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的生物防治与化学农药防治相比,有什么优越性
生物防治,简单说,就是以虫治虫,以一种生物治另一种生物.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污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生物防治的方法有很多,如:
①利用天敌防治.每种害虫都有一种或几种天敌.
设在马尼拉的国际水稻研究所组织的一个科学家小组,研究了使用农药对菲律宾水稻和水稻种植者的影响.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农药弊大于利,处理农药引起的保健问题的费用总是超过农药为作物带来的好处.”
这个研究小组的科学家正在试验如何减少使用农药,它们估计全世界生产的农药一年耗资至少200亿美元.他们提倡利用益虫吃害虫的以虫治虫和用其它天然方法消除害虫.!
例如,国际研究人员有对付小菜蛾的强大武器——比它还小的峰.小菜蛾在日本是对农作物破坏性最大的害虫.它的幼虫吞食茎椰菜、结球甘蓝、花椰菜、小萝卜、和抱子甘蓝.小菜峨已适应化学杀虫剂.
小菜娥的天敌蜂很小很小,不用放大镜是难以看见它的.它在产卵时,会把卵下在小菜蛾的幼虫体内.当蜂卵孵化成幼蜂时,幼蜂便会吃掉小菜蛾的幼虫,如果把一种常用的不污染环境的天然杀虫剂与这种以虫治虫的方法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②利用作物对病虫害的抗性防治.即选育具有抗性的作物品种防治病虫害,如选育抗马铃薯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抗麦杆蝇的小麦品种等.
此外,利用耕作方法防治、利用不育昆虫防治和遗传防治等也获得了成功.
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人类健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首先,化学农药毒害太大,这话有点不负责任,相当一部分的农药毒性较低,而且即使高毒甚至剧毒农药使用合理,也不会出现“毒害”太大的情况
另外生物农药绝对不可以等同于生物防治,所以生物制剂的毒性并不像想像的跟白开水一样
当然提到农药研发,国家已经成立了四个研制中心,正在努力,而且农药并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样是种简单的毒药,所以牵扯很多方面东西不是寥寥数语可以解释的
对“laoqiu730318”的说法略作补充:所谓无公害或绿色产品是根据国家相关指标进行的,并不等于不施用药剂,只要施用种类用量和时期符合要求,并且最终残留指标不超标即可,当然这里面允许施用的药剂并不是像“laoqiu730318”解释的那样符合楼主提出的那种完全无害的药剂,而只是根据药剂特性以及残留特性指定的标准,单独拿出这种药剂并不见得它毒性多么的低
在防治病虫草危害过程中,要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夺取高产、稳产,防止因施用农药而带来的污染,就必须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合理使用农药就要以最少的药剂,获得最大的防治效果,同时尽量减少对作物及环境的污染,保证对人畜、农作物及鱼类等的安全,对害虫天敌影响较小,能延缓病虫草害对农药产生抗性等。为此,要首先了解农药的药剂特性、防治对象和使用条件的关系,才能达到经济、有效、安全的目的。
(1)安全用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2002年第194号和第1999号)》无公害草莓生产禁止使用的农药有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氧化乐果、水胺硫磷、灭多威等及其他高毒、高残留农药。所有使用的农药均应在农业部注册登记。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参照GB4285和GB/T8321(所有部分)执行。
农药能否在草莓上使用,使用次数的多少,使用时间的确定,除取决于是否造成药害外,还取决于其毒性的大小。为充分发挥农药的效果,减少副作用,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目的,必须严格按农药安全准则用药。
(2)对症施药。农药的品种很多,特点不同,防治草莓病虫草害的种类也很多,各地差异也甚大,危害习性也有变化,应针对防治对象,选择最合适的农药品种。自然生物(病、虫、草)在不同地区的生存环境中,它们的耐药力会有不同程度变化。因此使用农药之前必须认识防治对象和掌握选择适当的农药品种,参考各地植物保护部门所编写的书籍、手册,防止误用农药,达到对症施药的理想效果。
(3)适时施药。施药时期应根据有害生物的发育期及作物生长进度和农药品种而定。各地病虫测报站,要做常年监测,发出预报,并对主要病、虫制定出防治标准。如发生量达到指标,应施药防治。施药时,还应考虑田间天敌情况,尽可能躲开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期。如除草剂施用时既要看草情还要看“苗”情,如用芽前除草剂,绝不能在出芽后用。草莓主要关键生育期的防治参考前面的内容。
