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高效保健养猪技术的前

动物保健防病的总原则

高效保健养猪技术的前

动物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时刻会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攻击,而动物机体也每刻在调动机体抗病机制抵抗攻击,使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动物处于绝对健康状态的是少数,处于疾病状态也是少数,更多的时候是处在亚健康状态。当致病因子的攻击力不变,而动物本身的抵抗力下降时,亚健康状态才转化为疾病状态,所以动物保健防病的总原则是扶正祛邪。扶正就是保持或增强机体本身特导性和非特导性别的抗病能力,我们又称为主动性动物保健。祛邪就是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我们又称为被动保健,如搞好环境卫生、消毒、保持猪舍通风、供给充足饮水和适当的添加药物。

保健养猪

保健养猪就是通过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保持和提高动物机体本身的特导性和非特导性抗病能力以达到保健防病和增加效益的养猪新方法。

养猪中的瓶颈HACCP

近年,全世界养猪事业发展很快,饲养周期大大缩短,先进水平平均达到165日龄出栏,但是目前养猪生产中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HACCP),使猪饲养期延长,效益下降。重点是以下因素:免疫应激;母猪生产繁殖应激;出生关的黄痢问题;补料关的白痢问题;断奶关的断奶应激;保育关的仔猪营养应激、氨慢性中毒和呼吸道综合征、免疫力低下和圆环病毒等问题;贩运仔猪腹泻综合症;各种因素特别是霉菌毒素造成的免疫抑制,机体抗病力下降,使临床上常见的30多种疾病如气喘病、流感、附红体等发病率增高;被动保健不当等问题。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养猪生产从理论上来说,如果能解决上述制约因素,还可缩短饲养周期35-55天,每头猪增收40-110元,这也正是135保健养猪技术提出的前提。

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

135技术是文利新、袁慧、蒋政云等专家从理论上提出,以母猪为中心,通过营养保健,大幅减少和控制常见多发疾病,可将目前牲猪出栏平均时间165天,缩短为135天,并且肉品品质有所提高,每头猪有望增收40-110元的养猪新技术。

保健养殖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保健医学和保健技术的发展也将掀起一场养殖业的革命,鉴于篇幅有限,因此,本文主要只介绍笔者近年在保健养猪技术研究以及已产业化了的有关技术。

近几年,猪病泛滥,导致了猪只大量发病和死亡,给养殖户和规模猪场造成了重大损失。

这也暴露出了我国现行的养猪疫病防控体系存在有不足和漏洞,其中对消毒防疫的认识尤其不够,消毒意识模糊,方法多有不当。

为此,笔者在此提醒广大养猪场要高度重视消毒,以期能够引起养殖户对消毒技术的重视,减少养猪场的损失。

猪场门卫消毒

猪场门卫消毒指由门卫完成的猪场外围环境消毒,包括大门消毒、脚手消毒、车辆消毒等。

猪舍大消毒

猪舍大消毒是指全进全出的猪舍消毒。

产房、保育舍、育肥舍等每批猪调出后,要求猪舍内的猪只必须全部出清,-头不留,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消毒。

可选用过氧乙酸(l%)、氢氧化钠(2%)、次氯酸钠(5%)等。

消毒后需空栏5~7天才能进猪。

消毒程序为:彻底清扫猪舍内外的粪便、污物、疏通沟渠取出舍内可移动的部件,如饲槽、垫板、电热板、保温箱、料车、粪车等,洗净、凉干或置阳光下暴晒舍内的地面、走道、墙壁等处用自来水或高压泵冲洗,栏栅、笼具进行洗刷和抹擦闲置-天自然干燥后才能喷雾消毒(用高压喷雾器),消毒剂的用量为l升/平方米要求喷雾均匀,不留死角最后用清水清洗消毒机器,以防腐蚀机器。

产房要严格消毒,母猪进入产房前进行体表清洗和消毒,母猪用0.l%高锰酸钾溶液对外阴和乳房擦洗消毒。

仔猪断脐要用5%碘酊严格消毒。

环境消毒

猪场道路和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每天坚持打扫猪舍卫生,保持料槽、水槽、用具干净,地面清洁,选用高效、低毒、广谱的消毒药品,定期消毒。

注意事项

应用两种以上的消毒剂交替使用。

每次消毒时,应先将粪尿打扫干净,用消毒剂(稀释后)进行喷雾带猪消毒。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75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