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茯茶与其他茯茶有什么区别?
泾渭茯茶是陕西的,安化茯茶是湖南的。
公元1368年前后,中国人发明了一种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茶叶品种,这就是—茯茶。因当时采用湖南黑毛茶为原料,故名“湖茶”,又因原料送到泾阳手工筑制,称“泾阳砖”;因在伏天加工,故称“伏茶”,后以其香味药效类似土茯苓,美称为“茯茶”、“福砖”。由于系用官引制造,清代前期须在兰州府缴纳三成至五成砖茶作为税金,交给官府销售,又叫“官茶”、“府茶”。其余的砖茶由茶商按照政府指定的销区销售,称为“附茶”。因为它的效用类似土茯苓,形状好似砖块,所以也叫“茯砖茶”,后来被美誉为“福茶”、“福砖”,因其系官引制造,购销受官府严控,亦称“官茶”、“府茶”。茯茶是中国最早出现的紧压茶,也是加工工艺最复杂、最古老、流传最久远的大宗茶产品。
茯茶因含有神奇的“金花”,写满了走向中亚、走向罗马的古丝绸之路,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
历史上,湖南茶叶产区因压砖技术差,生产的砖茶质量疏松,经多次转运达到西北,茶砖破损严重。而采购原料运到泾阳加工成茯砖茶,不仅可减少茶砖破损,茯砖茶运往销区市场,交通也较湖南便利。
明清西北的官茶,皆由陕西巡抚管理,泾阳成为其时茶叶加工、检验之地。将湖南原料茶在泾阳加工成茯砖茶,便于监造检查。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体积庞大的里引茶受运输条件的影响而大为减少,从而引起当时政府的高度重视,让地方政府这里解决这一问题。时任湖南省茶叶管理处副处长的彭先泽先生,经过科学的实验和研究后,撰写了一篇题为《辟在安化不能压砖》一文,并见诸报端,引起政府和业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1939年5月,彭先泽受托至安化试压黑茶砖,当时在安化的江南坪(现在江南镇),用木制压机压制样砖数片,送往当时的财政部贸易委员会检验。6月接到复电:“样砖色味俱佳,唯砖身松弛,诸嘱压紧。”7月于湘潭订购铸制手摇螺旋压机六部,12月压机运回。1940年1月装制,3月正是开工压制,其产品据当时旅居江南坪的泾阳茶商称:“砖身紧致,色泽艳丽,香味醇厚,其品质在泾阳砖之上,并经重庆中国茶叶公司检验,电复堪合俄销,交由中国茶叶公司销售,自此,益阳开始压制黑砖茶。
青砖茶属黑茶种类,以老青茶作原料,经压制而成青压青茶,其产地主要在湖北省咸宁地区的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场面等县,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青砖茶外形长为长方砖形,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无青气,水色红黄尚明,叶底暗黑粗老。
青砖茶主要产于鄂南和鄂西南。以后发展到汉口、襄阳等地,已有六百多年的生产历史。它以海拔600-1200米高山茶树鲜叶为原料,经压制而成。色泽为棕色,茶汁味浓可口,香气独特,回甘隽永。青砖的外形为长方形,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汤色红黄,滋味香浓。饮用青砖茶,除生津解渴外,还具有清新提神,帮助消化,杀菌止泻等功效。
湖北青砖茶 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368年,当时湖北制茶世家何氏家族首制帽盒茶,是为湖北青砖茶的雏形,后于1791年开设长盛川砖茶厂,专事青砖茶的制作。此后,湖北青砖茶开始其两百多年的辉煌历史,在中俄万里茶道上占有重要地位。抗日战争开始,汉口地区已经不能制茶,1939年,一位刘姓人逃到湖南安化开始教当地人做砖茶,由于没有机械压力机,压制的砖茶较松软,就形成后来的茯茶。茯砖茶约于明朝初期问世,旧时都是将湖南安化、陕南等地的原料运至陕西泾阳(今咸阳市所辖)压砖。直至1953年,中国茶叶公司安化砖茶厂试制茯砖茶成功,茯茶生产才由陕西转移至湖南。
青砖茶以鄂南及鄂西南地区高山茶树鲜叶为原料,经长时间独特发酵后高温蒸压而成。汤色澄红清亮,浓酽馨香,味道纯正,回甘隽永。饮用青砖茶,除生津解渴外,其具有的化腻健胃,降脂瘦身,御寒提神,杀菌止泻等独特功效为其它茶类所不及。主要销往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西北地区和蒙古、格鲁吉亚、俄罗斯、英国等国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2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