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广饶县为什么被联合国地名组织评定为千年古县?

广饶县是隶属山东省东营市的一个市辖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东营市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7~11857、北纬3656~3721之间。行政区划代码370523。北连东营区,南靠淄博市临淄区,东与潍坊市寿光市接壤,东南与青州市相接,西面和博兴县毗邻,东北部濒临渤海莱州湾。

广饶县为什么被联合国地名组织评定为千年古县?

广饶县总面积1138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街道),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53个村(居),人口50万人(2012年)。广饶自秦设县,古称乐安、千乘、琅槐,是兵圣孙武故里、吕剧发祥地和齐笔原产地,被联合国地名组织评定为千年古县。

建制沿革

在史前的新石器时代后李文化时期,广饶县境内就有人类居住。

上古时代,今广饶县境属爽鸠氏的居地。

夏代至殷末,为季则艹氏、逢伯陵和蒲姑氏居地。

西周时,为姜太公封地--齐国的辖地。

春秋、战国时期,县境仍属齐国。

秦代属齐郡。

西汉始有广饶之名。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广饶县,此广饶县名之始。西汉时,今县境为齐、千乘两郡属地。据《汉书-地理志》齐郡领县十二,千乘郡领县十五。县境在齐郡者有广饶、钜定及利县的东部,在千乘郡者有琅槐及千乘的东部。因此,西汉时,今广饶县境为两郡五县之属地,即:南部广饶县、西部利县、中部钜定县属齐郡,东北部琅槐县、西北部千乘县属千乘郡。

王莽时,县境属建信郡。至东汉划入利、益、博昌三县,属乐安国。

三国时,县境属青州齐郡,归魏国所辖。

晋代,复置广饶县,属齐国。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青州没于汉刘聪,东晋时,后赵石勒、燕慕容广鬼、后燕慕容垂相继占据。

南朝宋,刘裕曾于此置乐安郡,不久即入于北魏,仍为乐安郡,属青州。

隋代改称千乘。

五代时,梁、唐、晋、汉、周共53年,县境一直隶属于平卢军。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罢军使,复称州,平卢军仍改称青州,县境仍属青州。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占据青州后,县境被伪齐刘豫统治8年。

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改千乘为乐安,属益都府。

历元、明、清至民国初年,县名及境域均无变更。

1913年乐安县属胶东道。1914年因与江西乐安重名,复称广饶,1927年直属山东省。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清河行政区。1945年8月,广饶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渤海行政区清河专区。建国后,先后归属渤海区清河专员公署、惠民专区、淄博专区、惠民专区。

1983年8月30日划归东营市。

历史文化

名人故里

孙子故里--山东广饶饶是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思想家、兵圣孙武的故里,也是汉相倪宽故里,是山东地方戏曲吕剧的发源地(牛庄镇时家村,现已划归东营区),是中国四大名笔齐笔的发源地,素有"孙子故里"、"吕剧之乡"、"齐笔发源地"之称。

文物考证

秦代实行郡县制,分山东之国凡七,泰山之北为齐郡,县境属齐郡。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广饶县,此广饶县名之始。西汉时,今县境为齐、千乘两郡属地。据《汉书-地理志》齐郡领县十二,千乘郡领县十五。县境在齐郡者有广饶、钜定及利县的东部,在千乘郡者有琅槐及千乘的东部。因此,西汉时,今广饶县境为两郡五县之属地,即:南部广饶县、西部利县、中部钜定县属齐郡,东北部琅槐县、西北部千乘县属千乘郡。

广饶县,故城(一说为古乐安城)址在今城北二十里许。后为侯国,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封甾艹川靖王之子刘国为广饶侯。利县,故城在今城西北二十余里的利城村(属博兴)东。钜定县,故城在今城东北四十里巨淀湖西北。《汉书-武帝纪》载:汉武帝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三月耕于钜定,即此。

吕剧

吕剧又名"化装扬琴"、"琴戏",中国八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东北三省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迄今有100多年历史,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原属东营市广饶县)民间艺人时殿元等是吕剧的主要创始人。1900年前后搬上舞台。主要乐器是坠琴、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

