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玉米秸秆进行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等好处,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则会造成后茬作物发芽出苗难,甚至黄苗死苗,病害加重等,影响产量和种植的效益。所以玉米秸秆还田时必须要注意以下7个问题:
1.禁止将病虫为害严重秸秆还田。玉米秸秆还田时要选用生长良好,病虫发生为害较少秸秆进行还田,防止秸秆还田后引起田间病虫数量积累,加大病虫害传播蔓延风险。
2.秸秆一点要充分粉碎。玉米秸秆还田时一定要趁秸秆含水量较高时将其充分粉碎,秸秆长度不宜超过5厘米为好,避免秸秆过长压土不实,影响后茬播种出苗和生长。
3.秸秆数量要适宜、撒匀。玉米植株比较高大,生物产量高,一般不宜全量进行还田。通常每亩秸秆还田数量不宜超过1000斤为好,还田数量过多,或撒施不匀,秸秆聚堆分布时不仅影响播种出苗,而且会阻碍后茬作物根系的下扎生长。
4,秸秆还田时土壤墒要足。秸秆腐烂时需要充足水分,进行还田不仅要趁玉米含水量较高进行,而且土壤墒情宜足,避免秸秆腐烂时造成土壤墒情较差影响后茬播种出苗生长。对于墒情不足田块,宜及时浇水,以使粉碎的秸秆和土壤紧密接触,避免土壤悬空跑墒。
5.要增施氮肥。由于秸秆腐烂需要从土壤中吸收一定的氮肥,会出现与后茬作物幼苗争抢氮肥的现象,引起幼苗发黄,生长不良,因此对于进行秸秆还田田块要增施氮肥,一般进行秸秆还田时每亩要增施15-20斤尿素全田均匀撒施,避免后茬幼苗缺氮影响生长。
6.要使用专用腐熟剂。玉米秸秆还田时使用秸秆还田专用腐熟剂,这样利于秸秆快速腐烂,促进后茬吸收利用,能避免秸秆腐烂较慢或长期不腐烂对后茬作物播种出苗生长的不良影响。一般每亩用腐熟剂8-10斤秸秆上均匀撒施即可,具体可以根据结构还田量及腐熟剂含有微生物菌数量综合考虑。
7.土壤要进行深翻细耙。玉米秸秆还田时,一般要将秸秆进行深埋,即可减少病虫草发生,同时也利于秸秆快速腐烂,一般耕深宜在20厘米以上为宜,旋耕最低不宜少于15厘米。同时土壤翻耕后要耙平耙透耙匀压实,消灭明暗坷垃,使土壤达到上虚下实,既利于提高后茬播种质量,以利出苗,同时也利于保墒保肥。另外一般不宜将本田秸秆还田到其它田块,只宜直接至本田,防止病虫传播蔓延。
总之,玉米秸秆还田宜科学进行,否则不仅达不到还田作用,还影响后茬作物的安全生长。
什么是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麦秸、玉米秸和水稻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农业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消耗能量,也需要不断补充能量,不断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含量。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新鲜有机物料,在归还于农田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解作用,就可以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也可供应一定的钾等养分。秸秆还田可促进农业节水、节成本、增产、增效,在环保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也应受到充分重视。
农民朋友都知道玉米秸秆还田好处,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能,是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秸秆还田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一般可增产5%~10%,但若方法不当,也会导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加重及缺苗(僵苗)等不良现象。因此采取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才能起到良好的还田效果。小编提醒您注意以下几点:
一、及时粉碎。
玉米收获时或收回后秸秆要及时粉碎,粉碎长度不宜超过10厘米,避免秸秆过长造成土壤不实。
二、增施氮肥。
土壤微生物在分解作物秸秆时需要一定的氮素,从而出现与作物幼苗争夺土壤中速效氮素的问题。应适量增施氮肥,以加快秸秆腐烂,使其尽快转化为有效养分。
三、及时深翻。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后,要立即灭茬并进行深翻,翻深20厘米以上,通过深翻、压盖,消除因秸秆还田造成的土壤空隙过大问题。
四、土壤保持足够的水分。
土壤的水分状况是决定秸秆腐烂分解速度的重要因素,要抓住时机及时深翻。
五、防治病虫害。
对玉米钻心虫、黑穗病发生严重的地块,不要进行秸秆还田,秸秆应烧毁,以防病虫害来年再发生。
六、数量要适宜。
玉米秸秆每亩施用300~400公斤较好,多了,反而会阻碍下茬作物根系生长。
作者 ?夏末未至
本文内容源自土流网,来源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土流网”
了解土地交易资讯、政策咨询,欢迎关注微信服务号“土流网”(ID:tuliucom)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2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