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叶分析法确定施肥的种类与施肥量?
在苹果树体营养失调表现出肉眼能见到的症状之前,它们的产量和果实的品质就早已下降,因此,通过叶分析诊断苹果树体内的营养状态,并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调整到最适状态是保证高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措施。苹果树叶片中的矿物质含量有一个正常的标准值见表4-4、表4-5,含量过高、过低都会使树体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苹果树的叶分析取样时间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尽量避开打药和喷肥期,至少在时间上应错开1周。取样的叶片应为外围长梢中部的完整叶,所采叶片需低温保存,速送化验。当测定好叶片的营养状况后,可将结果与标准值比较其亏盈,指导施肥。此外,叶分析所得的结果应与果园栽培技术结合起来分析,如果果园土壤排水不良,叶分析的结果是缺素,但并不一定真正是土壤缺素,而可能是因为土壤内缺氧根系吸收不良,导致树体缺素。如果发生线虫病,同样会影响树体吸收养分的能力,也可能导致树体营养不良。有时单从某一元素的亏盈难以正确判断树体的营养状况,还要考虑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例如苹果叶适当的N/K值为1.8左右,苹果上色最佳的N/K值为1.2左右。此外,还需注意养分的浓度,因为在甲、乙两种元素均缺乏时,当提高甲元素含量就会刺激生长,从而降低乙元素的浓度,加重了乙元素缺乏的严重性。
表4-4 苹果树叶内常量元素含量的标准值*为标准差(下同)。(引自北京农业大学李港丽等)
表4-5 苹果树叶内微量元素含量的标准值
表4-5 苹果树叶内微量元素含量的标准值(续)-1缺乏:有缺素症状表现,但由于代谢不正常,元素总量/干重有可能高于正常值,需用元素间比例关系进行校验。
低值:无可见病症,含量水平低于正常值,不能满足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要求。
正常值:营养水平正常,能满足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要求。
高值:无可见病症,营养含量水平高于正常值,可能导致元素间的不平衡。
中毒:水平过多,高于正常生长发育所需,有中毒症状表现。
日本主要根据叶片颜色来判断含氮量。一般将叶片颜色由黄绿到深绿分为8级,叶片越黄说明营养越缺乏、树势越弱;反之越绿者,营养越充足,树势越强。如1~4级,其叶片含氮量在2.2%以下,5~6级,其叶片含氮量在2.5%~2.6%,7~8级,其叶片含氮量均超过2.6%。日本认为5~6级是理想的树势,凡是在4级以下者应补充施肥,在7级以上者,应减少施肥量。35.苹果园常种的绿肥有哪些?
果园绿肥主要有白花三叶草、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毛叶苕子、柽麻、田菁等。常见绿肥的养分含量见表4-6。
表4-6 主要绿肥的养分含量名称 占鲜重(%) 占干重(%) 氮 五氧化二磷 氧化钾 氮 五氧化二磷 氧化钾 白花三叶草 0.48 0.13 0.44 紫花苜蓿 0.56 0.18 0.31 2.16 0.53 1.49 毛叶苕子 0.50 0.10 0.45 0.45 2.35 0.48 柽麻 0.78 0.15 0.30 2.98 0.50 0.10 田菁 0.52 0.07 0.15 2.60 0.54 1.68(1)白花三叶草也叫白车轴草、荷兰翘摇。为豆科三叶草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
白花三叶草喜温暖湿润气候,较其他三叶草适应性强。气温降至0℃时部分老叶枯黄,小叶停止生长,但仍保持绿色。耐热性也很强,35℃左右的高温不会萎蔫。生长最适温度为19~24℃。较耐阴,在果园生长良好,但在强遮荫的情况下易徒长。白花三叶草耐短时水淹,不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瘠、耐酸,不耐盐碱。耐践踏,耐修剪,再生力强。