地方风俗

解放前,广饶境内居民以高粱、大豆、玉米为主粮,辅以黍、稷、绿豆、红小豆、白豆、小米等杂粮。一般是每日三餐,早晚习惯喝粥或稀饭。多数人家为省粮、省时,冬闲时吃两顿饭,吃细粮、鱼肉的人家极少。一般人家常年以高粱、大豆混合面做的窝头、饼子为主食,稀饭主要为高粱面或玉米面粥或小米绿豆稀饭。过年迎节吃饺子。蔬菜多是自种自腌的咸菜(萝卜、白菜、黄瓜、茄子、豆角等),寿光籍群众善腌辣椒;鲁西南籍群众喜吃咸红萝卜;利津、沾化籍群众则爱腌"辣菜疙瘩"。自种的蔬菜有豆角、茄子、辣椒、大葱、南瓜、白菜、萝卜等。旧时境内黄河水七沟八汊,盛产毛蟹,每年秋后,当地群众将肥肥的毛蟹捉来用盐水加佐料腌好,入冬后作菜肴下饭下酒。歉收年,多数垦户为省粮渡荒,农闲时以黄须菜籽等荒洼野禾或小野豆掺高粱面做成"谷楂"(弄成圆团一掰为二)、芑馏(圆球形)、扒拉子(粗粮掺胡萝卜及其叶、榆树叶及榆钱、槐花、地瓜叶或其它野菜蒸成半散状)充饥,或多食胡萝卜、蔓菁。改善生活时,也是粗粮细做,如包皮饼(细粮包外作皮,粗粮在内)、小米干饭、杂面条,自制的小豆腐(干菜加豆渣煮熟)、萝卜做馅细高粱面做皮的大包子。逢年过节吃一顿水饺或馒头,有的还杂以白豆面或白玉米面。每年秋后,家家收割黄须菜(俗称小秋收),菜籽菜叶食用,秸秆作烧柴。

解放后,人民生活逐步改善,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一般群众以高粱、大豆、玉米、地瓜为主食,小麦仍非常珍贵。来客或年节才能吃到细粮白面,平时老人和小孩用粗细混合面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主食逐渐以细粮为主,辅以大米、玉米、小米、绿豆、红小豆,并开始向科学化、营养化发展。面食类有馒头、花卷、糖包、油饼、煎包、馄饨、油条、麻花、火烧、面包、点心等。肉食类有猪肉、牛肉、羊肉、鲜鱼、虾、文蛤、咸鱼、鸡、鸭、兔、鹅等。逐渐改变喜爱肥肉的习惯。特别是建区后,群众的食油多了,喜食瘦肉。蔬菜类品种除白菜、茄子、萝卜、黄瓜、豆角、南瓜、辣椒、菠菜、韭菜等外。逐步增加了元葱、土豆、西红柿、甘蓝(大头菜)、丝瓜、菜花、蘑菇、莴苣、芹菜、油菜、蒜苔、空心菜、雪里蕻等品种。随着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人们四季皆能吃上各种新鲜蔬菜。

群众饮水不断改变卫生条件,主要饮用黄河水,越来越多的群众喝上自来水,城市居民开始饮用矿泉水、纯净水。饮料品种也不断增多,档次不断提高,奶类饮品已进入城镇居民家庭。

婚丧待客,烟、酒、茶、糖必备,一般席酌是四盘八碗两大件。当地居民较喜吃水饺、面条、蒸包、馒头、汤菜;川、浙、闽、粤籍人皆以大米饭为主食。假日或亲朋好友至,以菜丰为重。

济宁祥河茶业有限公司是2015-01-08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汶上县白石镇夏村北500米。

济宁祥河茶业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70830334394732Q,企业法人卢军,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济宁祥河茶业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茶叶的种植、生产、销售;桶装饮用水的生产、销售;农业观光旅游和果蔬采摘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济宁祥河茶业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4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