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贵州大方天麻的种植特点

 大方天麻主产于贵州高原大方县九龙山脉的深山丛林中和世界罕见的国家天然5A级景区百里杜鹃丛林中。那么贵州大方天麻的种植特点呢?下面我带你看看种植的植物。仅供学习参考。

贵州大方天麻的种植特点

贵州大方天麻的种植特点

 一是推行基地有计划种植。结合八大产业规划和板块经济规划,按照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要求,实行天麻种植总面积控制和有计划种植制度,全县天麻种植面积4万亩左右,积极推行以销定产,促进天麻种植规模数量与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二是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集中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积极推广国家GAP认证标准,进行标准化种植,着力抓好示范建设,办好样板,提高基地建设水平。坚持把有林地、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种植能手作为培育对象,促进天麻生产向资源丰富、管理水平高、技术力量强的产区集中,带动天麻产业规模化生产、基地化发展。

 三是建设?两菌?生产基地和乌天麻良种繁育基地。以县内现有?两菌?生产基础扎实,且已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和稳定菌种品种的企业为主,整合其它?两菌?生产资源,申请菌种生产批准文号,建设优质?两菌?生产基地,培育该县菌种品牌。加大菌种生产研发力度,研发适宜该县乌天麻和其它品种天麻生产用的高品质菌种,抓好天麻种植生命线源头,保障全县天麻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建设年产?两菌?能力达到400万袋(等同外省菌种800万瓶)的规模化、标准化和品质化的菌种生产厂,形成全市乃至全省最具影响力的?天麻伴生菌?生产基地,使天麻伴生菌实现产业化生产,保证全县及全市天麻产业发展的需求;加快推进乌天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为?大方天麻公共品牌?的打造提供品质保障。规划建设乌天麻种源基地3000亩,内设乌天麻野生种质资源圃、乌天麻野生种源抚育基地、乌天麻良种繁育基地和乌天麻高产栽培示范基地。采集本地野生乌天麻种源进行资源保护,再进行人工大面积抚育,满足乌天麻产业发展的用种需求。

 四是建立天麻?两菌一种?种质资源保护区。严格制订保护方案,切实加大对野生天麻、野生蜜环菌、野生萌发菌和天麻产业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增加经费投入,夯实基层基础,强化保护职能,严厉打击各种私挖乱采等破坏野生天麻种质资源的行为,实现野生天麻种质资源的永续利用。

 五是菌材林培育基地建设。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理念,切实把天麻种植同菌材林营造结合起来,增强天麻菌材保障能力。实行菌材林和天麻种植面积的联动,按照菌材林与天麻种植面积比例不低于4:1的要求,抓住?绿化毕节?行动和退耕还林等机遇,制定菌材林发展规划,有计划发展菌材林。

大方天麻的生长环境

 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属于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雨水充足,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1.8℃;土壤多为酸性砂质黄棕壤,植被常见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岩溶灌丛、灌丛草坡等,特别适合天麻生产,因而所产大方天麻与一般天麻药材相比较感觉质地较为坚实、沉重,环纹较少,顶芽较小,断面较均一明亮,特异气味较浓郁,有?中国天麻数贵州,贵州天麻数大方?之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名?中国天麻之乡?称号。

天麻的品质特点

 理化特性

 天麻主要含天麻素、天麻醚苷、对羟基苯甲醇等多种成分以及天麻多糖和多种微量元素。其中天麻素含量的高低是天麻质量的重要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天麻药材含天麻素不得少于0.20%。

 大方天麻以重要成分天麻素的含量高、微量元素丰富而形成独特的内在特征。市场上商品天麻所含天麻素一般在0.4%以下,而大方天麻的天麻素含量在0.42%-1.90%之间,是药典标准的2-9.5倍;天麻素平均含量为1.17%,是药典标准的5倍多。大方天麻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有硼、锌、硒等,其中,硒的含量高于其他产区的天麻。贵州天麻的硒平均含量为0.41?g/g,而大方天麻的硒含量为0.6?g/g,是实实在在的?富硒天麻?。

 大方天麻的卫生学指标根据检测结果显示,重金属的含量:含铅量为0.24mg/kg、砷0.1mg/kg、镉0.0353mg/kg、总汞0.055mg/kg、铜2.65mg/kg,全部低于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分别是:铅?5.0、砷?2.0、镉?0.3、总汞?0.2、铜?20.0,单位同上)要求。农药残留量中:六六六为0.008mg/kg、滴滴涕为0.009 mg/kg,也大大低于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六六六?0.1、滴滴涕?0.1,单位同上)。

 感官特点

 鲜品:大方天麻的鲜品个形肥厚,肉质,长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约8-15厘米,宽3-10厘米,块茎表面黄白色或浅黄褐色,顶端顶芽显著,乌黑色或红褐色,习称?鹦哥嘴?;尾端有圆形疤痕,习称?肚脐眼?;全体节上有由点状痕点与膜质鳞片形成排列均匀的环纹。断面渗出乳白色浆液,气特异,习称?有马尿臭?,味微甜。

