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哪里的好
白茶的产地
白茶起源福建省福鼎市,后发展到建阳,再到政和。现在白茶产地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包括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仅福建的白茶产量就已占据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除福建以外,云南、广东、台湾、苏州等地也有少量生产。
space
主要产区环境
福鼎市
福鼎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处闽浙交界的东海之滨。福鼎除了滨海一带有少数的低山、平地外,大多地区海拔在500-800米,乃至1000米以上。气候条件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常年温暖多雨,土壤肥沃。除沿海地带的土质,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土壤都十分适合茶树生长。
space
建阳区
建阳区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南山脚下,闽北山区盆地中部。建阳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雨季集中。土壤类型有红壤、黄壤,土层深厚、肥沃,适宜动植物生长,有“嘉禾之乡”的美称。
space
政和县
政和地属东南沿海丘陵区,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鹫峰山脉北端,平均海拔在400~900米。政和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又称高山气候,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物质含量丰富。
space
松溪县
松溪县位于福建南平市北部,地处仙霞岭的南山脚与洞宫山余脉的交汇处。松溪县四周环山,中央低陷,温暖多雨,极其适宜茶树生长。
space
总结
以上是小编对白茶产地以及主要产区环境的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如果喜欢此文,记得点赞、分享。想了解更多茶叶知识,请关注“好茶艾多幕”熊掌号。
茶叶
横县所产的茶叶味佳质优,开水冲之即香扑鼻,入口微甘,提神醒脑,饮用一杯,尽消疲劳。以南山的白毛茶最享盛名。此茶产自县城南面宝华山及附近的六旺、桐油等村,相传为明朝建文帝植,传种至今,故名圣种白毛茶。茶叶背面白茸如银,萌芽即采,细微类似银针嘴,色味远胜他茶,并兼有荷花香气及蜜味,饮之香而有余。曾获巴拿马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二等奖。此外,横县绿茶也较有名。目前,全县茶园约有731公顷,年产茶约250吨。
横县自古以来就是出名茶的地方,较为知名的茶叶品牌有南山白毛茶、圣山茶、六凤茶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横县南山白毛茶,那是在国际博览会上最早获奖的中国名茶之一,因其茶叶背面披茂密的白色茸毛而得名。据《粤西植物记要》称,横县南山白毛茶有“南山茶色胜龙井”。1810年,即清朝嘉庆十五年,横县南山白毛茶被列为我国24种名茶之一。清道光二年(1822年)在巴拿马国际农产品展览会上荣获银质奖章;1915年美国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在巴拿马城举办万国博览会,横县南山白毛茶再次荣获二等银质奖。另据《横州志》记载,横县南山白毛茶1933年荣获广西省政府“品胜武夷”的匾赠。
横县不但出名茶,其种植茶叶的历史也较为悠久,并且规模较大,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较为鼎盛的时期,面积曾达到5万多亩,是当时广西较为有名的产茶大县之一。但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横县的茶叶生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步走向下坡路。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随着茉莉花产业在横县的不断巩固和扩大,在横县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倡导下,横县的茶叶生产种植又逐步地得以恢复和发展。
一、全县茶叶生产种植的现状
横县茶叶种植情况调查
调查统计表明,横县现有茶叶种植面积为24390亩(横县统计局2008年底的统计数据),有茶叶初制加工厂20多家,主要分布在那阳、陶圩、校椅、莲塘、南乡、百合、马山、新福、云表、镇龙、平马等11个乡(镇),其中以那阳、百合、南乡、莲塘、校椅等乡(镇)种植面积较大。主要种植的品种有福云六号、福云七号、福鼎大毫、福安大白、水凌1 号、南山白毛茶、云南大叶种茶,还有少部分的台茶、金萱等铁观音、乌龙茶品种,以福云六号种植面积较大,约占现采摘面积的80%;荒废的茶园中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种植的云南大叶种茶为最多,面积估计有1万多亩,约占现有茶园面积的40%左右。主要特点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9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