白花三叶草种子细小,播前需精细整地,翻耕后施入有机肥或磷肥,可春播也可秋播,北方地区以秋播为宜。果园每667米2播种量为750~1000克,多用条播,也可撒播,覆土要浅,1厘米左右。播种前可用三叶草根瘤菌拌种,接种根瘤菌后,三叶草长势旺盛,固氮作用增强。拌种的方法是取三叶草根瘤捣碎,加水稀释后拌种,拌种时以湿透种子为准。也可用市售的三叶草根瘤菌剂拌种。苗期生长慢,要注意防除杂草危害。初花期即可刈割。白花三叶草的花期长,种子成熟不一致,利用部分种子自然落地的特性,果园可达到自然生草。
由于白花三叶草生长快,具有匍匍茎,能迅速覆盖地面,草丛浓厚,具根瘤。种植三叶草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调节地温,改善果树生长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增强生物防治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果牧结合发展,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白花三叶草植株低矮,一般30厘米左右,长到25厘米左右时进行刈割,刈割时留茬不低于5厘米,以利再生。每年可刈割2~4次,割下的草可就地覆盖。每次刈割后都要补充肥水。生草3年左右后草已老化,应及时翻耕,休闲1年后重新播种。(2)紫花苜蓿又名苜蓿、牧蓿,豆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
紫花苜蓿喜温暖半干燥性气候,抗寒、抗旱,耐瘠薄、耐盐碱,但不耐涝。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5℃,幼苗期可耐-6℃的低温,植株能在-30℃的低温下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能在PH6.5~8,含盐量在0.3%以下的钙质土壤上正常生长。
播种前施入农家肥及磷肥作底肥,以利根瘤形成。由于苜蓿种子细小,需精细整地,深耕细耙,上虚下实,并保持土壤水分。在从未种植过苜蓿的土壤上种植,播种前接种根瘤菌有很好的增产效果。可春播和夏播,春季墒情好时可早春播种,在春季干旱、风沙多的地区宜雨季播种。一般每667米2用种量1千克,播种深度2~3厘米,采用条播,行距25~50厘米。苜蓿苗期植株矮小,易受杂草危害,应及时除草。苜蓿耗水量大,故在干旱季节、早春和每次刈割后灌溉,能显著提高苜蓿产量。
紫花苜蓿一般可利用5~7年,一年可刈割3~4茬,留茬高度5厘米,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年产鲜草达5000~7000千克左右,最佳收割期为始花期。(3)多年生黑麦草又名宿根黑麦草,为禾本科黑麦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多年生黑麦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于年降雨量700~1500毫米地区,生长最适温度20~25℃,不耐炎热,35℃以上则生长不良;抗旱性差,不宜在砂土上种植。在肥沃、潮湿、排水良好的壤土和黏土上种植生长良好,亦可在微酸性土壤上生长,适宜的土壤pH为6~7。
种植多年生黑麦草,要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较好,排灌方便的地方栽种。由于种子细小,播种前应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春、秋均可播种,以秋播为宜,每667米2播种量1~1.5千克,撒播和条播均可,条播行距25~30厘米,播种深度2厘米左右。黑麦草需水较多,在分蘖、拔节、抽穗期灌溉能显著提高产量,夏季灌溉可降低地温,有利越夏,多年生黑麦草苗期适应性较差,应及时进行中耕,消灭杂草,待分蘖盛期后茎叶繁茂,有较强的抑制杂草的作用,刈割应在抽穗前或抽穗期进行。每次刈割后要追肥,以氮肥为主。多年生黑麦草一般寿命4~5年。多年生黑麦草丛生,须根发达,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4)毛叶苕子俗名兰花草、苕草、野豌豆等,豆科巢菜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苕子根上着生根瘤,固氮能力强。
