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的土地改革的具体情况!
土地改革只是大规模通胀的诱因。土地改革的核心是将控制在白人手中的土地收归国有,并分配给黑人农民、农场工人耕种。但是这种政策伤害了占人口极少数的白人的利益,这些白人主要是英裔,与国际资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白人农场主主要种植经济作物,供应国际市场,拒绝种植当地居民需要的粮食作物,导致该国必须进口粮食,而近期国际粮价大涨,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由于自己的利益被伤害,这些白人农场主停止运作农场,大致大量农场工人失业,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影响。他们鼓动国际金融组织断绝了给津巴布韦的援助,进一步增加了通货膨胀造成的困难。另外,由于收买农场主的土地需要大量资金,也加剧了通货膨胀。
迟来的津巴布韦土地改革 (奥地利)俞力工 两年来,西方媒体不断报道津巴布韦政府“无偿没收白人农民的土地”的消息,当然也不会遗漏“该国总统慕加贝是个典型毛派暴君”的指控。 实际上,慕加贝担任总统已20年有余,而直到今日,该国70%的可耕地仍旧掌握在占全国人口不到1%的白人手上(农场主人数不到5000人),以土地改革的速度观之,真是既沾不上毛泽东的边,甚至远远落于蒋介石之后。 津巴布韦的土地于19世纪末基本上已遭来自英国的殖民主义者分光、抢光,1923年该地区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罗得西亚)。1965年当地白人主导的政府宣布脱离英国独立,虽然如此,背地里仍旧继续受英国政府遥控。在这100多年的殖民、奴役过程中,黑人、黑奴自然不曾得到过分文赔偿、补偿。70年代,黑人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局势急转直下,由是迫使英国政府出面调停,并于1980年成立黑人执政的津巴布韦国,其第一任总统即为积极推动解放运动的慕加贝。 1980年进行谈判时,在英国、美国(幕后)答应向黑人政府提供赎买白人土地的基金条件下,黑人政府便痛快地允许在宪法中加入“不得无偿没收土地”的条文。其后,英、美政府百般借故推托,10年后政府才争取到议会三分之二多数,将宪法修改为“不得无偿没收土地,但政府为公益征收的土地除外,”。尽管如此,慕加贝其后仍旧试图采取温和的办法敦促英、美政府实现诺言,但每次达成的协议均为下届政府推翻。以布莱尔总理的态度为例,便干脆明言“不愿承担殖民主义时代的包袱”。 90年代末期,风不调、雨不顺,津巴布韦的经济情况恶化。白人农场向来种植外销导向的经济作物,尤其在美国廉价玉米充斥国际市场的压力下,津巴布韦白人农场主早已放弃种植作为黑人主粮的玉米,结果,90%以上的玉米均是在最贫瘠的土地上由黑人农民提供。98年,津巴布韦政府宣布即将进行土地改革(征收白人土地)。嗣后,世界银行、欧洲联盟相继宣布取消对该国的一切援助…。 由于20年的希望、等待、交涉再三落空,政府宣布的土地改革又迟迟不予执行,当年为解放而战的退伍老兵终于不约而同地群起占领白人农场,并导致双方若干人员的伤亡。慕加贝,不论是如西方媒体所报道的“为了选战”(即“为私”)或“为公”,此时势无不支持征收白人农地的道理。 据了解,津巴布韦政府的土地改革措施也并非如西方报道的“扫地出门”,而是让白人农场主在平均占有的12000公顷农地中保留300公顷。至于多余的农地则于2003年底前分给黑人农民。如今,白人农场主遵照政府规定放弃农地的限期虽然已过,但仅有极少数白人主动配合。估计征地政策将于数日内雷厉风行,届时西方媒体难免又大肆渲染一番。目前尚无西方国家会在经济制裁之外采取任何直接干预行动的迹象。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在于津巴布韦白人人口太少、黑人太多;白人太富、黑人太穷,由是极端到西方国家不好意思公然干预的程度。2002/8/17
津巴布韦共和国诞生于1980年4月18日,是非洲大陆获得民族独立的第50个国家。它位于非洲东南部,东邻莫桑比克,南接南非,西边和西北与博茨瓦那、()赞比亚相连,是个内陆国家。津巴布韦面积390,759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左右,其中黑人约占95%,主要为班图语系的马绍纳族和马塔贝莱族,欧洲白种人约占人口的4.5%。
津巴布韦在班图语系中是“石头城”或“石屋”的意思。在首都哈拉雷市以南300多公里的地方,在南纬20°线附近有座城市,叫维多利亚堡。1868年在城南24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座巍然屹立的石头城——非洲著名文化遗迹,大津巴布韦遗迹,津巴布韦由此得名。
19世纪末,英国殖民主义者罗得斯创办的“英国南非公司”侵占了津巴布韦,在这里建立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津巴布韦因此被命名为“南罗得西亚”。1964年,南罗得西亚的白人政权自行把国名改为罗得西亚,随后又宣布所谓的“独立”,推行野蛮的种族压迫政策。津巴布韦人民奋起反抗,于1966年4月28日在锡诺亚打响了反对殖民统治的第一枪,从此开始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1979年4月白人种族主义政权宣布瓦解。1980年2月27日到29日,津巴布韦举行了独立大选,选举结果,穆加贝领导的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以压倒优势获胜,他本人出任新政府总理兼国防部长;4月18日,津巴布韦宣告独立,定国名为津巴布韦共和国。
建国以来,津巴布韦的国民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递增。农业、采矿业和制造业被称为津巴布韦经济的三大支柱。津巴布韦地处热带高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宜种植烟草、玉米和牧牛(肉用),粮食除自给自足外,还向邻国出口。津巴布韦还是非洲最大的烟叶生产国和出口国。同时,津巴布韦的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有煤、铬、铁、石棉、黄金、锂等四十多种,其蕴藏和开采量在非洲和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津巴布韦的制造业有食品、金属和金属制品、化工等。轻工业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中国人民和津巴布韦人民在长期斗争中互相同情和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津巴布韦独立的当天,两国就建立了外交关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7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