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养猪的饲料成本
除合理投喂外,还要做到:
(1)严格清塘消毒,清除野杂鱼等争食对象
池内野杂鱼、杂虾较多,会同罗非鱼争夺饵料,凶猛性鱼类甚至会残食罗非鱼,降低饲料利用率,因而应注意将其清除。一般可采用干法清塘或带水清塘两种方法:干法清塘时,可按每亩使用生石灰75千克或漂白粉4~5千克;带水清塘时,每亩可用生石灰150千克全池泼撒,尽量使池底泥土与生石灰拌匀,以彻底杀灭寄生虫、病原体及野杂鱼等,减少争食对象,提高饲料利用率。(2)注意合理放养,确保鱼类互利共生
目前的养殖方式,主要是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适宜与罗非鱼混养的鱼类,主要有鲢、鳙、草鱼、鳊和淡水白鲳等。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8℃以上时,便可放养冬苗。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罗非鱼种1500~3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50~100尾,以控制水质;与其他鱼混养时,可亩放200~500尾。罗非鱼在网箱中可以单养、主养或搭配养殖。鱼种应以大规格为好,进箱规格一般为尾重10~50克,平均以30克为好。放养量应根据水质条件确定,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时,放养密度每立方米水体放养40~100尾。另外,随着鱼体不断长大,为调节好养殖密度,提高效益,可分批起捕上市及轮捕轮放,以调节水体中的载鱼量,提高饲料回报率。(3)定期调节水质,提供良好的摄食环境
养鱼先养水,水质的好坏影响罗非鱼生长的快慢及饵料系数。罗非鱼喜清新的水质,水质好,生长迅速,疾病少,可充分利用饵料,降低饵料系数。因而,养殖罗非鱼应注意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新。一般要求水呈黄绿色,透明度30~40厘米,溶氧5毫克/升以上为好。池塘养殖时,要经常更换池水,保持清新的水质,严防浮头和泛池。一般每15天左右加换新水1次,每次换水10~20厘米,使池塘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高温季节时可适当增加换水次数。在养殖期间,还要视天气、水温及鱼类摄食情况,适当开增氧机增氧,在天气变化、气压低、水中溶氧低于3毫克/升鱼类浮头时,要加大开机频率和开机时间。水库网箱养殖时,要经常刷箱,洗掉网箱污物及附着藻类,使水体充分交换。还要定期查箱,发现破损及时修补,以免跑鱼或凶猛鱼类入箱。必要时还要不断调整网箱,随着水库水位涨落,把网箱调节到水深适宜的位置,使罗非鱼拥有一个良好的摄食环境。
如何降低猪的饲养成本
降低养猪成本的途径大致有以下六条:
1.喂杂种一代猪
当地土种猪虽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点,但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低。用良种公猪(如杜洛克猪、汉普夏猪、长白猪等)配当地土种母猪所生的苗猪称杂交一代猪,其生活力强,生长速度快,饲养效果好。因此,要在养猪户普遍推广公猪良种化、母猪地方化、仔猪杂交一代化的“三化”技术。
2.喂配合饲料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猪的营养需要,将多种原料配合在一起而制成的全价配合饲料,营养全面而不浪费,且日粮容积与猪的采食量相适应,饲喂效果好,料肉比低。配合饲料必须生喂,严禁煮熟,可拌成湿拌料(手捏成团、松手即散),不可拌成粥料。
3.实行保护性养殖
①改善猪舍小气候。传统的土法养猪,猪舍内温度、湿度均顺其自然,导致夏秋高温多湿,冬季寒冷,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猪的生长潜力。因此,夏秋季可在猪舍外栽植藤蔓类植物遮阳降温,冬季推广塑料薄膜暖棚养殖技术,不断改善猪舍小气候。②定期搞好驱虫和疫病免疫注射。
4.改吊架子育肥为直线育肥
传统的吊架子育肥是把猪的育肥期分成几个阶段,按各个不同阶段采用精料、粗料结合进行催肥。此法饲料单一,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猪的生长需要,猪生长慢,周期长,出栏率低。如果改用断奶后的小猪到出售前的肥猪一直采用全价配合饲料,并根据日龄的增加逐步提高日粮营养水平的直线育肥,可有效地缩短育肥期,提高出栏率。