苕子的根系发达,吸收水分的能力极强,叶片小,全株着生茸毛,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因此,苕子的抗旱能力较强。苕子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各类土壤上都能生长,在土壤含盐量低于0.2%,pH为6~8的土壤中均可种植,且能正常生长,以在排水良好的壤质土上生长较好。苕子的抗寒性较强,除我国东北、西北高寒地区外,大多数地区可以安全越冬。在河南民权农场沙地果园观察,冬季-13~-14℃的低温能安全越冬。苕子的耐阴性较好,适于果园间作。苕子的再生能力强,如果在蕾期刈割,伤口下的腋芽可萌发成枝蔓。
毛叶苕子一般采用春播或秋播的方法,冬季不能越冬的地区实行春播,冬季能安全越冬的地区最好秋播。果园种植毛叶苕子要求土壤耙平、整细。干旱时抢墒播种或灌水后及时播种。苕子种荚成熟期不一致,易掉粒,种子产量低,有30%的硬粒。由于种皮坚硬,不易吸水发芽。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方法为:用60℃的水浸种5~6小时,然后捞出,晾干后播种。或用碾米机轻轻地碾一遍,使种子起毛后播种。在播种前用根瘤菌拌种可提高鲜草产量和固氮的能力。果园间种毛叶笤子,以条播为宜,行距25~30厘米,每667米2播种量5千克左右。
苹果园毛叶苕子的利用:在苕子的盛花期就地翻压或割后集中于树盘下压青;在苕子现蕾初期,留茬10厘米刈割,刈割后再生留种,可达到草、种双丰收;利用苕子有30%硬粒的特性,在第二年后陆续发芽,让其自然落种,形成自然生草;利用苕子鲜茎叶或脱落后的干茎叶做成堆肥或沤肥,腐熟后施入果园。(5)柽麻又名太阳麻、菽麻、印度麻。豆科猪屎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南方各省先行引种栽培,20世纪60年代扩大到华北、华东、西北、东北地区,已成为果园夏季重要的绿肥作物品种之一。每1000千克鲜茎叶相当于70千克的饼肥或24千克硫酸铵的肥效。据辽宁省果树研究所试验,在苹果行间夏播柽麻,每株苹果压100千克柽麻,苹果的坐果率比对照提高了26%,增产71.4%。
柽麻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瘠薄、耐旱,对土壤的适应性广。pH4.5~9.0,含盐量小于0.3%排水良好的土壤上均能正常生长。全生育期120~160天。
柽麻在4~7月均可播种。柽麻种皮坚硬,并有一层蜡质,吸水出苗慢,播种前用温水浸种一夜后播种,播种时最好用根瘤菌接种。柽麻有无限结荚习性,第二批花序始花期为翻压适宜期。(6)田菁又名碱青、涝豆。豆科田菁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最早在南方栽培,在黄淮流域分布较广泛,现早熟种可在华北、东北地区种植。田菁有红茎田菁和青茎田菁之分,红茎田菁植株高大,生育期长,适应性差,不易在果园种植。果园中主要是种植青茎田菁,即普通田菁。田菁一般每667米2产鲜草1500~3000千克。因田菁植株高大,应刈割1~2次,A割的茎叶直接压青或覆盖树盘,再生后的植株可就地翻压作肥。
田菁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半干旱的北方地区也能正常生长。抗盐碱、耐涝能力强。适宜在pH5.5~7.5,含盐量小于0.5%的土壤上生长。
田菁对整地无特殊的要求。用作绿肥在6月中旬播种,用于留种于4月下旬播种。田菁种皮较厚,表面具有蜡质,有30%左右的“硬子”不能及时发芽。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播种前用温水(60℃)浸种半个小时,或用凉水浸种6~20小时,捞出晾干后播种。用于果园压青每667米2播种4~5千克。以条播为好,行距20~30厘米,播种深度2~3厘米。在田菁的初花期翻压为宜。
盐度过高,可采用:
①经常引淡排咸:池塘进排水严格分开,引入淡水,排出咸水.
②施有机肥,使“生塘”变“熟塘”:施有机肥料使盐碱地塘底尽快铺上一层塘泥,塘泥中的腐殖质镶嵌在土壤间隙中,使池水与盐碱土壤基本隔绝.
③改造盐碱水质与改造土质同步进行:在改造盐碱水质的同时,池埂上种植田菁等排碱绿肥.田菁等不仅是制造塘泥的优质绿肥,而且可疏松土壤,破坏盐碱土层毛细管,防止下层盐碱随毛细管上泛.
④高水位压盐:为防止地下水渗入池内,养殖期间,应保持池内水位高于外河水位;冬季干塘清整后,应立即加满淡水,以防止地下盐碱水大量渗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9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