(4)适当施药。各类农药使用时,均需按照商品介绍说明书推荐用量使用,严格掌握施药量,不能任意增减,否则必将造成作物药害或影响防治效果。操作时,不仅药量、水量、诱饵量称准,还应将施用面积量准,才能真正做到准确适量施药,取得好的防治效果。
(5)均匀施药。农药的各种剂型施用方法有所不同,使用器械也各异。目前施药机具的主要类别有喷雾机、喷粉机、颗粒撒施机、烟雾喷射机、拌种机等,每一类机具中又有很多种。各种农药所施用的机具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性能,而施药时,液体药剂喷洒、粉剂喷施、颗粒剂撒施、毒饵投入均需考虑使用的器械和机具的性能、特点,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药剂均匀周到地分布在作物或有害生物表面,取得科学、高效的防治效果。如喷洒除草剂时,使用专用喷头——激射式喷头,可减轻由于细雾飘扬使作物受到药害。超低容量喷雾法,要求雾化细度能达到50微米左右,雾滴能在空中飘移运行相当长的时间、距离,不至于很快落到地上。使用手持低容量喷雾器时,不可将转盘喷头塞到作物下层来使用,否则不但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反而对草莓造成损害。
施药时加入合适的黏着剂,也叫展附剂、展着剂、湿润剂。黏着剂能增加农药在作物、昆虫体表的附着能力,减少风雨对药剂的吹失和冲刷,增加农药的残效,提高防治效果。如纸浆废液、皂角、大豆粉、洗衣粉、拉开粉等,聚乙醇、乳酪素、皮胶、肥皂等作黏着剂效果也很好。如将洗衣粉等加入药液中,施药后遇到小、中雨也不易把药液冲刷掉。做法是每667平方米药液中加洗衣粉50克~100克,拌匀后喷施,不宜久放。
(6)合理选择农药。在一个地区使用一种农药防治同一种病虫害,长期连续使用,往往药效明显减退,甚至无效,且容易使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如杀虫、杀菌剂连续使用,害虫及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更明显。近70年来产生抗药性的害虫种类已达600余种,病菌发生抗药性的种类也有数十种之多。特别是一些菊酯类杀虫剂和内吸性杀菌剂,连续使用数年,防治效果大幅度降低。
出现有些药剂的药效减退现象时,要注意应从多方面加以调查、分析,找到准确的原因。因为任何一种农药的药效,除了药剂本身的毒力水平以外,还要受到其他多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如自然条件,温湿度差别,喷药技术,使用浓度,配制毒饵所用饵料是否新鲜适口,防治对象是否对口等,不要轻易地做出结论。抗药性的预防,主要是轮换用药、混合用药、间断用药以及科学的施药技术。
①轮换用药。轮换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品种,是延缓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杀虫剂中有机磷制剂、拟除虫菊酯类制剂、氨基甲酸酯类制剂、有机氮制剂、生物制剂等几大类,其作用机制都不同,可轮换使用;杀菌剂一般接触性杀菌剂如代森类、无机硫制剂类、铜制剂类都不大容易引起抗药性,是较好的可轮换用药。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内吸杀菌剂,如苯并咪唑杀菌剂(多菌灵、托布津等)及抗生素类杀菌剂等,比较容易引起抗药性。
②混合用药。科学混配农药。当前国内外对农药的混用和混剂都非常重视。为减缓抗药性的发生速度,按作用方式和作用机制不同,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有效成分的农药制剂混配在一起施用,称为农药的混用。为了混用而加工出售有两种以上有效成分的农药制剂称为农药混合制剂。根据其用途不同又分为杀虫混剂、杀菌混剂、除草混剂、杀虫杀菌混剂、杀虫除草混剂等。合理科学地混用农药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或扩大使用范围兼治不同种类的有害生物,节省人力和用药量,降低成本,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增强对人畜的安全性。如乙霉威与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乙烯菌核利混配;BT乳剂与杀虫双混用等均有增效作用。灭多威与菊酯类混用;双硫灭多威与氨基甲酸酯、有机磷混用;有机磷制剂与拟除虫菊酯混用;甲霜灵与代森锰锌混用。混配的农药同样也不能长期单一使用,也需轮换用药,否则也会引起抗药性产生。并非所有农药都能混用如遇碱分解的有机磷杀虫剂不能与碱性强的石硫合剂混用。可以混用的农药,其有效成分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近几年发展最快的是高效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与有机磷杀虫剂为有效成分的混配制剂。
③间断用药。已产生抗药性的药,在一段时间内停止使用,抗药性现象可能逐渐减退,甚至消失。如过去防治蚜虫使用的内吸磷、对硫磷等引起蚜虫的抗药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停止使用后,抗药性基本消失,药剂的毒力仍可恢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0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