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技术_玉米地膜覆盖的栽培技术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在玉米生育期间,通过地面覆盖一层薄膜,并应用优质中晚熟玉米良种、平衡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达到增温、保墒、除草、促进早熟,实现高产再高产的一项新的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
1.选用地膜
地膜的规格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增温保墒、增产增收。地膜玉米主要采用低压高密度超薄地膜(HDPE),也称超薄膜。其厚度为0.005-0.007mm,幅度70-80cm,亩用量3.0~3.5kg,是种植地膜玉米用的理想材料。
2.选地、整地、施肥
2.1选地:地膜玉米宜选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优质蛋白玉米栽培技术肥力中等以上、保肥保水能力较强、茬口好的地块,切忌选用陡坡地、石砾地、沙土地、瘠薄地、洼地、涝地等地块种植,以利于机械耕翻整地和机械化盖膜。耕作层的熟土层在20~33cm为佳,土壤肥力中等以上。
2.2整地:适时翻耕,促进土壤熟化,改善耕作层土壤结构,清除地下害虫以及虫卵,提高土壤肥力,并为种子发芽和出苗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春季整地由于缺雨水,深耕后应立即耙耱保墒。整地深度为33cm左右,精细平整,疏松土壤,上需下实,做到无根茬,无坷垃。增温保墒,结合施足底肥,达到深、松、平、净、肥、软、润等标准,为高质量盖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2.3施肥:按照科学的方法计算,每生产100kg玉米籽粒需N3kg、P2051.5kg、K203kg的比例计算,亩产800玉米籽粒需纯N24kg,折合46%的尿素52kg;纯P20512kg。折合12%的磷肥100kg;K2024kg,折合52%的硫酸钾50kg.结合耙耱整地施足底肥。如果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5000kg,则亩施尿素30~40kg、磷肥50kg(或二铵15~20kg)、硫酸钾(或氯化钾)15kg即可。地膜玉米一般采用底肥一次施入,施肥深度30cm,且与种子不同沟。
3.选择适宜品种
品种选择好能充分利用地膜覆盖所产生的生态效应,能大幅度增产。否则非但不增产,还会增加成本。因此,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是地膜覆盖玉米栽培实现高产高效益的基础。要选择比原露地种植品种的生育期长7-15天,或所需积温多150~300℃,叶片数多1~2片的品种作为覆盖玉米最佳。为了提高群体的光能利用率,最好选用紧凑型品种,以利于密植。
二、覆膜播种
播种方法按盖膜和播种的先后顺序,可分为先盖膜后播种,或先播种后盖膜两种
1.先播种后盖膜春雨早的地区,采用先播种后盖膜,引苗出膜的办法。好处是能防止膜面土壤结壳,避免种子盘芽;工序少,整地、施肥、播种、盖膜连续作业,一次完成,适宜机械化作业;从盖膜到引苗出膜期间,膜面无土无孔,采光面大,有利于增温保墒;播种深度一致,出苗整齐。问题是用工比较集中,放苗不及时容易烧伤幼苗,造成缺株。播种时要按规定的株行距播种,播深4厘米,深浅要一致,播后盖膜保温。出苗后及时检查,打孔放苗,以防高温灼伤幼苗。
2.先盖膜后打孔播种常有春旱发生的地区,整地施肥后先盖膜,可提前10天左右盖膜,待播种适期一到,在膜面上按要求株行距,用简易打孔器打孔播种。一般深度4~5厘米,膜孔直径2-3厘米;然后适量浇水,用细土压好膜边和膜孔。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提早增温、保水、提墒、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不用放苗,节省用工,对保证全苗有明显作用;能使整地、施肥、盖膜和播种分开作业,缓和劳力紧张矛盾。缺点是膜面用土压膜孔,不但减少采光面积,降低增温效果,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而且遇雨土壤容易结壳,影响出苗。还有一部分出苗不对孔,需及时引苗出膜,然后用细土盖严膜口保温。
三、盖膜
1.人工盖膜
人工盖膜的操作方法,一般每组4人,在垄的一头挖沟,将地膜一端埋入沟内10-15厘米。然后沿垄方向放膜,膜要放正拉紧;两人在垄两侧挖沟,把地膜两边放进沟内,膜边用土埋严压实,保证盖膜质量。
2.机械铺膜
机械铺膜有许多优点。一是质量好。机械作业能连续开沟,放膜,起土封压地膜,使地膜受力均匀,紧贴地面,压土严实。二是效率高。
3.盖膜注意事项。
把好盖膜质量关,关键是盖膜紧贴地面,铺平压实,加压土带,防止风揭。盖膜质量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地面土块高低不平,粗细不匀,顶破薄膜,跑温漏气;盖膜粗放,不紧不严,风吹揭膜;压土过多,减少受光面等。这些问题会大大降低盖膜的效果。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把好盖膜质量关,真正达到严、紧、平、宽的要求,同时做到适墒盖膜。盖膜以前,要注意喷施除草剂。盖膜以后,还要注意护膜净膜,防止人畜践踏弄破薄膜。如有破损,要及时用细土盖严。要经常保持膜面干净,防止泥土遇雨污染膜面。
(作者单位:157100黑龙江省海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3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