5.供给充足的饮水
猪体内1/3~1/2的重量是水,细胞代谢及各种生化反应都要在水的参与下才能进行。缺乏水则影响猪的食欲,降低对饲料的利用率。
6.适时屠宰
肉猪生长可分为幼猪、中猪和大猪三个阶段,各阶段猪每增重1千克平均耗料量依次为2.5、2.9和5千克,而且当体重达到90~100千克后,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猪超过90千克后越养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多;不足90千克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屠宰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千克屠宰最合适。
如何降低猪的饲养成本,检查-下饲喂程序,加以改进。
需要记住,良好的饲喂程序涉及几方面的要点。
这些要点包括:对猪只的生长性能进行监控.选择饲料原料.制作配方.实现-套品控程序.对成本进行监控,以及减少饲料浪费等等。
下面列出了-些改进饲喂程序经济效益的窍门。
1、选择饲养杂交良种猪,是提高养猪生产的有效措施之-。
我国现代养猪生产种,大多数利用三元杂交猪。
2、寻求各种饲料原料来满足猪的营养需要,包括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以及能量。
这样就有多种选择的余地,例如用基混料来代替浓缩料,或把玉米换成小麦次粉.油脂.黄米或ddgs(带滤液的玉米加エ蒸馏物)。
也可能需要把-部分豆粕换成肉骨粉或结晶氨基酸。
在不同原料中进行选择时,应当根据-定的标准,比如,日粮的赖氨酸水平,希望日粮达到某种赖氨酸水平,然后按这个标准去选择饲料原料。
3、根据实际情况以及供应商的服务质量,现实地考虑应该采用全价料.浓缩料.基混料还是预混料。
4、要保证日粮中营养成分恰好满足猪只的需要(不多也不少),除非多出来的部分能起到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日增重.繁殖性能或胴体品质的作用。
有些生产者总是添加不必要的.对提高生产性能没有帮助日粮成分,或添加过多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5、根据当前的生产条件调整日粮。
各种养分的水平既不要多,也不要少。
要掌握猪只的无脂瘦肉增重率.采食量以及21日龄窝重等指标,根据这些指标精确地调整日粮配方。
关于如何衡量猪只地生长性能并根据生长性能确定营养需要。
6、注意,对于体重达到86千克的猪不要提供过量养分。
猪只在这个阶段消耗的饲料占总量三分之-,但此时瘦肉增重已经下降。
7、按预算饲喂,每种日粮饲喂-定量之后就调低日粮营养浓度,按计划逐步降低日粮营养水平,而不是猜测猪只的体重再根据体重配制日粮。
8、分性别饲养,阉公猪对氨基酸的需要量比母猪低,尤其是体重达到36千克之后。
9、分阶段饲养,从断奶到上_之间至少要分7个阶段,饲喂7种不同的日粮。
10、谨慎评估生长-肥育阶段添加促生长抗生素的经济效益。考虑添加抗生素的成本是多少,生产性能提高由多少,是不是划算。
11、日粮粉碎微粒的平均直径应控制在650至750微米。微粒直径每降低100微米,饲料转化效率就会提高1.2%。饲料转化效率提高1.2%,每头猪就能多赚0.5美元。如果您已经半年没有测过饲料粉碎粒度了,建议您现在就把饲料样本送到试验室去分析。
12、及时更新繁殖群,采用瘦肉率更高的公猪和母猪。生产脂肪需要消耗的能量比生产瘦肉多四倍。
13、改善猪群的健康状况。如果营养被用来对抗疾病,那么这部分营养就无法再用来增重,成为浪费。全进全出是保证猪群健康的-项很好的饲养方式。
14、应制定-套对猪只施行安乐死的程序,与兽医和员エ-起讨论现有的安乐死程序。生产性能低下的猪只会消耗大量饲料,并增加用药的成本,对这样的猪应实施安乐死,加以淘汰。
15、和其它猪场合伙大宗购买饲料,这样可获得价格的优惠。把注意カ集中在猪群的表现上。如果饲料原料或饲喂策略方面的措施对猪群表现没有改进,就不要考虑。
16、调查-下购买散装饲料原料的可行性,考虑不用袋装原料。
17、可考虑将饲料加エ成颗粒。玉米或黄米-大豆日粮经制粒后饲料转化效率可提高5%至8%。饲料制粒带来的效率提高常可抵消饲料价格上涨造成的成本增加。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3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