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蔬菜采后病害的非化防方法有哪些
水果蔬菜在贮藏运输销售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腐坏变质现象,这种病变因为是在采收以后出现的,故称为采后病害,亦称市场病害,以区别与采收前在田间发生的病 害。采后病害常在经济上造成很大损失,丰产不能丰收、丰食,是果蔬供销上的一个严重问题。然而,迄今学术界对此还关注、研究得不多,亟需引起重视。
控制水果采后病害的传统方法是使用化学农药,而长期使用化学药剂会导致许多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使得化学农药的防病效果降低,使用浓度也逐年增高。同时,高浓度的使用农药不但污染环境,果实表面的残毒超标也威胁着人类健康。热处理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水果采后保鲜方法之一,可以有效地防治水果采后的病害。果实采后热处理,是将采后的果实置于适当的高温下并保持其新鲜程度。
果蔬采收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才能作为商品上市和进行储运。这些处理包括挑选、修正、分级,愈伤、干燥、打蜡(部分果蔬)、包装、预冷,有的果蔬上市前还需进行催熟(如香蕉)、脱涩(如柿子),这些处理统称为采后处理。通过采后处理,使大田生产出的水果、蔬菜达到规格化、商品化,有利于减少储运和销售中的损失,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商品品质,增加货架寿命,延长储藏期。果蔬采后处理及应注意事项如下:
(1)分级在大的水果和蔬菜产区应该建立包装厂,采摘的产品运到包装厂后,将腐烂、破伤和有病虫的产品剔除,清洗和干燥后,按规格标准分级和包装成件。
(2)包装果蔬包装前经过整修,应做到新鲜、清洁、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无腐烂、无畸形、无冻害、无冷害、无水浸,参照国家或地区有关标准分等级包装产品。
包装应在冷凉的环境下进行,避免风吹、日晒、雨淋。水果和蔬菜在包装容器内应有一定的排列形式,防止它们在容器内滚动和相互碰撞,使产品能通风透气,并充分利用容器的空间。根据水果和蔬菜特点可采取定位包装、散装或捆扎后包装,包装量要适度,防止过满或过少而造成损伤。不耐压的水果和蔬菜包装时包装容器内应加支撑物或衬垫物,减少产品的震动和碰撞。易失水的产品应在包装容器内加塑料衬。果蔬进行包装和装卸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
果蔬销售小包装可在批发或零售环节中进行,包装时剔除腐烂及受伤的产品。销售小包装应根据产品特点选择透明薄膜袋、带孔塑料袋或网袋包装,也可放在塑料托盘或纸托盘上,再用塑料薄膜包装。销售包装上应标明重量、品名、价格和日期。销售小包装应美观、吸引顾客,便于携带并起到延长货架期作用。
(3)预冷预冷是将新鲜采收的产品在运输、储藏或加工以前采取一系列措施迅速除去田间热,将果实的温度尽快降低到接近冷库温度的过程,大多数园艺产品都需要预冷。为了保持果蔬的新鲜度和延长货架寿命,预冷最好在产地进行。
预冷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冷却、水冷、真空冷却、强风冷却和冰冷等。
①自然降温冷却:将果蔬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产品所带的田间热散去。
②水冷却:用冷水冲、淋产品,或者将产品浸在冷水中,使产品降温的一种冷却方式。
③真空冷却:将产品放在坚固、气密的容器中,迅速抽出空气和水蒸气,使产品表面的水在真空负压下蒸发而冷却降温。
④强制通风冷却:强制通风冷却是在包装箱堆的两侧面造成空气压差而进行冷却,压差不同的空气穿过包装箱将产品热量带走。
