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果农在种植草莓时需要土壤消毒吗?
土壤消毒的目的是预防草莓连作病害。草莓连作病害是指在种植草莓多年的地块上,会出现植株发病率高、植株矮化、叶片小、果实膨大慢等症状,导致植株枯萎死亡,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连作是一种复杂的生态现象。其原因包括土壤病原微生物的积累和侵染、根系分泌物的毒副作用、土壤线虫危害和连续种植引起的土壤养分失衡等,但最重要的是土传病害的侵染。因此,为保证优质高产,每年移栽前应进行室内土壤消毒。
生产中常用的消毒方法如下:
1、阳光消毒
阳光消毒是一种安全、无污染的土壤消毒方法。
具体方法:
粉碎秸秆,每亩添加5公斤尿素或3~5T有机肥,翻土翻水,表面覆盖一层地膜或旧棚膜。为了提高消毒效果,可以将用过的旧棚膜覆盖在温室的钢架上密封温室(图3-1)。
太阳能消毒从六月到八月进行。夏季太阳能产生的热量(土壤温度可达40至55摄氏度)可以杀死土壤中的一些细菌、卵和草籽。日光消毒大约需要40天。
2、石灰氮+太阳能+秸秆消毒。
石灰氮是一种无残留、无污染的多功能肥料,可改良土壤,防治病虫害。石灰氮施入土壤后,与土壤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氰化钙、游离氰胺等物质。氰化钙与氢离子交换后吸附在土壤胶体上形成游离氰氨,再水解成尿素,再水解成碳酸铵。石灰氮不仅可以纠正土壤酸化,还可以杀灭杂草和害虫。科学施用石灰氮能有效杀灭根结线虫和杂草,改善土壤健康。
但石灰氮的作用必须满足高温、密封、防水三个条件。
具体方法:
在棚里采摘草莓后,清洗草莓并浇水。当田间湿度为60%至70%时,将秸秆和石灰氮均匀地撒在地上,立即用旋耕机犁地30至40厘米深,使其与土壤充分混合。亩施石灰氮肥60~80 kg,添加秸秆或秸秆(切成4~6 cm长)1000 kg左右,或施用腐解农肥3~5t。旋耕结束后,立即用旧的透明地膜覆盖地面,并密封土壤表面。全封闭大棚,晴天利用太阳能使棚内温度达到60~70℃,地温达到40~55℃,灭菌可杀死20d以上。20天后,拆除棚内覆盖地面的旧膜、棚膜,翻土,于8月中旬至下旬至9月初补种草莓。
以上就是草莓地土壤消毒的方法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什么样的土壤条件能够种植草莓
草莓生长对土壤的适应性非常强,一般土地都能种植。但注意的是草莓具有喜光、喜水、喜肥、怕涝的特点,故园地多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平坦,土质疏松,排灌方便,光照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壤土或沙壤土种植。
草莓喜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较适宜的PH值为5.5-7.0。前茬作物以豆类、瓜类及小麦为宜,应尽量避免与西红柿、茄子、青椒、土豆等茄科作物轮作。七、八月份栽植前彻底清除杂草,细致整地,施足底肥,提高地力,以满足整个生长周期对养分的要求。一般亩施腐熟鸡粪5方以上,过磷酸钙50公斤,复合肥30公斤,将底肥撒均后深耕20-25厘米,耙平盖实,耕翻前每亩用2公斤辛硫磷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处理完后整地作畦。作畦一定要精细,否则会严重影响秧苗栽植成活率和缓苗后的生长。做到畦面、畦埂平直,土壤细碎平整,栽苗前2-3天灌水洇地,沉实土壤。
草莓防病虫害:
1、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防治对策: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十天后再喷一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200克对水75千克进行喷雾。
2、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对策: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割叶,喷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及30%特富灵5000倍液等。
3、灰霉病: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对策:于现蕾到开花期进行,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500倍~700倍液等喷雾。?根腐病: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防治对策:草莓移栽前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
4、黄萎病: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防治对策: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5升~20升或太阳能覆盖薄膜灌水进行土壤消毒;已发病者必须拔除烧毁。
草莓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多种土壤中均能生长,但在疏松、肥沃、透气、透水良好、地下水位在80厘米以下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上生长良好,产量高、品质好。在盐碱地、沼泽地、石灰性土壤和黏土中草莓生长不良,由于这些类型的土壤通气性差、排水不良,养分不易被吸收利用,草莓生长不良、产量低、品质差;砂壤土保水、保肥能力差,易流失,但如果通过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勤灌水,也可以种植草莓,并且品质好,成熟期可以提前。草莓适宜在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中生长,要求的pH为5.8~7。pH在4以下或8以上时,生长发育不良。草莓喜肥沃土壤,根系分布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5%~2%时,草莓植株生长良好,产量高,品质优。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时,植株生长弱,产量低,品质差。所以,要使草莓获得高产、优质,在种植草莓时多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是一项重要措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3560.html