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花木的介绍
鄢陵花木生产历史悠久,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素有“花都、花县”之美称,古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盛誉,今有“江北花卉数鄢陵”之名位。鄢陵是我国典型的南方气候型和北方气候型的过渡地区,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南北花卉引种、驯化的理想基地,也是沟通南北花卉的桥梁和纽带。其区位优势、气候特点、土壤条件的优越,加上当地科技开发及综合服务使得鄢陵花木有一定名气。
鄢陵在哪省?
鄢陵花木市场是由河南鄢陵花木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由鄢陵县人民政府于2010年招商引资引进的大 型花木产业市场交易平台项目,是集花卉、苗木、园艺资材、景观石材等现货展示、销售;花卉、苗木新、特品种研发培育,花卉、苗木会展及旅游博览服务;行业产业信息交流及技术咨询;国家级行业电子商务及远程期货交易,以及花木运输及物流配送服务等业务于—体的国家级、全国性行业市场交易平台。
项目一期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建设周期为3-5年,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已列入河南省花卉产业2009-2020年发展规划、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河南省2011年首批重点建设项目,以及许昌市花卉产业振兴规划。是截止目前我国长江以北地区规模最大、投资最多、设计功能最为完善、服务功能最为齐备和规范的综合性、专业化花卉苗木交易场所。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鄢陵概况 邮编461200 区号0374
鄢陵位于河南省中部,许昌市东部,黄河南岸,属于许昌市,辖7乡5镇,总面积 87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万亩,人口61万。
鄢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约8000年前,先民们便在此繁衍生息。周初封为鄢国,东周平王初改为鄢陵,汉初置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郑伯克段于鄢、晋楚鄢陵之战、唐睢不辱使命,李白访道安陵(古鄢陵)等著名历史事件均发生于此, 文物古迹遍布,主要有乾明寺塔、尹宙碑、曹操议事台,曹彰墓、许由隐耕处、许由墓、醉翁亭碑、兴国寺塔、甘罗古柏等。鄢陵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距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20公里,北距郑州国际机场70公里,311国道横穿东西,219省道纵贯南北。兰南高速、许亳高速途经鄢陵。
鄢陵农业发达,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棉生产基地县。花卉是鄢陵一大特色,素有“花都”“花县”之美称,享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花卉苗木种植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已达40万亩,是“中国花木之乡”,被誉为“中国花木第一县”。
鄢陵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已形成纺织服饰、食品饮料、机械制造、有色金属精细加工等几大主导产业。
鄢陵旅游业发展迅速,已建成了“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花都庄园”、“花都温泉度假区”、“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花乡农家乐”等一大批生态旅游观光景区。如今,鄢陵被誉为花的世界,草的海洋,树的故乡,鸟的天堂!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历史文化 鄢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约8000年前,先民们便在此繁衍生息。周初封为鄢国,东周平王初改为鄢陵,汉初置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郑伯克段于鄢、晋楚鄢陵之战、唐睢不辱使命,李白访道安陵(古鄢陵)等著名历史事件均发生于此, 文物古迹遍布,主要有乾明寺塔、尹宙碑、曹操议事台,曹彰墓、许由隐耕处、许由墓、醉翁亭碑、兴国寺塔、甘罗古柏等。 周为鄢国,东周平王初改为鄢陵、因城筑在一南北向土陵上,故名。面积872平方千米,人口61.37万。年平均气温14.3°C,年降水量为700毫米,无霜期215天。区域内已形成了酿酒、纺织、水泥、造纸等为主体的工业生产体系。花卉为其特产,古有“花都”、“花县”之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花卉产销基地。旅游景点是曹操议事台、兴国寺塔等。 鄢陵物华天宝,文化底蕴十分丰厚。这里既有许由隐居牧耕的古老传说、郑伯克段于鄢的历史记载,又有唐雎不辱使命的留风遗韵。其花卉种植历史悠久,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素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这里地处亚热带和北温带的过渡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泉甘土肥,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是我国“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基地。早在盛唐时代,鄢陵境内就出现了大型综合园林植物的栽培,北宋时期更有皇家园林在此落户。李白、苏轼、范仲淹等历史文化名人,曾多次莅鄢寻古赏花,留下千古传诵的绝唱。清代诗人汪琬曾有诗云:“鄢陵野色平于掌,也有江南此景无”。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0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