分装试管—高温灭菌制成斜面培养基。
(2)制作方法?从天麻产区采集野生的幼嫩菌索,或在秋季采集新鲜完整、发育良好、颜色纯正而菌盖尚未展开的蜜环菌子实体,或新鲜的、表面附有蜜环菌菌索的天麻块茎作材料,然后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组织分离,置22~26℃下培养7天左右,斜面培养基上长满菌丝,即得母种。
2、原种的制作(二级菌种)
(1)培养基配方?麦麸50%、米糠20%、木屑30%、石膏粉1%、加水适量,调节pH6~7;杂木屑93%、玉米粉5%、过磷酸钙2%,含水量70%;杂木屑50%、葛根粉50%,含水量65%。
(2)制作方法上述培养基任选一种调好,装入广口瓶内,经高压灭菌,冷却后接种母种,置于25℃下培养,当菌丝长满全瓶后,即得原种,可作蜜环菌扩大培养用。
六、播种方法:
栽前,将坑内土层挖松(5厘米),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夹了菌种的木材均匀紧密的摆在坑底(木材与木材横向间隔2厘米,竖向间隔5到8厘米)。未夹菌的那一面挨地。摆好后把切成小块的蜜环菌在各木材两端紧挨着放一个。然后用手捧一些沙土把木材中间的空隙均匀填满(注意不要太厚),再把天麻种子的末端放在菌与木材的交界处(天麻头端是一个尖尖的,尾端横截面偏圆的),尽量和菌接触到,以便使两者很快建立营养(共生)关系。最后在上面覆盖细土12厘米左右,贴沙覆盖一层薄膜保暖,在当地气候达到15度以上拿掉,然后在薄膜上覆盖一层2厘米稻草或树叶。成龟背形,高于地面,已利排水。
七、栽后管理:天麻的管理其实就是一句话:“淹不死,干不着,冻不坏,晒不焦”。天麻栽种后不需要施肥,不用松土除草,保持野生状态。冬季切不可浇水,春季种子成活期间对水分要求较高,应经常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
八、采收加工:一般在秋季10-11月土壤上冻前采挖。挖出后,天麻前端长出1到2厘米的剑麻即为成品麻,没有的即为种子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73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