⑤冷库空气冷却:冷库空气冷却是将果蔬放在冷库中降温的一种方式。
⑥包装加冰冷却:在装有果蔬的包装箱内加入细碎冰块,进行冷却。
选择预冷方法时,必须要考虑现有的设备、成本、包装类型、距销售市场的远近和产品本身的要求。在预冷前后都要测量产品的温度,判断冷却的程度。预冷时要注意产品的最终温度,防止温度过低产生冷害或冻害,以致产品在运输、储藏或销售过程中腐烂。
(4)愈伤果蔬特别是块茎、鳞茎、块根类蔬菜等采收过程中容易造成机械损伤。为此,须在储藏以前对果蔬进行愈伤处理。大部分果蔬愈伤过程中,周皮细胞的形成要求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如马铃薯、山药等。有些果蔬愈伤时要求较低的湿度,如洋葱和大蒜,收获后要进行晾晒,使外部鳞片干燥,以减少微生物侵染,促使鳞茎的颈部和盘部的伤口愈合,有利于储藏和运输。
(5)催熟用来催熟的果蔬必须达到生理成熟,催熟时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不同种类的产品的最佳催熟温度不同,一般以21~25℃为好。催熟环境应有良好的气密性,催熟剂应有一定的浓度。此外催熟室内的气体成分对催熟效果也有影响,二氧化碳的累积会抑制催熟效果,因此催熟室要注意通风,最好使用气流法通人乙烯,以保证室内有足够的氧气。催熟室内的相对湿度以90%为宜,湿度过低,水果和蔬菜会失水萎蔫,催熟效果不佳,湿度过高又易感病腐烂。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催熟室的消毒。
(6)脱涩 有些果实在成熟以前有强烈的涩味而不能食用,需要脱除涩味。脱涩的方法很多,有温水脱涩(脱涩后存放时间不长,容易败坏)、石灰水脱涩(脱涩后质地脆硬、不易腐烂)、混果脱涩、酒精脱涩、高二氧化碳脱涩、脱氧剂密封法、冻结脱涩法、乙烯及乙烯利脱涩等。
(7)辐射电离辐射可抑制水果的成熟、衰老和蔬菜的发芽,抑制微生物导致的腐烂及减少害虫滋生,从而延长产品的储藏寿命。目前国内外正积极研究水果和蔬菜的辐射保鲜。需要注意的是,辐射处理需要探索合适的剂量,否则食品会变色变味,降低甚至丧失食用价值。
(8)涂膜处理 涂膜即在水果和蔬菜的表面人工涂一层薄膜,使它起到调节生理、保护组织和美化产品的作用。涂膜应选择合适的涂料,涂料本身应安全无毒,无损于人体健康,成本低廉,使用方法简便,材料易得,便于推广,涂料时应厚薄均匀、适当,过厚会影响呼吸,引起生理伤害。涂膜处理只能在短期储藏、运输或上市前进行处理,以改善产品的外观品质。
(9)化学药剂处理 防腐处理已经是产品商业化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我国广泛使用杀菌剂来减少采后损失。
一般使用的防腐剂有:托布津、多菌灵、苯来达、特克多、抑霉唑、培福明等,用0.1%浓度浸果。
一般使用的保鲜剂有:二苯胺( DPA),一般用0.2%的浓度浸果;青霉素,浓度20毫克/千克,采前喷果,浓度50毫克/千克,采后喷果。
防腐保鲜剂:涂料,京2B,原液:水-1.5:2,涂果。
果蔬采后损失的原因可归纳为哪五个方面
(1)适时采收。根据果实成熟度、用途和市场需求综合确定采收适期。成熟期不一致的品种,应分期采收。提高采果质量,采收时轻拿轻放,避免在雨天采果,减少果实伤口,降低果实发病和腐烂率。禁止使用有毒有害药品处理果实。当地销售可在完全成熟或九成熟采收,外销视运输距离远近和销售周期可略早采。海沃德猕猴桃鲜果的可溶性固形物达6.2%,红阳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达7%时,为采收的指标。
(2)清洗分级。包括果实预冷、清洗(部分果品需干燥、涂蜡、烘干)、品质分级、大小分级、贴标、装箱。目前果品商品化处理分为手工处理和自动化机械处理。其中分级和包装按颁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进行,严禁混等串级和伤残果、腐烂果、农残超标果混入。保证果实大小一致、色泽鲜艳、商品性好。