应该可以种植,柚子种植技术

一、栽植:柚树喜欢温暖、潮湿、需肥水,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柚树要特别注意栽在土壤较为肥后、水分较充足的土壤或者水源条件好的地方。1、定植时间。一般以春秋雨季为宜,春季2月底至4月下旬;秋季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有条件的,其它季节也可定植,但不宜在冬季底温和夏季伏旱条件下定植。2、定植密度。株距4x4米或者4x5米,一般亩在40株左右,也可矮化,密植,亩栽50-60株。3、定植方法。(1)、定植前挖1米见方的大坑,施足大量头机肥和适量磷肥做底肥,并回土高出地面20-30厘米。(2)定植时将苗木轻轻放于穴中,以松碎土栽植,用手把根团周围细泥压实,嫁接口露出地面。(3)定植后理好窝盘高出地面20厘米,灌足定根水。

二、土壤耕作:1、深翻扩穴,熟化土壤。深翻改土,熟化土壤必须从建园开始,逐年扩大。幼树可在植外围挖环形沟,分年深耕。成年柚园可在树冠外围进行条沟状深沟,深、宽约0.5-0.7米,分层埋施绿肥等有机肥和无机肥,也可隔年、隔行或者每株每年轮换位置深翻。2、大种绿肥。用地养地。大种绿肥覆盖地面,夏季可防止冲刷,降低土温,增加空气湿度和抑制杂草,同时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如果间种豆科、蔬菜等,还可增加早期效益,其茎秆、残枝败叶覆盖并翻入土种,增加土壤有机质。3、中耕培土。中耕时结合除草,一般每年中耕3-4次,即在冬季采果后,夏季或者秋季,结合播种、间作各中耕一次。种耕深度10-15厘米(结合间作播种,适当加深),愈近树干愈浅,以免损失大根,培土宜在干旱季节来临前或者冬天采果后进行。在缓坡地带,3-4年培土一次,在坡度大、冲刷严重的地方,隔年培土一次。

三、施肥。幼树树小,根幼嫩,宜勤施薄施,一年可施5-6次,对结果树一般要施4次肥,即还阳肥催芽肥、稳果肥和壮果肥。1、还阳肥(基肥):在采果前后施,其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一半,应施大量的绿肥、堆肥、圈粪、饼肥等迟效肥,并配合速效氮肥和磷肥。2、催芽肥(花前肥):一般在2-3月进行,这次肥应以速效氮肥为主,主要施用人畜粪,适当结合施用尿素。3、稳果肥:在6月落果前半个月施速效氮肥和磷肥,可施用腐熟人畜粪,喷施过磷酸钙1%浸出液。4、壮果肥:6月中下旬施用,施速效性氮肥和磷钾肥。

四、灌溉与排水。柚树周年常绿,枝梢年生长量大,挂果期长,叶大果大,对水分的要求高。栽培柚树必须通过灌溉来保证其水分要求,进行灌溉时要根据柚树各个物后期对水分的需要与当时干旱情况而定。总的来说,其全年的生长发育过程都需要适量的水分,特别是春芽萌发和开花期、果实生长盛期最为敏感,有春旱伏旱,这时必须进行灌溉。地势较低,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或者雨季注意排水,在雨季来临前或者暴雨季节应随时检查柚园排水系统,及时修整疏导,做到排水畅通无阻。

五、整形修剪。柚树树势强盛,树体高大,幼龄期在肥水充足条件下,顶端优势强,枝梢生长直立,容易形成主干明显树形,新梢多而强盛,结果后枝条因果重而下垂,枝条向下弯曲,致树形成伞状,光照不易透入树冠内部而枝衰果小,柚树的结果母枝大部分都在树冠内部,为二年生的无叶枝(俗称爪爪)。根据柚树的生长结果特性,生产上宜选用“变侧主干形”和自然“开心形”,干高宜为40-60厘米,主枝间间隔30-40厘米,共培养5-6个主枝。修剪柚树时应做到“顶上重,四方轻,外围重,内部轻”,即在树冠四周枝叶密集处,修剪疏稀,顶部枝条重剪,内部枝条轻修剪,使树冠内部光照良好,结果多而品质好,一般树冠内部3-4年生侧枝上的较纤细的无叶枝,是优良的结果母枝,必须注意保留。在树冠外围过长或者扰乱树形,影响树势均衡的侧枝,应注意疏剪与短截,达到通风透气的目的。

六、病虫害防治。危害柚树的病虫害较多,常见的有螨类、蚧类、潜叶蛾类、炭疽病等,防治上应根据各种病的发生特点,结合喷药防治。1、花前2月底到4月上旬,连续喷药2次,以防治螨类为主,同时结合防治其它害虫,使用农药: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2、谢花后的幼果期5月中旬至6月下旬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77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