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灵渠被入选什么遗产

灵渠被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灵渠被入选什么遗产

近日,国家文物局出版发行《见证新时代》书籍,灵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牌匾成功入选。可喜可贺!据悉,全国共150件入选,广西仅入选两件。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持续推进灵渠保护提升工作。2017年,兴安县启动了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

完成了申报文本、价值研究等材料的编制,同时完成了遗产点的修缮、重要节点的环境综合整治、申遗专题片的拍摄、灌溉设施的维修等大量工作。经过各级专家实地考察、现场评估以及激烈角逐,灵渠最终成功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灵渠的工程构成介绍:

1、水涵

又称田涵、渠眼,或称塘孔。设于堤内,块石砌筑,用于放水灌溉。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严震直修渠时,建有灌田水涵24处。解放后,由于灌溉渠道陆续建成,除引水入灌溉渠道的进水闸外,其余水涵多已堵塞。迄今,南渠大湾陡以上尚有7处,北渠有2处。

2、陡门

陡门,或称斗门,是在南、北渠上用于壅高水位,蓄水通航,具有船闸作用的建筑物。据历史文献资料记载,陡门最早出现于唐宝历元年(825年),到唐咸通九年(868年)重修时,已有陡门18座。宋嘉祐三年(1058年),达到36座,为有记载以来最多的。经过历次增建及废弃,到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陡门数仍有35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灵渠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1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