(3)包装。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纸箱或塑料箱等分级包装,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清洁、无异味,不会污染果实,且对产品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每箱净重不超过20千克。包装箱上标明产品名称、数量、产地、生产者及详细地址、产品执行标准、采收和包装日期等,要求字迹清晰、完整、准确。
海沃德猕猴桃采用单层托盘放果再覆保鲜薄膜加纸箱包装,每盒果实净重3.5~3.6千克,分为六个等级(每盒39个头,单果重90~95克;每盒36个头,单果重96~105克;每盒33个头,单果重106~112克;每盒30个头,单果重113~120克;每盒27个头,单果重121~140克;每盒25个头,单果重141~150克)。采用防潮瓦楞纸箱,纸箱长43.5厘米,宽33.5厘米,高6.5厘米。将包装好的每箱果打成大托盘,托盘高32成,底部6箱,每个托盘共计192箱。采用冷藏集装箱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温度0~2℃,每个集装箱车装24个大托盘,共计4608箱。
红阳猕猴桃包装、运输同海沃德猕猴桃,果品分为六个等级(每盒46个头,单果重65~70克;每盒42个头,单果重71~75克;每盒39个头,单果重76~82克;每盒36个头,单果重83~90克;每盒33个头,单果重91~99克;每盒30个头,单果重100~110克)。
(4)贮存。农家产地苹果简易贮藏可在采后于阴凉处预冷1~2天,装入用0.07毫米厚规格的聚乙烯薄膜袋内,每袋15~25千克,贮于地沟内(在排水性能良好的背阴坡挖一深0.8~1米、宽1米的地沟,长度视贮藏总量而定)。沟上白天盖以草帘防止日晒,夜间打开散热,利用夜间冷空气保持沟内低温。当沟内温度下降到-3℃以下时,需将地沟完全盖严。当温度上升到15℃时结束贮藏。葡萄预冷后在密封帐内用二氧化硫熏蒸杀菌,每立方米空间燃烧2~3克硫磺即可;或者用亚硫酸钠与硅胶按2~3∶1比例混合,按葡萄总重量0.3%的使用量包成小包放在其中,缓慢释放二氧化硫达到杀菌目的。将熏蒸杀菌后的葡萄置于温度为-2~2℃、湿度90%~95%的冷库环境下可长期贮藏。猕猴桃经分选、包装,打成托盘,存放在保鲜库内。海沃德猕猴桃保鲜库控制在0~1℃,商业贮藏生命期为6个月。红阳猕猴桃保鲜库控制在1~2℃,商业贮藏生命期为3~4个月。柑橘可选用留树保鲜和采后室内通风贮藏。留树保鲜技术要点是11月中下旬果园喷布杀虫杀菌剂和20毫克/升2,4-D(50千克水对1克),然后进行树冠覆膜或套袋,果实留树至次年3月采收,品质将大大提高。第三章 茶叶灾后恢复与重建生产技术
一共四个方面:
1、果蔬组织生理失调或衰老。
2、采收和采后环节机械伤造成的损失。
3、病原微生物侵染危害。
4、昆虫危害。
提高果蔬商品化程度的意义:
果品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是为了保持或改进果品蔬菜产品的质量,并使其由农产品转化为商品的措施。包括果品蔬菜采收后的挑选分级、清洗、预冷、涂蜡、包装等技术环节。
果品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果蔬的特性和市场要求,有的可选用全部措施,有的则可选用几种处理。这些处理一般需要在设计好的包装生产线上经过流水作业完成。但是也可使用简单的机械或手工完成商品化处理。
通过商品化处理可以减少机械损伤和水分损失,防止生理病害及病虫传播,便于运输。最大限度地保持产品的营养、新鲜度和食用安全性;减少产品采后在贮藏、运输和流通销售过程中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1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